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光荣

作品数:228 被引量:1,586H指数:22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0篇期刊文章
  • 71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8篇农业科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7篇土壤
  • 58篇水稻
  • 34篇稻田
  • 34篇施肥
  • 33篇红壤
  • 30篇养分
  • 30篇季稻
  • 28篇双季稻
  • 15篇有机肥
  • 15篇肥料
  • 14篇施用
  • 13篇微生物
  • 13篇旱地
  • 12篇氮肥
  • 12篇氮素
  • 12篇栽培
  • 12篇红壤旱地
  • 11篇稻田土壤
  • 11篇化肥
  • 10篇稻田土

机构

  • 228篇江西省农业科...
  • 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江西农业大学
  • 7篇江西省农业厅
  • 6篇广东省农业科...
  • 6篇浙江大学
  • 5篇浙江省亚热带...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4篇赣州市农业科...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浙江省农业科...
  • 3篇江西生物科技...
  • 2篇南昌工程学院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西省红壤研...
  • 1篇国家杂交水稻...
  • 1篇江西省棉花研...

作者

  • 228篇刘光荣
  • 114篇李祖章
  • 60篇刘增兵
  • 53篇王萍
  • 52篇张文学
  • 51篇夏文建
  • 50篇袁福生
  • 48篇刘秀梅
  • 46篇孙刚
  • 45篇刘益仁
  • 41篇唐先干
  • 35篇徐昌旭
  • 34篇王少先
  • 34篇杨成春
  • 28篇侯红乾
  • 28篇彭春瑞
  • 24篇冀建华
  • 24篇罗奇祥
  • 22篇李瑶
  • 21篇冯兆滨

传媒

  • 58篇江西农业学报
  • 14篇植物营养与肥...
  • 8篇江西农业科技
  • 5篇华北农学报
  • 4篇中国水稻科学
  • 4篇中国土壤与肥...
  • 3篇土壤通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核农学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1篇2023
  • 7篇2022
  • 17篇2021
  • 14篇2020
  • 12篇2019
  • 16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14篇2014
  • 9篇2013
  • 20篇2012
  • 14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2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化肥施用量对冷浸田水稻产量效应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于2011—2012年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对赣南冷浸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44.5~161.1kg/hm2、磷(P2O5)76.8~78.1kg/hm2.4r(K2O)119.4~163.1kg/hm2;晚稻的最佳施肥量为氮167.8~172.6kg/hm2、磷77.0~99.5kg/hm2.钾159.5~160.7kg/hm2;早稻的合理施肥比例为氮:磷(P205):钾(K2O)=1:(0.48~0.53):(0.82—1.01),晚稻为氮:磷(P2O5):钾(K2O)=1:(0.46—0.58):(0.93—0.94)。
苏金平管珊红袁福生徐昌旭刘光荣
关键词:化肥施用量冷浸田水稻
磷、钾、硫、硼配施对稻田油菜效应的研究初报被引量:1
1994年
针对我省油菜单产低的状况,在我省二种主要稻田土壤上进行了氮、磷、钾、硫、硼肥配施对油菜增产效应及植株内养分分布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1)稻田种植油菜,由于水改旱的变化,使土壤有效态磷、硼含量降低,导致土壤严重缺磷、硼,这是致使稻田种油菜低产的主要原因。(2)油菜吸氮、磷、钾养分主要在盛花期以前,分别占总吸收量的92%、79%、89%左右;而硼、硫在盛花期后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50%、36%左右。说明氮、磷、钾肥应早施,着重为基肥和越冬肥.而硼肥应以基施为主,部分追喷施为好。
李祖章陶其骧刘光荣罗奇祥徐招莲
关键词:稻田油菜
影响烤烟烟碱合成与代谢的因素及其机理分析被引量:33
2014年
烟碱是影响烤烟烟叶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含量的高低影响烟叶制品的吸食质量与安全性。烤烟烟叶(尤其是上部叶)中烟碱含量过高已经成为提高其在工业上可用性的关键限制性因素,因此,烟碱是国内外烟草学者研究烟草的重要研究对象。目前,影响烟碱合成与代谢的因素主要可分为内因(遗传因素)和外因(农艺栽培措施和气候环境等)。文章结合实例综述了这些影响烤烟烟碱的因素并分析了其机理,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参考。
谢志坚涂书新张嵚李海蓝韩丹Muhammad Imtiaz徐昌旭刘光荣罗华汉
关键词:烤烟烟碱影响因素
江西省红壤旱地土壤钾素含量分布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本项研究对江西省五种主要成土母质发育的红壤旱地土壤,按土属布点,共取表层土样248个,剖面样75个,分别测定了全钾、缓效性钾和速效钾含量,查明了全省红壤旱地土壤全钾、缓效性钾、速效性钾含量平均分别为16.7gkg ̄(-1)±7.3gkg ̄(-1)、251.9mgkg ̄(-1)±145.9mgkg ̄(-1)和63.9mgkg ̄(-1)±32.4mgkg ̄(-1),低于缺乏临界水平(速效性钾<70mgkg ̄(-1)的样品占79.5%。阐明了不同成土母质发育的红壤旱地颖型间的钾素含量的差异,以及影响钾素含量的因素有母质、含钾矿物、有机质、质地和粘粒。绘制出土壤缓效性钾、速效性钾含量分布图为红壤旱地土壤资源评价和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了依据。
陶其骧刘光荣罗奇祥李祖章徐招莲
关键词:红壤旱地
南丰蜜桔生产环境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从对南丰蜜桔生产的土壤条件、果品品质、叶片养分和管理水平调查入手,系统分析了南丰蜜桔的生产状况,结果表明:南丰蜜桔生产施肥还不合理,管理还不到位;从叶片诊断判断,南丰蜜桔N素养分适宜,P、K养分偏低或缺乏;从土壤条件判断,南丰蜜桔应注意N、P、K的配合和土壤酸度的调节与Ca、Mg、Zn养分的投入。
李祖章刘光荣袁福生刘益仁周超华王泽义
关键词:南丰蜜桔土壤条件果品品质土壤酸度生产环境
江西省农田土壤有效硫现状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采集了江西16个县市9种主要母质的609个农田耕层土样进行了土壤有效硫含量测定。统计结果表明:平均值为26.71mg/kg,缺硫和潜在缺硫样点占39.10%。按地区分,以赣南、赣东北山区缺硫最严重,有效硫小于12mg/kg的样点占26.60%~44.70%,其次是丘陵地区,有效硫小于12mg/kg的样点占10.00%~19.00%。按母质分,母质中以石英岩、花岗岩发育的土壤最缺,约占50%~60%,其次是红砂岩、泥质岩,缺硫为30%~40%,这些是江西省急需施用硫肥的土壤。水稻土以黄砂泥田、麻砂泥田、红砂泥田、鳝泥田等土属缺硫面积最多,全省缺硫水稻土面积约为103.8万hm2,约占水稻土面积的34%。
陶其骧罗奇祥李祖章刘光荣
关键词:土壤有效硫农田
不同施氮量下双季稻连作体系土壤氨挥发损失研究被引量:30
2012年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双季稻连作体系不同施氮量下土壤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早稻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5d内,第3~5d出现峰值,损失总量为N 22.60~162.0 kg/hm2,损失率为29.29%~52.32%;晚稻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11d内,第3 d出现峰值,损失总量为N 22.35~141.4 kg/hm2,损失率为35.75%~46.82%;早、晚稻各生育期及连作周期的氨挥发量均与施氮量呈显著线性关系。
王淳周卫李祖章刘秀梅孙刚夏文建王秀斌刘光荣
关键词:水稻土氨挥发施氮量
不同剂量苄·丁和二氯喹啉酸对紫云英生长环境及其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水稻田中分别施用不同剂量的苄·丁和二氯喹啉酸对土壤环境以及后茬紫云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除草剂苄·丁和二氯喹啉酸均不利于后茬冬季绿肥作物紫云英植株干物质的累积,而且施用量越多,干物质累积越少,减幅达到13.1%~52.8%。低剂量的苄·丁显著降低了紫云英植株中N 的累积量10.6%,而二氯喹啉酸降低紫云英植株中N和K的累积量分别为15.0%和15.2%;施用高剂量苄·丁和二氯喹啉酸分别降低紫云英植株中N、P和K的累积量32.7%~37.9%和49.6%~56.6%。施用苄·丁和二氯喹啉酸(低剂量或高剂量)降低土壤中有效N、K含量9.2%~28.7%和11.4%~29.6%;施用高剂量苄·丁和二氯喹啉酸降低土壤有效P含量5.4%和6.1%。另外,施用低剂量苄·丁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尿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而低剂量二氯喹啉酸则显著抑制了过氧化氢酶活性。施用高剂量苄·丁和二氯喹啉酸对土壤中蔗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但均抑制了过氧化氢酶和尿酶活性。此外,施用低剂量和高剂量苄·丁增加了土壤中细菌数量,而二氯喹啉酸则正好相反。2种剂量的苄·丁和二氯喹啉酸均减少了土壤中放线菌数量,但对真菌数量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稻田施用低剂量(稻田推荐用量)苄·丁或二氯喹啉酸后应分别适当补充氮或氮、钾养分;而施用高剂量时则应适当补充氮、磷和钾营养,以满足后茬作物紫云英生长对养分的需要。
谢志坚徐昌旭刘光荣曹卫东
关键词:二氯喹啉酸施用剂量紫云英
长江中游东南部双季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与应用
谢金水石庆华王海刘光荣潘晓华周培建彭春瑞曾勇军李祖章李木英
长江中游东南部是中国重要的双季稻区,其代表性省份江西是建国以来连续不间断向国家调出稻米的唯一省份,2012年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三,人均稻谷产量居全国第二。该成果主要针对该区域存在积温偏少、双季稻季节紧、高低温灾害多等不利气...
关键词:
关键词:双季稻超高产栽培
稻田红壤水旱轮作中磷素有效性变化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通过模拟培养及盆栽试验研究了稻田红壤在水旱轮作中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变化及其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并揭示了变化产生的成因。模拟培养试验表明:供试的两种土壤均表现出土壤淹水后速效磷提高,落干后明显下降的规律。采用NaHCO3浸提法测得的升降变幅小,而采用0.03mol/LNH4F-0.025mol/LHCl浸提法测得的变幅大,能较好地评价对作物有效的实际情况。盆栽试验表明前作水稻施磷效果不明显或仅有微效,但在后作油菜上施磷效果非常明显,前作水稻或油菜施磷后对后作均有明显的后效。通过对不同水分状态下土壤不同形态磷的测定表明。
罗奇祥章和珍刘光荣
关键词:水旱轮作红壤磷肥稻田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