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连市急救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院前急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方案的探讨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的具体方案。方法回顾3年来院前123例急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总结分析及转运途中各病种病情发生变化及抢救处理措施。结果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中123例均安全送达目的地。结论当今急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必须在具有先进急救设备的救护车前提下,医生做好对患者转运前病情评估,途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绝大部分患者可安全转送,但转运前还需办好相关的法律程序。
- 刘志明
- 关键词:急危重症长途转运
- 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颈托制动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颈托制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急诊中心接诊的颅脑损伤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院前急救措施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进行救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颈托制动的方式进行救治.比较两组院前急救的救治效果、院内死亡率.随访6~12个月,采用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量表(KPS)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3.75%,死亡率为2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7.50%,死亡率为23.75%,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急救车时及到医院时的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到医院时的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应用传统治疗结合颈托制动的方式进行救治的效果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
- 刘志明
- 关键词:院前急救颅脑损伤
- 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优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优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120例转诊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转诊模式60例(对照组),采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模式60例(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时间、心功能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转诊时间、获得知情同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21.07±24.18)min比(232.08±28.30)min、(34.61±8.22)min比(85.27±15.93)min、(57.94±10.09)min比(95.73±11.28)min、(8.35±3.29)min比(27.02±10.43)min和(6.27±2.35)d比(10.82±3.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第2天、1个月和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0%(3/60)比16.67%(10/60)和1.67%(1/60)比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用区域化网络协同救治模式较常规转诊模式可明显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 刘君思尹文华刘志明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560例下呼吸道感染抗菌素耐药分析
- 2014年
- 目的:了解近年来老年人下呼吸道致病菌感染的耐药变迁。方法收集近2年来,5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致病菌生长阳性标本,分析标本中致病菌的分布情况,观察其耐药性。结果560例痰标本中均有细菌生长,其中见G-杆菌552例(98.57%),G-球菌仅8例(1.43%)。肠杆菌科428例(76.43%),非发酵杆菌112例(21.79%),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6.43%。主要致病菌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等。560例培养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2例,溶血性链球菌生长6例,二者除万古霉素有效外,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均有耐药性。结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最常见的是肠道杆菌科。其中亚胺培菌、万古霉素无耐药性产生,可作为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药物。
- 刘志明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抗菌药药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