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章

作品数:49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福特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绝育
  • 11篇输精管
  • 10篇避孕
  • 9篇血清
  • 9篇生殖
  • 8篇孕妇
  • 8篇孕妇血
  • 8篇孕妇血清
  • 8篇试剂
  • 8篇试剂盒
  • 8篇健康
  • 6篇生殖健康
  • 6篇输精管绝育
  • 6篇切除
  • 6篇避孕套
  • 5篇切除术
  • 5篇男性绝育
  • 5篇绝育术
  • 4篇异常疾病
  • 4篇输精管绝育术

机构

  • 36篇成都中医药大...
  • 13篇四川生殖卫生...
  • 7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省计划生...
  • 1篇国家卫生计生...

作者

  • 49篇刘小章
  • 11篇崔念
  • 9篇岳焕勋
  • 9篇高小平
  • 8篇陆华
  • 7篇李民享
  • 7篇潘晓放
  • 7篇杨青
  • 6篇李顺强
  • 6篇唐永军
  • 4篇田爱平
  • 3篇蔡卫东
  • 3篇朱明辉
  • 3篇杨丹
  • 2篇田爱萍
  • 2篇蒋小辉
  • 2篇白松林
  • 2篇田爱平
  • 1篇季明勇
  • 1篇黄文强

传媒

  • 20篇中国计划生育...
  • 5篇国外医学(计...
  • 3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四川生殖卫生...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计划生育和妇...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都地区未婚流动青年生殖健康现状和需求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了解城市未婚流动青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相关行为和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方法:在成都地区抽取工厂和服务场所,对15~24岁未婚外来务工青年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780例。调查对象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各项得分均很低。60.8%的男性和37.7%的女性曾有性行为,发生性行为时有时使用避孕措施者80%,每次都使用者仅占12.7%,从不使用者占7.5%。调查对象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依次为相关知识教育、相关咨询服务和避孕药具服务。认为接受生殖健康服务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不好意思、不知道地方、没有时间以及担心服务人员的态度。结论:调查对象的生殖健康知识贫乏,不安全的性行为较多,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未得到满足。这一现状应引起相关部门和人员予以重视和思考。
唐永军崔念刘小章蔡卫东田爱平
关键词:未婚青年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
生殖健康与男性保健被引量:2
2003年
刘小章李顺强
关键词:生殖健康生物学特征卫生保健
从四川省育龄人群角度看男性在计划生育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中的性别作用。方法:小组访谈会。结果:共70人参加了访谈会(已婚育龄男性29人、女性41人)。访谈结果反映出男性优势的传统社会文化仍然根深蒂固,男性主动参与计划生育的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对男性绝育及其他避孕方法的认识存在误区。结论:应从项目层面加大宣传和倡导男性参与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力度,提高男性对改善妇女和自身生殖健康的意识。促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领域内的性别公平、公正。
杨青崔念刘小章潘晓放李民享
关键词:育龄男女计划生育
成都地区未婚流动青年性避孕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了解未婚流动青年对性相关行为的态度、性行为和避孕措施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成都地区抽取工厂和服务场所15~24岁未婚外来务工青年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780人。50%以上调查对象能接受未婚性行为,40%以上不在意配偶婚前是否是处女或处男;49.4%有过性交行为;发生性交行为时能够每次使用避孕措施者仅12.7%,7.5%从不使用避孕措施,其余为不规律使用。男性、外出打工年龄小、从事服务行业工作以及能接受未婚性行为者发生性交行为的可能性更大。文化程度低、不与家人同住者更有可能在发生性交行为时不是每次都使用避孕措施。结论:需根据未婚流动青年的性别、年龄等特点,长期、持续、有针对性地开展性与生殖健康知识、避孕知识与技巧的教育和培训。
唐永军崔念刘小章蔡卫东田爱平
关键词:未婚青年流动人口性观念
四川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分析评价四川省农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适宜技术培训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培训前后考试方式了解四川省5个项目县参加农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适宜技术培训的技术服务人员对培训效果、培训过程及近期培训结果的认知和评价。采用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变量。结果:卫生技术人员对培训内容认知和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为学历、专业技术资格、单位是否具备使用条件,以及培训前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熟悉程度,后者又受专业技术资格和单位是否具备使用条件的影响。结论:推荐有专业技术资格、专业对口并具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单位具备推广应用条件的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可保证培训质量,使有限的培训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刘小章杨丹朱明辉田爱平唐永军孙荣国
关键词:农村卫生适宜技术
聚氨酯避孕套临床前使用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分析
2004年
目的 对使用新型聚氨酯 (PU)男用避孕套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进行初步观察。方法 对 3 0对健康已婚夫妇为期 6周 3 60次使用国产PU避孕套的效果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避孕套总破裂率 (临床破裂 +非临床破裂 )为2 .2 2 % ,临床滑脱率为 16.5 % ,使用观察期间无意外妊娠发生。结论 新型PU避孕套的破裂率和滑脱率分别相近于和高于报道的乳胶避孕套使用情况 ,感官指标反映PU避孕套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
岳焕勋刘小章张志红李顺强
关键词:避孕套聚氨酯男性避孕
避孕套应用的现状被引量:13
2003年
由于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和其它性传播感染的流行,对避孕套的需求日益增加。合理并正确使用避孕套是目前预防性传播感染(STI)/HIV/AIDS惟一有效策略。为完全预防STI,每年至少应使用避孕套240亿只,但实际每年仅使用了60亿~90亿,缺口为150亿。避孕套的应用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规范、避孕套的形象、对风险的认知、性伙伴间的交流、信息的获得、避孕套的可及性及政策的导向和支持等。改善避孕套的设计和质量有可能减少对应用避孕套的抵触。预防干预可降低与AIDS相关的风险,新的营销手段可在显著提高避孕套可及性的同时宣传健康的生育行为。
刘小章
关键词:避孕套艾滋病非意愿妊娠女用避孕套
成都地区未婚流动青年生殖健康干预效果评估
2013年
目的:评估对未婚流动青年实施生殖健康干预活动的效果。方法:类试验研究。2010~2011年对成都地区3个行政区中选择工厂和服务场所的780例15~24岁未婚流动青年开展了调查。在干预组对象中开展了涉及6个专题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活动。结果:干预活动明显提高了干预组对象的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综合得分及各项知识回答正确率,对转变干预对象的性相关态度有正向影响,对增加干预对象避孕措施的使用有一定作用。调查对象主动利用性与生殖健康相关服务差。结论: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未婚流动青年的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也受调查对象欢迎。制定长期、可持续的干预战略以改善未婚流动人群的生殖健康状况应受到高度重视。
唐永军崔念刘小章蔡卫东田爱平
关键词:未婚青年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干预
生殖健康与男性参与
2002年
  生殖健康中的男性参与,不仅仅是增加男性节育方法的使用,它强调在涉及妇女生育和性健康,以及抚养子女的所有事务上,男子与妇女有着共同的责任.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ICPD)的<行动纲领>明确提出:努力促使男性积极参与负责任的生育、性和生殖行为,使之与妇女一起共同承担责任.……
刘小章解振明
中药减肥方联合针刺加运动对瘦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研究中药减肥方联合针刺加运动对瘦体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指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5例瘦体型PC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药减肥方联合针刺加运动治疗,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均为6个疗程。停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内分泌指标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体积,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排卵率分别为46.92%和32.26%,妊娠率分别为40.61%和30.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减肥方联合针灸加运动治疗瘦体型PCOS,在改善IR、降低T、促进排卵、增加妊娠率等方面,与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疗效相当。
白松林蒋小辉李雨璘黄文强王蕾刘小章
关键词:针刺生殖内分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