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雪铭

作品数:12 被引量:114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系统
  • 3篇土地生态
  • 3篇土地生态系统
  • 3篇粒度
  • 3篇经济区
  • 3篇景观格局指数
  • 3篇基于GIS
  • 3篇固碳
  • 3篇固碳释氧
  • 2篇黄土高原
  • 2篇NPP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度
  • 1篇人居
  • 1篇人口空间
  • 1篇人口空间分布
  • 1篇适宜性
  • 1篇土地利用

机构

  • 1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12篇冯雪铭
  • 8篇李晶
  • 6篇张东海
  • 4篇任志远
  • 2篇刘焱序
  • 2篇刘宪锋
  • 1篇李双双
  • 1篇周自翔
  • 1篇王晓峰
  • 1篇白江涛
  • 1篇陈欢

传媒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经济地理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第七届全国地...

年份

  • 6篇2013
  • 6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MODIS的陕西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分析被引量:35
2013年
基于MODIS数据,采用混合像元分解模型提取陕西黄土高原2000—2009年的植被覆盖度数据,研究其整体变化趋势,并根据植被覆盖类型、地形、气候和土壤因子进行特征分区,研究不同区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整体而言,10 a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增长趋势,2000—2009年共增长约10百分点。植被覆盖度为0~10%、>10%~20%、>20%~30%、>30%~40%和>40%~50%的区域面积年平均减少-1.05%、-8.63%、-7.04%、-7.20%和-3.49%,而植被覆盖度为>50%~60%、>60%~70%、>70%~80%、>80%~90%和>90%~100%的区域面积年平均增长6.92%、10.53%、4.05%、0.87%和7.06%。地形和水热状况从宏观上决定植被覆盖类型,并且影响植被疏密程度,土壤侵蚀影响植被受破坏程度,植被覆盖度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
张东海任志远王晓峰白江涛刘宪锋冯雪铭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黄土高原MODIS
基于GIS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评价被引量:27
2013年
气体调节服务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功能,对于人类社会和整个动物界以及全球气候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光合作用方程式,利用遥感估算模型,基于植被NPP(第一性生产力)物质量测算结果,测算关中-天水天经济区绿色植物固碳释氧物质量,以此为基础,分别采用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法测算其价值量,探讨关天经济区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的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1998—2007年关天水经济区年固定CO2的价值量为226.35亿元/a。10a间2005年固定CO2的价值量最高,为301.73亿元/a,2002年最低,为159.06元/a。释放O2价值量取两种测评方法的平均值,年平均价值量为240.45亿元/a,比固定CO2的年均值多14.1亿元/a。2)从各土地利用类型来看,1998年和2007年平均固碳释氧价值排序为:林地>草地>耕地>其他类型。耕地向林地、草地转变时,平均固碳释氧价值分别增加了1614.29、1960.67元.hm-.2a-1,林地、草地向耕地转变时平均固碳释氧价值分别减少了1081.37、1706.60元.hm-.2a-1。3)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南部各县的单位面积固定CO2和释放O2价值普遍高于北部各县,总体上分布沿南部向北部逐渐降低。
周自翔李晶冯雪铭
关键词:NPP土地生态系统
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景观格局被引量:1
2013年
以1980年和2005年的TM影像为数据源,应用ArcGIS,Erdas软件对影像解译,把关中—天水经济区(简称"关天经济区")的土地利用景观分为6大类景观类型。基于ArcGIS分析模块,分析了关天经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并使用景观软件Fragstats分别从景观级别和景观类型级别上计算了相应的景观指数,得出以下结论:(1)25a间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草地、水体和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大量的耕地转变为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同时较多草地开垦为耕地,但小于耕地向其转化的量。而建设用地属于转入型用地,转出量几乎为0。(2)关天经济区土地利用景观的蔓延度、优势度指数减少,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增加。(3)耕地是关天经济区的优势景观类型,建设用地景观斑块正在向规模化扩张。研究结果为合理制定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及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及依据。
冯雪铭李晶张东海刘焱序陈欢
关键词:土地利用景观指数
基于人居自然适宜性的黄土高原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分析被引量:20
2012年
选取地形、植被、水资源、气候和灾害等自然因子构建人居自然适宜性模型,进行人居自然适宜性测评,并基于人居自然适宜性对黄土高原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黄土高原地区人居自然适宜指数整体上呈现由内向外逐渐升高的对称分布,并以城市为据点形成高人居环境指数包围格局。②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整体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减少的趋势,局部由城区向周围地区依次减小。人口密度与人居环境指数显著相关,随着人居环境适宜度的降低,人口密度降低。③黄土高原地区人居环境面积分配相对均衡,而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相较于2000年,2010年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趋向于不均衡化,其中人口空间分布与降水和湿度的趋于不均衡化,与地形、植被覆盖和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趋向于均衡,但程度不明显。
张东海任志远刘焱序冯雪铭刘宪锋
关键词:黄土高原地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景观格局分析的尺度效应被引量:4
2013年
以2010年TM影像为数据源,应用ArcGIS、Erdas软件对影像解译,把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土地利用景观分为6大景观类型。运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 3.3,选择景观类型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斑块个数、最大斑块指数、形状指数、平均分维数、连接度指数,从景观类型级别上探讨了景观格局指数的粒度效应,并对部分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在粒度为30~600 m,各景观类型的不同景观格局指数呈现出4种变化趋势:①指数值基本不变;②指数值呈现有规律的上升或下降,有明显拐点;③指数值呈现有规律的上升或下降,但是拐点不明显;④指数无规律变化;部分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曲线,可分别用三次函数和线性函数进行拟合;关中—天水经济区各景观类型景观指数计算的适宜粒度范围是耕地为120 m、林地为120~160 m、草地为90~130m、水域为90~110 m、建设用地为90~130 m、未利用地为110~160 m。
冯雪铭李晶张东海
关键词:景观格局指数
关中-天水经济区景观格局指数粒度效应分析
本文以2010年TM影像为数据源,应用ArcGIS、Erdas软件对影像解译,把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土地利用景观分为六大类景观类型.运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选择景观类型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斑...
冯雪铭李晶
关键词:景观格局指数
关中-天水经济区景观格局指数粒度效应分析
本文以2010年TM影像为数据源,应用ArcGIS、Erdas软件对影像解译,把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土地利用景观分为六大类景观类型。运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选择景观类型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斑...
冯雪铭李晶
基于GIS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价值评价
李晶冯雪铭
关中—天水经济区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和尺度效应研究
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口数量的剧增导致全球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自上世纪末以来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成为了学界最引人瞩目的环境与科学命题之一。景观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载体,其格局特征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环境变化...
冯雪铭
文献传递
关中—天水经济区居民地空间扩展分析
2012年
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07年3期Landsat TM数据,运用归一化裸露指数、非监督分类、空间选择的方法,提取关中—天水经济区居民地信息并进行空间扩张分析.结果表明:1990—2007年17a间关中—天水经济区居民地面积持续增长,从1990年的138 701.51hm2增长到2007年的499 186.68hm2,扩展强度为15.29%;各市区居民地占其总面积的比重都在增加,空间上呈现中间高、东西两侧低的态势;中部关中盆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优厚,是整个经济带的中轴线;渭北旱塬区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关天经济区的重点扩展区域.
张东海任志远李晶冯雪铭
关键词:居民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