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佩

作品数:76 被引量:180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建筑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可靠度
  • 16篇动力可靠度
  • 14篇密肋
  • 13篇复合墙
  • 12篇密肋复合墙
  • 11篇文物
  • 10篇振动
  • 9篇地震
  • 9篇有限元
  • 9篇参数识别
  • 8篇可靠度计算
  • 7篇动力特性
  • 7篇墙体
  • 7篇重要抽样
  • 7篇力特性
  • 7篇密肋复合墙体
  • 7篇结构动力
  • 7篇抗震
  • 6篇展柜
  • 6篇重要抽样法

机构

  • 75篇北京交通大学
  • 12篇中国航空规划...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中国城市建设...

作者

  • 75篇刘佩
  • 31篇杨维国
  • 28篇姚谦峰
  • 22篇王萌
  • 14篇郭猛
  • 11篇袁泉
  • 7篇李鹏飞
  • 7篇王亚
  • 5篇李昊
  • 4篇魏庆朝
  • 3篇刘海涛
  • 2篇张晓丹
  • 2篇杨立兴
  • 2篇何玉阳
  • 2篇常鹏
  • 2篇张杰
  • 2篇高自友
  • 2篇孙新阳
  • 1篇李挺
  • 1篇张翔

传媒

  • 11篇振动与冲击
  • 7篇工程力学
  • 5篇建筑结构学报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计算力学学报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工程科学与技...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建筑科学与工...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7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某博物馆的新型三维隔振装置作用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同时隔离水平地震作用及地铁运行导致的竖向振动,以橡胶支座和碟形弹簧相串联的形式设计了一种三维隔振装置.采用ABAQUS数值模拟与验证,确定了不同组合形式装置的水平刚度及竖向刚度取值.同时,基于某博物馆实际工程,建立了装置使用前后博物馆数值模型,并进行地震波和地铁波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三维隔振装置能同时隔离水平地震和竖向振动;装置刚度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相吻合;地震作用下,采用三维隔振装置的结构基底剪力降低了45%~80%,加速度峰值降低了66%~80%,减震效果明显;楼层加速度响应及Z振级值可以通过合理设置竖向刚度值来降低,综合考虑隔振效果及装置竖向变形,建议该博物馆三维隔振装置的竖向刚度取值为20 kN/mm.
杨维国王亚安鹏葛家琪王萌刘佩
关键词:橡胶支座碟形弹簧减震效果竖向刚度
基于环境振动的某设置防震缝结构的动力特性被引量:3
2017年
对于设置防震缝的既有相邻结构,防震缝的塞缝和盖缝处理措施可能引起相邻结构间的动力相互作用,由此引起的模态会增加模态参数识别的复杂程度.以利用悬臂构件形成防震缝的某钢筋混凝土办公楼为例,该办公楼由主楼、东楼和西楼三部分组成,在各相邻结构内分别进行环境振动测试,利用频域分解法对其模态参数进行识别,得到了主楼和东楼的四阶及西楼的两阶自振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由于各相邻结构间存在因防震缝的填缝措施引起的相互作用,导致一个结构的自振频率和由相互作用产生的频率混杂在一起.各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自振频率和振型与识别结果吻合较好,但由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了整栋建筑的整体性,主楼和东楼的有限元模型的第三阶扭转频率均小于识别结果.对设置防震缝的相邻结构来说不应总是假定相互之间是独立的.
刘佩连鹏宇张茉颜何斌窦蕾
关键词:环境振动防震缝模态参数识别有限元分析
基于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的模态振型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结构的模态参数,特别是结构的振型是结构损伤精确识别与健康监测的重要前提。大多的模态参数识别时域方法都是从曲线拟合的角度或解算特征值的过程来实现。振型向量通过求解各阶模态的留数获得,这些方法依赖于模态频率与模态阻尼的识别。本文提出一种模态振型的直接提取方法,该方法基于快速独立分量分析技术,以模态响应之间的独立性构造目标函数,通过优化目标函数寻求振型向量的最优解,直接从结构自由响应或脉冲响应的数据矩阵中提取结构的振型向量。三自由度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有效,具有很高的识别精度且对测量噪声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张晓丹姚谦峰刘佩
关键词:快速独立分量分析鲁棒性
设置TMD的大跨楼盖动力特性及人致振动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以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进行振动控制的某小学体育馆大跨楼盖为背景,分别在施工阶段和正常使用阶段对其进行了现场振动测试。施工阶段主要考虑质量增加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正常使用阶段重点考虑了人致振动的多种工况,并利用MIDAS/Gen有限元软件对TMD的减振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跨楼盖的自振频率随着铺设面层以及楼面重量的增加而减小,舒适度设计时应按使用阶段的实际最大荷载考虑;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楼盖舒适度进行计算时,应考虑面层对楼板刚度的影响;当外部激励的频率与楼盖的自振频率接近时,TMD对楼盖的减振效果最为显著。
王明珠胡卫中张玲刘佩杨维国葛家琪
关键词:振动测试调谐质量阻尼器人致振动
一种密肋结构三道防线抗震控制设计方法
一种建筑结构的抗震控制设计方法,根据密肋结构体系的使用场所,选择各部件的组成形式;根据功率谱密度函数表达式,确定多遇地震、基本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的输入强度;结构计算模型的确定,即确定密肋结构弹性阶段的等效弹性板模型、...
姚谦峰刘佩郭猛常鹏袁泉
文献传递
基于再生能量利用的城轨列车节能运行图优化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交通需求急剧增长,交通拥堵日益严重,这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城市轨道交通因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环保、节约用地等优点,逐步成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骨干。然而,在运营里程不断增长、线路规模不...
刘佩
关键词:接触网超级电容
地震作用下浮放物体运动状态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浮放物体的运动状态,将浮放物体简化为木制块体,共设计了9个试件,围绕可能发生的滑移、滑移-摇摆以及摇摆(倾覆)3种运动状态,考虑宽高比、地震波的卓越频率、体型大小、形状以及质心高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浮放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浮放物体的宽高比不同时,宽高比越大,试件越稳定,而宽高比相同时,长方体试件比圆柱体试件更稳定;浮放物体的运动响应随地震波卓越频率的增大而减弱;体型的变化对浮放物体的滑移量无影响,摇摆角随体型的增大而减小;降低质心高度能够增加浮放物体的稳定性,可有效保护浮放物体;有限元模拟与试验拟合较好,可有效模拟浮放物体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滑移、滑移-摇摆以及摇摆(倾覆)响应。
杨维国胡卫中齐涛刘佩王萌葛家琪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有限元分析
两种新型滑板型文物隔震支座设计及性能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确保博物馆内文物的防震安全,首先,提出了两种新型滑板型文物隔震支座,分别为固定刚度支座和变刚度支座。其次,建立了对应的"支座–展柜"系统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并提取某博物馆有限元模型不同工况下的楼层波,进行"支座–展柜"模型的时程分析,研究两种文物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适用性,并完成支座设计。结果表明:滑板型文物隔震支座可同时实现X、Y两方向的隔震,同时,变刚度支座还可实现文物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隔震目的;固定刚度支座和变刚度支座在隔震楼层波下的平均隔震效果约为60%、80%,非隔震楼层波下的平均隔震效果约为90%、95%;变刚度支座的隔震效果优于固定刚度支座。最后,得到了两种新型滑板型文物隔震支座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可为后续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指导依据。
王亚杨维国聂焱森王萌刘佩
关键词:变刚度隔震效果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结构动力可靠度更新方法与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通过一种基于结构动力测试数据和贝叶斯理论的方法来更新结构可靠度。该方法考虑了结构可能受到的激励和结构模型及其参数的不确定性,利用结构在服役期间的动力测试数据,通过贝叶斯概率方法对结构参数进行了识别。利用拉普拉斯渐近估计解法,对仅根据设计条件得到的结构可靠度进行了更新。对受随机动荷载作用的某桁架结构在三种情况下的可靠度进行了计算:一为仅考虑荷载的随机性,二为考虑荷载的随机性和结构模型参数的先验分布,三为考虑荷载的随机性和结构模型参数的更新分布。比较了实际结构和有限元模型更新后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对更新的可靠度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确定性名义模型的失效概率相比,测点处自由度的更新失效概率与真实值较为接近;未测试自由度的更新失效概率可能与真实值差别较大;增加测点数不一定改善失效概率的更新效果。
刘佩
关键词:贝叶斯理论动力可靠度参数识别
基于反应数据的贝叶斯概率方法在恢复力模型选择中的应用
2014年
考虑模型选择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建立基于反应数据的模型选择的贝叶斯概率方法计算框架,用于选择一系列结构模型中的最有可能模型。该方法通过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得到模型参数的最有可能值及Hessian矩阵,对于全局可识别情况再结合渐近估计解法得到各模型的证据,进而通过贝叶斯定理得到选择各模型的概率,可以自动对过于复杂的模型进行限制。最后,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模型选择方法用于采用实测滞回曲线数据的密肋复合墙试件的恢复力模型选择中,基于反应数据对选择2种恢复力模型的概率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贝叶斯理论在系统识别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识别得到模型参数的最有可能值,还可以识别得到最有可能的模型,并且考虑了模型及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
刘佩袁泉魏庆朝
关键词:贝叶斯理论恢复力模型不确定性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