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兴元

作品数:41 被引量:89H指数: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先天性
  • 20篇基因
  • 19篇转录
  • 17篇突变
  • 16篇遗传学
  • 14篇转录因子
  • 13篇心脏
  • 12篇缺损
  • 12篇基因新突变
  • 11篇先天性心脏
  • 10篇先天
  • 10篇间隔缺损
  • 9篇心脏病
  • 9篇先天性心脏病
  • 6篇细胞
  • 6篇淋巴
  • 5篇室间隔
  • 5篇室间隔缺损
  • 5篇房间隔
  • 5篇房间隔缺损

机构

  • 37篇同济大学附属...
  • 10篇复旦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青海红十字医...
  • 1篇中国生育调节...

作者

  • 41篇刘兴元
  • 12篇谢晓恬
  • 9篇石苇
  • 8篇杨奕清
  • 6篇林小平
  • 6篇陈义汉
  • 5篇魏东
  • 4篇梁爱斌
  • 4篇赵红
  • 4篇邵越霞
  • 4篇郑桂芬
  • 3篇傅晓燕
  • 3篇杨颖
  • 3篇唐晋清
  • 3篇梅竹
  • 3篇周宁
  • 3篇王耀平
  • 2篇李本尚
  • 2篇孙祖越
  • 2篇应大明

传媒

  • 14篇国际心血管病...
  • 5篇同济大学学报...
  • 4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C1744T多态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alpha,HIF1α)基因C1744T多态与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方法:入选CHD患儿110例(病例组)及无CHD儿童200名(对照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和血标本,使用基因组DNA纯化试剂盒抽提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HIF1α基因的第12个外显子,应用DNA测序试剂盒在DNA测序仪上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统计分析HIF1α基因C1744T多态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频率分布。结果:HIF1α基因编码核苷酸序列第1744位的等位基因C、T及其构成的3种基因型CC、CT、TT在CHD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频率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病例组等位基因T及基因型CT和TT的频率较低(等位基因频率经Fisher精确检验比较,P=0.0179;基因型频率经Fisher精确检验比较,P=0.0139)。结论:HIF1α基因C1744T多态与CHD的易感性有关,等位基因T降低CHD的发生率。
倪世宏刘兴元魏东杨奕清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基因多态性缺氧诱导因子
散发性先天性心脏病相关SMAD1基因新突变研究
2022年
目的:研究散发性先天性心脏病相关SMAD1基因新突变。方法:入选202例散发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238名健康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和血标本并常规抽提基因组DNA,测序分析SMAD1基因以发现致病新突变。克隆SMAD1基因,构建野生型SMAD1表达载体SMAD1-pcDNA3.1,通过定点诱变产生突变型SMAD1-pcDNA3.1,转染COS7细胞,应用双荧光报告基因分析试剂研究突变的功能特性。结果:在1例散发性先天性右心室双流出道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中发现SMAD1基因新突变,即NM_005900.3:c.381T>A;p.(Cys127^(*))突变。该突变不存在于238名健康者中。报告基因分析表明突变型SMAD1对靶基因TBX20的转录激活作用丧失。结论:SMAD1基因功能丧失性突变可能是部分散发性先天性右心室双流出道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分子病因,这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精准医学防治具有潜在意义。
陈春英刘兴元杨奕清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转录因子
房间隔缺损患者GATA4基因新突变的识别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识别房间隔缺损患者新的分子遗传缺陷.方法 收集18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标本.以20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GATA4基因的全部外显子,采用双脱氧核苷链末端合成终止法对全部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借助BLAST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以识别基因突变,并用Clustal W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结果 在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GATA4基因中各识别出1个新的杂合错义突变,即第21和第87位的密码子分别由GGC和CCG变为GTC和TCG,导致第21和87位的氨基酸分别由甘氨酸和脯氨酸变为缬氨酸和丝氨酸,即G21V和P87S突变.而健康者GATA4基因中未识别出这2个突变.多物种GATA4序列比对显示,突变氨基酸在进化上均高度保守.此外,还识别出1个不改变氨基酸的单核苷酸多态,即c.99 G>T多态,但是ASD患者与健康者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G比GT,x2=0.7556,P=0.3847;G比T,x2=0.7235,P=0.3950).结论 识别出新的GATA4基因杂合错义突变,有助于房间隔缺损的早期防治.
刘兴元杨奕清马军林小平郑景浩白凯陈义汉
关键词:心脏缺损先天性突变转录因子
早产儿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临床≮见并发症,分析其胎龄、出生体质量、孕期高危因素与并发症关系,为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08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新生儿室收治15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胎龄、出生体质量、高危因素与并发症关系。结果主要并发症有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窒息、呼吸暂停、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硬肿症等;28~32周早产儿和出生体质量〈1500g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32~37周早产儿及出生体质量≥1500g早产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有高危因素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高危因素组(P〈0.01)。结论胎龄愈小,体质量愈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愈高,高危因素影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应加强孕期保健,早期干预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张敏魏东刘兴元
关键词:早产儿病死率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缺损相关NR2F2基因新突变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索先天性心脏缺损(CHD)相关NR2F2基因新突变。 方法:入选104例中国汉族CHD患者和208名匹配的非CHD对照者。对全部入选对象的NR2F2基因的编码区、剪接位点及部分非翻译区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测序分析。将所测序列与核苷酸数据库中公布的NR2F2序列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NR2F2基因突变。运用计算机软件ClustalW2分析突变氨基酸进化上的保守性,应用PROVEAN、MutationTaster和PolyPhen-2软件预测突变的致病性。 结果:在1例散发性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中发现了1个NR2F2基因新突变,即c.1189C>T(p.Arg397Trp)突变。该错义突变不存在于208名非CHD对照者。多物种NR2F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被改变氨基酸在进化上完全保守,致病性预测表明所识别的NR2F2基因突变是致病性突变。 结论:c.1189C>T是CHD相关NR2F2基因新突变,对CHD的早期防治具有潜在的意义。
董斌斌刘兴元杨奕清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缺损分子遗传学转录因子突变
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被引量:15
2001年
目的 探讨各种免疫抑制 (IS)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 ,尤其是重型再障(SAA)的临床疗效。方法 阶段性总结各种IS治疗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环胞菌素A(CSA)、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HDIG)和联合IS治疗儿童再障的疗效 ,将以往以雄性激素为主的治疗作为IS治疗疗效的对照组。结果  (1)IS治疗疗效明显优于雄性激素对照组 ,尤其是SAA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2 )联合IS治疗SAA在提高疗效和降低病死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单药IS治疗 (P均 <0 0 5 ) ;(3)疗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提示 ,单药ATG或CSA治疗前病程 <6个月者有效率高 (P <0 0 5 ) ,而联合IS治疗疗效与病程无明显关系 ;(4)采用副反应综合防治措施 ,能使各种IS治疗顺利实施 ;(5 )雄性激素是IS治疗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结论 ATG、CSA和HDIG确为治疗儿童再障 ,尤其是SAA和难治型再障的有效疗法 。
谢晓恬王耀平石苇刘兴元梅竹邵越霞应大明
关键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血清环胞菌素SAA
NKX2-5基因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NKX2-5基因与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方法:收集130例无血缘关系的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标本,以100名无血缘关系的健康者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CHD候选基因NKX2-5的全部外显子和外显子两侧的部分内含子,采用双脱氧核苷链末端合成终止法对全部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将所测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NKX2-5基因序列进行比对以识别出NKX2-5基因变异。比较识别出的NKX2-5基因多态在CH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的频率分布差异。结果:在CHD患者的NKX2-5基因识别出2个单核苷酸多态,一个是NKX2-5基因编码序列第63位的腺嘌呤(A)变为鸟嘌呤(G),即c.63A>G多态;另一个是NKX2-5基因编码序列第606位的G变为胞嘧啶(C),即c.606G>C多态。在NKX2-5基因第606位点的等位基因G、C及其构成的3种基因型GG、GC、CC在CH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的频率分布有显著性差异(等位基因频率比较:χ2=4.125,P=0.042;基因型频率比较:χ2=4.279,P=0.039)。但在NKX2-5基因第63位点的等位基因A、G及其构成的3种基因型AA、AG、GG在CH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的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等位基因频率比较:χ2=0.704,P=0.402;基因型频率比较:χ2=0.626,P=0.429)。结论:NKX2-5基因c.606G>C多态可能与CHD有关,等位基因606C携带者可能对CHD的易感性增加。
刘兴元杨奕清杨颖林小平陈义汉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遗传学转录调节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患者NKX2—5基因新突变的识别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识别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患者新的分子遗传缺陷。方法收集2006年3月至2008年6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同济医院和上海市儿童医院160例先天性VS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标本,以200名健康者为对照。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NKX2-5基因的全部外显子,采用双脱氧核苷链末端合成终止法对全部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借助BLAST程序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以识别基因突变,并用Clustal W软件分析突变氨基酸的保守性。结果在3例VSD患者的NKX2-5基因识别出2个新的杂合错义突变,即2例VSD患者的第179位密码子TCC变为TTC,导致第179位的丝氨酸变为苯丙氨酸,1例VSD患者的第36位密码子CGC变为AGC,导致第36位的精氨酸变为丝氨酸。200名健康对照者均无此突变,多物种NKX2.5序列比对显示突变氨基酸在进化上均高度保守。此外,还发现了2个不改变氨基酸的单核甘酸多态,即常见的c.63A〉G多态和少见的C.606G〉C多态,但这些多态在VS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63A〉G多态:χ^2=3.403、P=0.0651,c.606G〉C多态:χ^2=3.278、P=0.0702)。结论在先天性VSD患者识别出新的NKX2.5基因突变,揭示了VSD新的分子病因。
刘兴元杨奕清杨颖林小平陈义汉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NKX2-5
儿童间变型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为探讨儿童间变型大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CALCL)临床特点、方案选择及疗效分析,对4例儿童间变型大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进行临床诊断、免疫分型、治疗、随访及疗效总结。结果:4例CALCL患儿中,CD30^+3例,T细胞型3例,B细胞型1例;部分缓解1例。完全缓解3例,其中1例CR 7月后脑膜复发。结论:间变型大细胞淋巴瘤(ALCL)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他恶性淋巴瘤相比恶性程度稍低,较少累及骨髓,预后较好,但与免疫分型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梁爱斌谢晓恬石苇邵越霞刘兴元傅晓燕王耀平
关键词:免疫分型儿童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相关TBX5基因新突变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SD)相关TBX5基因新突变。方法:从中国汉族人群入选62例ASD患者和108名健康对照者,提取基因组DNA。对全部研究对象的TBX5基因的整个编码区进行测序分析以发现新的致病突变。构建野生型及突变型TBX5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同时转染报告质粒心房利钠因子-荧光素酶及内对照质粒,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试剂研究突变型TBX5的转录活性。结果:在1例散发型ASD患者中发现了1个杂合性TBX5基因新突变,即c.318C>G(p.Y106X)突变。该无义突变不存在于108名健康对照者。功能分析表明突变型TBX5对靶基因的转录激活功能丧失。结论:发现1个ASD相关TBX5基因功能缺失性新突变,对ASD的个体化防治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王珊珊王天明刘兴元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遗传学转录因子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