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炎
  • 3篇肝炎病毒
  • 3篇病毒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2篇丙型肝炎病毒
  • 1篇丁型
  • 1篇丁型肝炎
  • 1篇丁型肝炎病毒
  • 1篇树QU
  • 1篇脱氧
  • 1篇硫代
  • 1篇慢性
  • 1篇慢性肝
  • 1篇慢性肝炎
  • 1篇膜区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变异
  • 1篇疾病模型
  • 1篇寡脱氧核苷酸

机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3篇刘志
  • 2篇毛青
  • 2篇李奇芬
  • 2篇王宇明
  • 1篇王升启
  • 1篇吴纯清
  • 1篇李宏文
  • 1篇顾长海
  • 1篇陈嵩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01
  • 2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和包膜1区基因变异研究
2001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C)区和包膜1(E1)区变异与其感染慢性化的关系。方法10例HCV慢性感染者和2例急性感染者血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HCV的C区羧基端、 E1及 E2区氨基端片断(1kb),扩增产物进行克隆,以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异质性双体(HD)分析对每份血清的30个克隆的C/E1区准种(quasispecies)进行筛选,挑选每例标本HCV的优势株与劣势株序列进行测定,并分析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结果各例患者血清中HCV的C/E1区扩增片段形成的SSCP条带间差异明显,而HD与同源双体之间差距不明显。HCV急性感染者和慢性感染者血清病毒C区无发生变异,后者E1区氨基酸替换率为1.32%,但功能性氨基酸无改变。结论HCV的E1区序列变异以准种形式存在,但与免疫逃避可能无关。
陈嵩刘志王宇明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基因变异慢性肝炎
硫代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在树体内对HDV复制与表达的抑制作用
1998年
目的:在树(Tupaia)体内观察硫代反义寡脱氧核苷酸(S-ASODN)对HDV复制、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树同时接种HBV阳性血清0.1ml、HDV阳性血清0.3ml后,将16只HDV/HBV感染成功的树随机分为两组,给药组8只树按每只每次经尾静脉注射S-ASODN3mg,隔日1次,共7次。对照组中2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另6只不作处理。注射后5、10、15、25d取血及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斑点杂交及原位杂交法检测HDVAg及HDVRNA。结果:于注射结束时(15d)给药组有7只树肝内HDVAg及HDVR-NA转为阴性,对照组8只树中仅1只转为阴性。停止使用S-ASODN10d后,给药组2只阴转树肝内又可检出HDVAg和HDVRNA,对照组仍有7只可检出。结论:S-ASODN在树体内能有效抑制HDV复制及表达,但作用并不完全,可能与用药剂量不足。
毛青李宏文李奇芬李奇芬王升启吴纯清顾长海
关键词:丁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成年树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1998年
目的:探讨成年树(Tupaia)感染HCV的可能性。方法:用HCVRNA阳性人血清接种10只健康成年Tupaia。观察临床表现;定期检测血清ALT和HCVRNA正、负链;检测肝组织中HCV3种抗原和负链HCVRNA;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Tupaia接种阳性血清后,10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炎症状;10例血清ALT升高,其中3例在28周时仍高于正常;6例肝组织中HCV抗原持续阳性,持续时间大于28周;10例出现急性肝炎的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其中4例有慢性肝炎病变。检测4只动物血清的系列标本,HCVRNA均呈间歇性阳性;检测3只动物肝组织负链HCVRNA均为阳性;检测1例动物肝外组织,其中心肌细胞、胰岛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有HCV3种抗原染色阳性信号。结论:HCV能够感染成年Tupaia,并可形成慢性病变,感染率约为60%,慢性病变发生率约为40%。
刘志毛青王宇明李奇芬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疾病模型树QU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