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汝鹏

作品数:11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幼鱼
  • 5篇翘嘴鲌
  • 3篇驯食
  • 3篇残食
  • 2篇代鱼粉
  • 2篇豆粕
  • 2篇鱼粉
  • 2篇运输时间
  • 2篇替代鱼粉
  • 2篇泥鳅
  • 2篇牛磺
  • 2篇牛磺酸
  • 2篇皮质
  • 2篇皮质醇
  • 2篇消化酶
  • 2篇磺酸
  • 1篇蛋能比
  • 1篇动物
  • 1篇动物生长
  • 1篇多糖

机构

  • 11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刘汝鹏
  • 10篇樊启学
  • 7篇胡培培
  • 6篇王昆鹏
  • 5篇赵忠波
  • 5篇姚昌林
  • 4篇何辉
  • 3篇张云龙
  • 2篇宗克金
  • 2篇胡伟华
  • 1篇宋林
  • 1篇彭聪
  • 1篇汪帆
  • 1篇张诚明

传媒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淡水渔业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养殖与饲料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输时间和密度对翘嘴鲌皮质醇、耗氧率及氧气袋内水质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活鱼运输主要有封闭式和开放式运输两大类型[1],能引起鱼的应激反应,对鱼体造成损伤,死亡率高等[2,3],而运输时间、密度、水质等是影响活鱼运输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水质恶化和累积效应[2,4]。氧气袋充氧运输具有运输水的体积小,成活率高等优点,广泛用于水产苗种运输,而运输密度高会导致氧气袋内水质迅速恶化,水体高游离CO2和氨氮浓度会导致苗种死亡[1,4,5],还可产生过度拥挤效应[4],胁迫后消耗大量能量[6]。因此。
胡培培刘汝鹏赵忠波何辉樊启学宗克金
关键词:运输时间运输密度耗氧率
空间结构对鳡幼鱼驯食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试验设5组,对鲢进行驯食的驯食空间分别为0.5m×0.5m×0.6m(S1组)、1.0m×1.0m×0.6m(S2组)、1.5m×1.5m×0.6m(S3组)、2.0m×2.0m×0.6m(S4组)、3.0m×3.0m×0.6m(S5组),每组3个平行。随机选取初始体质量为0.64±0.05g鳃幼鱼转入各网箱中,初始放养密度为每m3500尾,试验共28d。结果显示:驯食成功率(WSR)随着驯食空间的增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S2组最高,S3组其次,S1组最低;累积死亡率(MR)(30457日龄(daysafterhatching,DAH))以S5组最高(P〈0.05),S3组最低;总残食率(CR)(30-57DAH)随着驯食空间的增大而升高;S1组SGR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S2、S3组体质量变异系数(CV)显著低于S1、S4、S5组(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驯食成功率、驯食效率和操作强度,鲢最佳驯食空间为1.5m×1.5m×0.6m。
宗克金樊启学胡培培刘汝鹏姚昌林王昆鹏
关键词:驯食空间结构残食
初始放养密度对鳡幼鱼驯食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试验设5组,于1.0m×1.0m×1.0m网箱中进行,初始放养密度为100尾/m3(D1组)、300尾/m3(D2组)、500尾/m3(D3组)、700尾/m3(D4组)、900尾/m3(D5组),试验期共28d,研究初始放养密度对鲢幼鱼驯食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累积死亡率(MR)和体质量变异系数(CV)随初始放养密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其中D3、D4组CV显著低于其他3组;总残食率(CR)随着初始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升高;驯食成功率(WSR)随着初始放养密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其二次回归方程为Y=-1.101X2+13.590X+44.093,相关系数R2=0.931,最适初始放养密度为617尾/m3;特定生长率(SGR)随初始放养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驯食成功率、驯食效率和操作强度,鲸的适宜初始放养密度为500--700尾/m3。
胡培培樊启学刘汝鹏赵忠波何辉张云龙
关键词:驯食残食
驯食强度对鳡幼鱼驯食效果及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了驯食强度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驯食成功率(WSR)、残食率(CR)、死亡率(MR)及生长的影响。实验分6组,于1.0×1.0×1.0 m3网箱中进行,每日驯食2次,驯食强度分别为每次驯食1.0 h(S1组)、1.5 h(S2组)、2.0 h(S3组)、2.5 h(S4组)、3.0 h(S5组)和4.0 h(S6组)。结果显示:WSR随着驯食强度的增强显著升高后降低(P<0.05);总CR随着驯食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总MR随着驯食强度的增加先降低后略有升高。实验终期,体重特定生长率(SGRBW),全长特定生长率(SGRTL)和肥满度(CF)随驯食强度的增强显著增大(P<0.05);体重变异系数(CVBW)随驯食强度增加显著减小(P<0.05)。综上所述,在实验条件下,鳡最佳驯食强度为每次驯食3 h。
王昆鹏樊启学赵忠波刘汝鹏何辉胡培培
关键词:残食特定生长率
泥鳅早期发育阶段的食性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对池养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早期发育阶段的食物组成和食物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泥鳅早期发育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7日龄和9日龄泥鳅主要摄食轮虫,其数量比例和重量比例分别达到98.73%、79.59%和97.59%、66.67%。13日龄枝角类的数量和重量比例高达41.15%和98.04%,17日龄桡足类的数量比例和重量比例为30.00%和62.03%。24日龄和31日龄,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数量比例虽然都小于20.00%,但是其重量比例共占到95.00%;13~31日龄,枝角类和桡足类为泥鳅的主要食物。7日龄和9日龄,泥鳅对臂尾轮虫属(Brachionus)、龟甲轮虫属(Keratella)和异尾轮虫属(Trichocerca)表现出较强的摄食喜好性,对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也表现出一定的摄食喜好性,对桡足类回避。13日龄和17日龄泥鳅对臂尾轮虫属和龟甲轮虫属仍有较强的摄食偏好性,同时对裸腹溞属(Moina)、秀体溞属(Diaphanosoma)、剑水蚤属(Cyclops)和华哲水蚤属(Sinocalanus)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摄食喜好性。24日龄和31日龄泥鳅不再主动选食轮虫,喜好摄食裸腹溞属、低额溞属(Simocephalus)、剑水蚤属和华哲水蚤属。
彭聪樊启学刘汝鹏胡培培姚昌林王昆鹏
关键词:泥鳅发育食性
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3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肠道和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3个蛋白质水平(45%、40%、35%)和3个脂肪水平(5%、8%、11%),配成9种不同蛋能比的试验饲料。选取初始均重为(10.14±0.40)g的翘嘴鲌幼鱼810尾,随机分为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蛋能比为30.94(蛋白质/脂肪=45%/5%,D1)、29.73(蛋白质/脂肪=40%/5%,D2)、28.11(蛋白质/脂肪=35%/5%,D3)、29.03(蛋白质/脂肪=45%/8%,D4)、27.79(蛋白质/脂肪=40%/8%,D5)、26.32(蛋白质/脂肪=35%/8%,D6)、26.90(蛋白质/脂肪=45%/11%,D7)、25.71(蛋白质/脂肪=40%/11%,D8)、23.50 g/M J(蛋白质/脂肪=35%/11%,D9)的试验饲料8周。结果表明:饲料蛋能比对翘嘴鲌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肠脂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D5组,但D5组的特定生长率与D4、D6、D7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蛋能比显著影响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P<0.05),二者均随饲料蛋能比增加而先升后降。其中,肠道蛋白酶活性以D4组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以D7组最高,但与D4、D5、D6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和肝胰脏脂肪酶活性随饲料蛋能比的改变产生显著变化(P<0.05),但未表现出规律性。各组肠道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翘嘴鲌幼鱼饲料适宜蛋能比在26.90~29.03 g/MJ范围内,由二次曲线回归方程得出饲料蛋能比为27.15 g/MJ时的特定生长率最大;考虑到翘嘴鲌幼鱼生长效果和节约蛋白质情况,饲料适宜蛋能比下的蛋白质、脂肪水平应分别为40%、8%。
宋林樊启学胡培培刘汝鹏王昆鹏姚昌林
关键词:蛋能比消化酶活性
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牛磺酸对翘嘴鲌生长及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为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和添加牛磺酸及其交互作用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生长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设计豆粕替代鱼粉水平为0.00%、20.00%、35.00%、50.00%,牛磺酸水平为0.00%、1.00%,采用4×2双因素试验,配置了D1-D8共8个等氮(45.43%±0.80%)、等脂(9.2%±0.44%)的饲料处理组。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豆粕及牛磺酸对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随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鱼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提高(P〈0.05);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显著降低。牛磺酸显著降低了粗脂肪含量;AST、ALT、AKP活性及TG、TC、HDL-C、LDL-C含量均显著降低。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及牛磺酸对肥满度(CF)、IPF、脏体比(VSI)、AST、AKP活性及TG、TC、HDL-C、LDL-C含量具有显著交互作用。综合各项指标,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翘嘴鲌幼鱼的豆粕替代鱼粉比例是35%;添加1%牛磺酸可以改善鱼体生长性能。
刘汝鹏樊启学全德文赵忠波何辉胡伟华吴巧婉汪帆张诚明邵韦涵
关键词:豆粕牛磺酸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
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和添加牛磺酸及投喂策略对翘嘴鲌幼鱼的影响
本研究共设计了2个试验,分别探讨了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及添加牛磺酸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影响及投喂策略对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肠道及肝胰脏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结...
刘汝鹏
关键词:翘嘴鲌豆粕牛磺酸投喂策略
文献传递
温度、pH对泥鳅消化酶活力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研究温度和pH值对泥鳅成鱼肠道和肝胰脏3种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以Folin-酚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及对硝基苯酚法分别测定泥鳅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及脂肪酶活力。研究发现:泥鳅肠道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40℃、45℃、35℃;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30℃、40℃、35℃。泥鳅肠道及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最适pH 7.2。最适温度下,肠道3种消化酶的活力均高于肝胰脏、肠道、肝胰脏A/P值均>1。建议在泥鳅适宜的养殖水温内,应随着水温的升高适当提高泥鳅的投饵量;泥鳅的食性为偏植食性,对糖类具有较好的利用能力,泥鳅的饵料中可适当增加糖类的比重,既可满足泥鳅的营养需求又节约了饲料成本。
张云龙姚昌林刘汝鹏王昆鹏胡培培樊启学
关键词:泥鳅消化酶活力温度PH
黄芪对水生动物生长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黄芪是一种重要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和免疫增强剂,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总结了黄芪对水生动物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讨论了其可能的影响机制。通过综述这些信息,对一些仍需要深入探讨的方面进行了总结。
张云龙樊启学姚昌林王昆鹏刘汝鹏
关键词:黄芪多糖水生动物非特异性免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