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龙

作品数:96 被引量:1,258H指数:1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7篇建筑科学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水利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军事

主题

  • 31篇园林
  • 30篇风景园林
  • 28篇景观
  • 16篇雨洪
  • 14篇雨洪管理
  • 14篇城市
  • 9篇河流
  • 8篇遗产
  • 8篇生态
  • 8篇基础设施
  • 7篇生态基础设施
  • 6篇水文
  • 6篇网络
  • 6篇景观设计
  • 6篇海绵
  • 6篇风景
  • 5篇文化
  • 5篇公园
  • 5篇规划设计
  • 4篇都市主义

机构

  • 81篇清华大学
  • 16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清华同衡...
  • 3篇哈佛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马萨诸塞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浙江农林大学
  • 1篇北京正和恒基...

作者

  • 93篇刘海龙
  • 7篇杨锐
  • 6篇李迪华
  • 4篇俞孔坚
  • 3篇韩西丽
  • 3篇杨冬冬
  • 2篇李海龙
  • 2篇王思思
  • 2篇贾丽奇
  • 2篇杨冬冬
  • 2篇乔青
  • 2篇郭湧
  • 2篇黄刚
  • 1篇王茹
  • 1篇胡一可
  • 1篇郭国文
  • 1篇朱强
  • 1篇邬东璠
  • 1篇奚雪松
  • 1篇张维

传媒

  • 21篇中国园林
  • 9篇风景园林
  • 6篇国际城市规划
  • 5篇建设科技
  • 3篇城市规划
  • 2篇城市问题
  • 2篇南方建筑
  • 2篇水资源保护
  • 2篇中国工程科学
  • 2篇城市与区域规...
  • 2篇西部人居环境...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工程
  • 1篇中国勘察设计
  • 1篇地理研究
  • 1篇水利学报
  • 1篇世界建筑
  • 1篇建筑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人文地理

年份

  • 4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1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当代多元“生态”视角反观风景园林的生态基础
剖析了当代对生态概念多元化理解的现象,指出各种理解背后存在着科学、思想意识及哲学等不同视角。基于此探讨了这种多元生态视角在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中的影响和表现,提出科学的生态学是风景园林的专业基础,而在艺术表现力、审美特征及...
刘海龙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设计生态学
绿色通道规划研究进展评述被引量:47
2006年
有关绿色通道的理论及应用是近年来国内外景观设计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从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视觉美学评价、综合型绿道规划思想与方法、使用格局与体验、实施和管理及与相关政策的关系、各国绿道建设与发展情况七方面回顾与评述了绿色通道研究的进展,介绍了这一思想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并对其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朱强刘海龙
关键词:景观规划生态基础设施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规划与评价研究——以自然类型国家公园为例被引量:9
2013年
20世纪70—80年代,美国取得了一批国家公园体系评价和规划的成果,包括国家公园管理局(NPS)、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协会(NPCA)及相关学者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目的是从宏观层面对已日趋成熟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进行总结和反思,以引导未来的发展。首先对美国国家公园体系规划与评价的发展历程进行概述,其次重点分析了自然类型国家公园体系评价与规划的相关步骤与内容,包括自然区域和主题的划分、加权,重要性和充分代表性评价,以及通过对数据进行纵向、横向和叠加分析及排序来识别保护空缺等。这批成果距今虽已过去40年,但从思路和方法上对我国当前自然遗产保护体系的完善仍具一定借鉴意义。
刘海龙王依瑶
关键词:风景园林
基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探索被引量:6
2019年
近年,水生态景观的建设性破坏现象与问题层出不穷。如何协调水生态景观复杂系统中并存的水利安全、生态安全和景观需求引发了业界的广泛思考。从水环境特点及其评价因子入手,提出基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起水景观物理形态与其内在生态特征的动态关系,并通过设计—分析—评价—再设计的循环设计路径,实现多方案比选,提高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进一步促进其多目标融合。结合2个实践案例,对基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的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原理、流程和工具予以阐释,为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杨冬冬曹磊刘海龙赵新
关键词:风景园林水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水环境评价
清华校园生态景观的建成后评估——以胜因院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一.建成后评估对于校园生态实践的意义建成环境也包含众多自然要素,涉及各种自然过程。因此建成环境后评估(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POE)十分有必要考虑建成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近年国家推动的海绵城市建设,致力于解决城市开发建设之后所带来的地表径流增加及造成的雨洪内涝灾害等问题。校园与城市一样,也面临暴雨的威胁,也存在内涝风险。我们针对清华大学校园,从2007年开始至今连续进行雨洪管理教学、
刘海龙
关键词:校园生态雨洪管理雨水花园生态景观后评估
台州组团城市空间发展思考
2008年
"组团城市"在空间格局方面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以浙江台州为例,本文在对城市空间扩张的特征、问题及驱动力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理想城市空间格局的探索进行了评述,指出从静态完美和形态意义出发的理想城市空间模式,需要考虑与动态的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并在分析组合城市空间发展不客回避的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思路。
刘海龙
关键词:组团城市
景观破碎化条件下风景区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以北京石花洞风景名胜区为例
景观破碎化是由于人类干扰对景观的结构以及功能产生了强烈的胁迫所致。北京石花洞风景名胜区由于采矿、居民点建设以及过境道路等人类干扰活动的影响,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景观趋于破碎化。生态安全格局方法可以为建立整体保护性生态基...
刘海龙黄刚
关键词:景观破碎化
文献传递
美国国家公园体系规划与评估——以历史类型为例被引量:2
2019年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完成了历史类型国家公园体系规划与评估研究。其目标是建立一个相对有序的评价框架,对未来国家公园体系的扩充与拓展形成较强的指导性。简要回顾了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公园体系的关系,重点分析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历史类型)评价的步骤与内容:1)梳理美国历史发展脉络,划分一级、二级主题和特征元素;2)对现存的相关保护单位进行筛查定位,对体系现状进行定性描述与定量统计;3)明确各主题在体系中被表达的充分程度,获得体系健全度的评价结果。最后就这项工作对中国的借鉴意义展开讨论。
刘海龙杨冬冬孙媛
关键词:风景园林
连接与合作:生态网络规划的欧洲及荷兰经验被引量:33
2009年
生态网络作为生物保护领域的重要概念,在空间规划中日益得到认可。其意义一方面在于建立完整的生物保护基础结构,以降低自然系统破碎化给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另一方面也从自然保护出发建立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合作与共管平台,以协调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在对生态网络概念的含义、发展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欧洲及荷兰生态网络规划的过程及经验,强调了构建空间连接与实现管理合作的重要性。
刘海龙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网络
从大地艺术到景观都市主义——以纽约高线公园规划设计为例被引量:12
2013年
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识,历经了工业遗产保护理念的多次变迁,由早期艺术家的感性探索,逐渐发展为多学科的关注焦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模式,也从单纯的艺术领域扩展到“景观都市主义”范畴。本文结合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理念变迁的历史背景,分析纽约高线公园在设计手法与运作模式中所体现的“景观都市主义”理念,展示了这座位于曼哈顿西侧废弃近30年的铁路货运专线,转变成为一座充满现代性的线形空中花园的历程。
刘海龙孙媛
关键词:公园规划设计大地艺术景观高线工业遗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