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文黎

作品数:100 被引量:1,358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6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3篇地球化
  • 43篇地球化学
  • 37篇同位素
  • 19篇地质
  • 17篇锆石
  • 14篇年代学
  • 13篇岩石
  • 13篇火山岩
  • 1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1篇化学特征
  • 11篇北缘
  • 10篇元古代
  • 10篇中生代
  • 10篇克拉通
  • 9篇地质意义
  • 9篇杂岩
  • 9篇山岩
  • 8篇新元古代
  • 8篇扬子克拉通北...
  • 7篇造山带

机构

  • 9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5篇西北大学
  • 8篇中国地质调查...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贵州省地质矿...
  • 4篇南京大学
  • 3篇天津地质矿产...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台湾大学
  • 2篇宜昌地质矿产...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青岛化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广西区域地质...
  • 1篇西澳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00篇凌文黎
  • 24篇高山
  • 18篇段瑞春
  • 17篇张本仁
  • 14篇程建萍
  • 12篇杨红梅
  • 11篇柳小明
  • 10篇邱啸飞
  • 10篇张军波
  • 9篇张宏飞
  • 8篇周炼
  • 7篇陈子万
  • 7篇刘勇胜
  • 7篇任邦方
  • 6篇卢山松
  • 6篇高永娟
  • 6篇张莹华
  • 5篇袁洪林
  • 5篇张利
  • 5篇杜远生

传媒

  • 16篇地质科技情报
  • 12篇地球科学(中...
  • 8篇地球化学
  • 7篇科学通报
  • 5篇中国科学(D...
  • 4篇地质学报
  • 3篇矿物岩石
  • 3篇岩石学报
  • 3篇地学前缘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地质论评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2007'全...
  • 2篇第七届全国同...
  • 2篇2013年全...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地质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10篇2002
  • 6篇2001
  • 6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6篇1997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南方存在印支期的油气藏——Re-Os同位素体系的制约被引量:20
2010年
利用Re-Os同位素方法开展富含有机质的沥青、原油等的研究,是确定油气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有效的但极富挑战性的新途径,在国内尚无研究实例报道。以我国南方最大的古油藏之一的麻江古油藏中的沥青为主要对象,采用Re-Os同位素方法试图限定油气的成藏时间和破坏时间。研究表明,麻江古油藏的固体沥青Re、Os同位素质量分数分别在41.5×10-6~642×10-6和0.21×10-6~12.15×10-6之间,N(187Re)/N(188Os)比值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大,在270.90~4074.99之间,Os同位素组成指示中等放射成因,其N(187Os)/N(188Os)比值在0.3400~3.6557之间变化。所有沥青样品的模式年龄在28~144Ma之间变化,集中在85Ma左右。通过沥青Re-Os同位素研究,结合详细地质资料,认为麻江古油藏的成藏时间为印支期—早燕山期(144Ma之前),而油藏破坏时间为燕山晚期即85Ma左右。
陈玲马昌前凌文黎佘振兵陈子万
关键词:沥青RE-OS同位素热电离质谱
山东蒙阴金伯利岩侵位年代研究新成果被引量:12
1997年
报道了山东蒙阴金伯利岩全岩及单矿物Rb-Sr同位素的系统定年结果,认为全岩—基质金云母Rb-Sr等时线年龄值(560Ma±10Ma)代表了蒙阴金伯利岩岩浆侵位的主要活动期。
王瑛凌文黎路凤香
关键词:金伯利岩
华南燕山晚期构造-岩浆事件与成矿作用——来自广西大瑶山龙头山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约束被引量:38
2011年
广西贵港大瑶山成矿带位于华南东南沿海成矿带西南端,对矿带内龙头山金矿黄铁矿化斑岩进行定年的结果为96.1±3.0Ma,与区域内邻近的平天山侵入岩体(96.2±0.4Ma)相同。龙头山矿床的Sr同位素组成与其锆石的REE特征表明,成矿作用伴随有大量的流体参与;矿化斑岩与区内侵入相岩石相同的形成时代以及矿化斑岩中锆石Ce的正异常明显强于侵入岩锆石的现象指示,成矿过程经历了快速的区域地壳抬升和体系氧逸度大幅增高;两类岩浆岩Nd同位素组成与华南低Nd模式年龄带相当,反映岩浆活动有不同比例的幔源物质参与。因此,大量成矿流体的参与、区域地壳抬升、流体沿深大断裂上迁过程中的突然冷却以及氧逸度增高是导致龙头山金矿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条件;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的低角度俯冲作用导致了区域地壳较大范围的流体释放,而地幔岩浆物质的板底垫托作用导致高溶解度成矿流体沿构造通道向上迁移,应是华南中生代大规模成矿发生的重要背景。
段瑞春凌文黎李青陈子万杨红梅刘立芬
关键词:U-PB年代学地球化学成矿作用
华北与扬子克拉通早期相互关系的Nd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被引量:5
1996年
对于前寒武纪,特别是中、上元古代、华北和扬子克拉通大地构造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是人们长期争议的问题之一.其核心在于两克拉通是否属于同一个大陆岩石圈板块.扬子克拉通及其北缘由于研究程度较低,部分地质体缺乏可靠地质年代学数据,形响了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本文就扬子克拉通北缘汉中碑坝和西乡地区重要地质体的形成时代作了系统的Rb-Sr、Sm-Nd和部分颗粒锆石Pb同位素蒸发年龄方法的同位素年代学分析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探讨了扬子和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上地幔性质和演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性,据此论证了两克拉通前寒武纪大地构造特征应属两个独立的地球化学体系的相互关系。
凌文黎张本仁张宏飞骆庭川
关键词:钕同位素地球化学前寒武纪
桐柏北部黄岗侵入杂岩岛弧构造环境的厘定
出露于北秦岭桐柏北部的黄岗侵入杂岩形成于早古生代,有超基性、基性和中酸性岩石产出,以中酸性岩石为主.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黄岗侵入杂岩是同源岩浆分异结晶的产物,同位素示踪反映岩浆中含有一定比例的陆壳物质.分...
张利周炼王林森凌文黎
关键词:地球化学
文献传递
扬子与华北太古宙基底差异的Sm—Nd机位素和REE…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通过对扬子崆岭杂岩和华北太华九和阜平群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斜长闪岩、TTG片麻岩Sm-Nd同位素和REE对比研究,讨论了同时代岩石对壳主体增生时代、地幔性质和演化规律的揭示,表明两克拉通属不同大陆岩石圈愉。
凌文黎高山
关键词:杂岩片麻岩钐同位素钕同位素
峡东南华纪—震旦纪碎屑岩Ce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元素La和Ce同属低活动性的稀土元素,能够对碎屑岩物源进行示踪。但目前尚缺乏对碎屑岩LaCe同位素体系的研究。本文以峡东泗溪南华纪—震旦纪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Ce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碎屑岩的138 Ce/142 Ce比值为0.022 583 2~0.022 587 8,εCe(t)值变化于1.06~6.13,整体上呈逐渐升高的演化特征,并与εNd(t)值呈耦合关系。结合碎屑岩Nd同位素分析结果认为,峡东南华纪—震旦纪碎屑岩的主要来源,以古元古代—中元古代甚至更老的地壳岩石为主,并存在幔源初生地壳物质加入。
高永娟凌文黎陈子万白晓邱啸飞段瑞春杨红梅卢山松
关键词:峡东地区碎屑岩沉积物源
鲁东中生代青山群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被引量:7
2019年
青山群火山岩是山东境内最具代表性的中生代火山岩,研究其形成时代及其成因对了解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对鲁东万第地区中生代青山群中基性火山岩和中酸性火山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17±2Ma和116±4Ma,表明万第地区中生代青山群火山岩的形成年龄为早白垩世中晚期.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可得鲁东青山群火山岩岩浆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均略晚于鲁西;万第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形成过程中均受到过华北克拉通古老地壳物质的影响,且万第中基性火山岩还受到了扬子陆壳深俯冲的影响.
张永清凌文黎张军波段瑞春任邦方杨红梅
关键词:中生代锆石U-PB年代学
黔北务正道地区铝土矿鲕状矿石中鲕粒的微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被引量:14
2013年
铝土矿矿床中普遍含有不同比例的鲕状矿石,但目前对这些鲕粒的成因及其与成矿作用相互关系的了解相对有限。对贵州务正道地区铝土矿矿床中典型鲕状矿石中鲕粒进行了微区原位主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EPMA)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并与共存基质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鲕粒的形成时间晚于基质,地表化学风化作用本身并不能导致铝土矿的形成;鲕粒的形成发生于强氧化和高酸度的环境,其成因被解释为在海进过程中在地层中一定的深度条件下形成了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矿物,随后的海退作用过程导致硫化物蚀变并形成强酸环境,使得成矿元素Al相对于杂质元素(Si、Fe)发生相对富集,且该过程具有多期次振荡重复的特点。铝土矿形成是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周期性海进-海退循环与长期的大陆古隆起区平坦海岸地形相互耦合的结果。
张亚男张莹华吴慧丁晓英凌文黎雷志远翁申富马倩杜远生
关键词:铝土矿鲕粒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意义
黔北铝土矿不同类型矿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被引量:29
2013年
黔北务川-正安-道真铝土矿带是我国铝土矿重要的成矿带之一。矿床中发育有4种典型的矿石类型:致密状、碎屑状、豆鲕状和土状。通过对不同类型矿石及矿体下伏高Al黏土岩和志留系韩家店组泥质岩的系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采用元素质量平衡的示踪方法,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成矿作用发生于开阔海岸环境、与多频次海进-海退循环对陆缘古风化剖面的侵蚀作用有关;海进-还原过程导致了古风化剖面中部大量黄铁矿等硫化物的形成,而随后的海退-氧化过程产生高硫酸介质水溶液,使得杂质元素大量移出和铝土矿化发生;强酸溶液带出的大量元素随环境向pH值中性化和氧逸度下降条件的演化,以化学沉淀形式形成了杂质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的致密状矿石,而海进-海退循环对碎屑状-豆鲕状矿石的多期次改造,导致了土状矿石的形成。
张莹华凌文黎吴慧张亚男丁晓英崔滔杜远生雷志远翁申富
关键词:铝土矿矿石类型地球化学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