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才俊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学药大学附属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患者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一项多中心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三家医院自2011年1月~2013年9月间共322例合并糖尿病的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单因素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本组322例患者中13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4.0%。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单因素分析发现BMI、手术时间、尿蛋白阳性和术前依赖胰岛素等4个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导致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BMI(OR=1.867,P=0.032)、尿蛋白阳性(OR=2.978,P=0.001)和手术时间(OR=1.366,P=0.028)。[结论]体重指数、尿蛋白阳性和手术时间是糖尿病患者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 张奎渤刘辉刘才俊陈涛李国威郑召民黄宗文
- 关键词:糖尿病脊柱内固定手术部位感染
- 甘草苷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缓解骨丢失
- 2025年
- 背景: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功能相对或绝对活跃是骨质疏松症的诱因之一,因此,如何抑制破骨细胞形成、降低骨吸收活性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重点内容。甘草苷来源于传统中药甘草,对临床骨相关疾病具有治疗作用,但目前关于甘草苷在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研究较少且机制不明。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共同验证甘草苷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缓解骨丢失的作用。方法:CCK-8实验检测甘草苷对小鼠来源骨髓巨噬单核细胞是否具有毒性或增殖作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观察甘草苷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情况;通过网络药理学验证甘草苷与破骨细胞分化相关蛋白结合的亲和力大小;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甘草苷对破骨细胞相关特异性蛋白和基因表达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最后通过C57BL/6J小鼠骨质疏松模型验证甘草苷缓解骨丢失的作用。结果与结论:甘草苷在浓度20μmol/L及以下时能够起到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分化的作用,同时与破骨细胞相关特异性蛋白如活化T细胞核因子c1、组织蛋白酶K、c-Fos、基质金属蛋白酶9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能够降低上述基因和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甘草苷也能够在干预第15,30,45,60分钟时有效降低MAPK信号通路中JNK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同时在第60分钟时能够挽救核因子κB信号通路中IκB-α的降解现象,体内实验证明甘草苷能够缓解由破骨细胞引起的骨质丢失现象,改善骨小梁相关参数。结果表明:甘草苷能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和缓解骨丢失,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 张文胜郭海威翁汭莫凌莫凌田瀚宋振杰王元成唐汉武刘才俊原超唐汉武
- 关键词:破骨细胞分化甘草苷骨重塑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自锁式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治疗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锁式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治疗单椎间隙脊髓型颈椎病(CSM)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髓核摘除、减压、自锁式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单间隙CSM患者39例,其中C3/410例、C4/517例、C5/61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同时测量手术前后融合节段Cobb角和椎间隙高度,判断椎间稳定性。结果手术时间(50±10)min,术中失血量(30±5)mL,住院时间(4.9±1.2)d,术后均未发现吞咽困难、伤口血肿、呼吸困难等并发症。3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6个月(平均17.5个月)。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JOA评分、Cobb角及椎间高度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VAS评估标准,术后12个月随访时优27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5%(37/39);按JOA评分标准,术后12个月随访时优21例、良15例、可3例,优良率92%(36/39)。随访过程中未发现融合器移位、下沉、断裂,术后12个月颈椎过屈过伸位X线片判断椎间稳定率100%。结论自锁式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可有效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治疗单间隙CSM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椎管减压效果确切,临床症状获得有效改善。
- 徐灿华吴增晖张清顺刘才俊
- 关键词:颈椎病脊髓脊柱融合术椎间融合器骨移植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收治的22例(38椎)行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骨水泥推注量;术前、术后3 d、术后1、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本组患者穿刺全部成功。T1~T4、T5~T9和T10~T12骨水泥推注量分别为1.7~2.2 mL、2.3~2.8 mL、2.9~4.3 mL。术后 3 d,术后 1、12 个月 VAS 分别为(2.2 ± 2.1)、(2.1 ± 2.0)、(2.5 ± 3.1)分,较术前的(7.6 ± 2.4)分明显下降(P <0.01)。术后CT及X线检查显示6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外渗。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椎压缩骨折安全、可行,止痛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刘才俊吴增晖原超张文财郭星
-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椎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
- 针刺结合超激光治疗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眩晕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超激光治疗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超激光治疗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眩晕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年龄35~52岁,中位数41岁;病程4个月至10年,中位数5年.每日治疗1次,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本组9例患者眩晕症状均明显改善;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治愈7例、好转2例.结论:针刺结合超激光治疗可有效缓解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眩晕症状,疗效可靠,且操作简单、方便易行.
- 刘才俊秦丰伟刘洪江张文财杨细花
- 关键词:眩晕椎动脉
- 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Zero-P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36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行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其中脊髓型颈椎病2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9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观察患者术后影像学变化以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34例患者置入1枚、2例置入2枚Zero-P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全部病例获随访4~17个月(平均10.6个月)。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JOA评分优16例、良13例、可7例,优良率为81%。均获得植骨融合,融合时间3.5~7.0个月(平均4.8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金属过敏等器械相关并发症;6例(17%)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其中5例于1周至1.5个月后症状消失,仅1例末次随访时症状仍存在。结论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Zero-P系统是颈椎前路手术较好的内固定选择,可有效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并发症的发生。
- 刘才俊吴增晖张奎渤张清顺王智运
- 关键词:前路手术脊柱融合术内固定
- 益肾活血方对椎间盘退变患者IL-1β、TNF-α及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究益肾活血方对椎间盘退变患者IL-1β、TNF-α及远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椎间盘退变患者108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其中观察组2例随访失联脱落研究。对照组进行药物止痛、推拿按摩、锻炼康复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益肾活血方治疗,以2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治疗后2周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年内随访、复诊对两组进行腰椎功能评分(JOA)与生活质量评分(ADL),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周血清IL-1β、TNF-α水平(1.32±0.37)μg/L、(0.28±0.13)μ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8±0.42)μg/L、(0.37±0.15)μg/L(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4.62%,较对照组64.81%明显升高(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JOA、ADL评分分别为(23.99±2.17)分、(81.89±7.5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35±2.85)分、(75.28±8.49)分(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室指标正常,药物安全性良好。结论:益肾活血方治疗椎间盘退变患者,可显著降低机体IL-1β、TNF-α水平,并有效改善远期功能恢复。
- 刘才俊秦丰伟原超张文财宋振杰
- 关键词:益肾活血方椎间盘退变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