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明

作品数:10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3篇手术
  • 3篇麻醉
  • 3篇拔牙
  • 3篇靶控
  • 2篇手术后并发症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静脉
  • 2篇后并发症
  • 2篇芬太尼
  • 2篇靶控输注
  • 2篇丙泊酚
  • 2篇丙泊酚靶控
  • 2篇丙泊酚靶控输...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唇裂
  • 1篇多生
  • 1篇多生牙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0篇关明
  • 5篇王恩博
  • 4篇刘宇
  • 4篇刘克英
  • 3篇刘瑞昌
  • 3篇杨旭东
  • 3篇张伟
  • 2篇葛娜
  • 2篇董稳
  • 2篇崔念晖
  • 2篇韩芳
  • 2篇高玲
  • 2篇丁蓓
  • 1篇纪志农
  • 1篇杨拔贤
  • 1篇焦亮
  • 1篇樊茹娥
  • 1篇李率
  • 1篇李茜

传媒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全球华人口腔...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麻醉诱导期靶控不同浓度雷米芬太尼对应激反应及BIS的影响被引量:11
2006年
关明杨拔贤刘克英董稳刘瑞昌
关键词:雷米芬太尼应激反应麻醉诱导期BIS脑电双频指数
镇静术在舌下腺囊肿手术治疗中的初步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舌下腺囊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唾液腺黏液囊肿,目前治疗的最佳方法是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该手术是颌面外科医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手术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前,舌下腺囊肿手术多在门诊局部麻醉下进行,但是由于口内实施手术操作空间有限、视野较小,医生操作不方便,加之局部解剖相对复杂,容易发生术后出血、血肿,影响患者呼吸,
葛娜王恩博刘宇关明
关键词:舌下腺黏液囊肿手术后并发症
七氟醚和氯胺酮用于婴儿唇裂术后拆线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婴儿唇裂术后拆线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小于1岁唇裂术后拆线患儿6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肌注组(K),七氟醚吸入组(S)和七氟醚复合笑气吸入组(SN)。K组给予肌注氯胺酮5mg/kg,咪唑安定0.05mg/kg,阿托品0.01mg/kg;S组以8%七氟醚,氧流量6L/min面罩吸入诱导;SN组以8%七氟醚,复合笑气4L/min,氧气2L/min吸入诱导,患儿入睡后改为4%七氟醚,氧流量3L/min维持,吸入2min后开始拆线。术中常规监测患儿HR,SpO2。记录患儿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发生体动情况及术中呼吸抑制、分泌物增多等并发症情况。结果:S组和SN组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短于K组,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和SN组患儿术中体动的发生率小于K组。3组均有患儿发生舌后坠和分泌物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和苏醒时间均比肌注氯胺酮麻醉迅速,能够更加安全有效地用于唇裂婴儿术后拆线;复合笑气吸入不能缩短七氟醚吸入麻醉的诱导和苏醒时间。
杨旭东刘克英关明高玲韩芳
关键词:七氟醚氯胺酮唇裂婴幼儿麻醉
全麻下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术后患者谵妄的危险因素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筛选全麻下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术后患者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行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216例,年龄18~80岁,根据术后5d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术后谵妄组和非术后谵妄组.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组间比较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酗酒、术后睡眠紊乱和高龄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相对危险度依次为17.066,5.647和1.047.结论 高龄、酗酒史和术后睡眠紊乱是全麻下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术后患者谵妄的危险因素.
杨旭东刘瑞昌刘克英纪志农樊茹娥关明韩芳高玲焦亮
关键词:谵妄
咪达唑仑静脉注射对儿童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镇静效果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旨在评估咪达唑仑静脉镇静联合局部麻醉拔除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的镇静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科门诊拔除上颌埋伏多生牙的患儿(6~14岁)41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级,咪达唑仑静脉滴定到中度镇静,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记录患儿入室5min(作为基础值)、局部麻醉时、手术切开时、手术10 min、手术结束时的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脉搏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脑电双频指数值(bispectralindex,BIS)和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SS),手术结束后评价治疗的总体镇静效果。结果:41名儿童中男29名、女12名,年龄(9.76±2.46)岁,手术时间为(23.83±9.98)min,用药总量为(2.96±0.92)mg,用药剂量为(0.084±0.016)mg/kg。年龄与用药总量呈显著正相关(r=0.69,P<0.01),与用药剂量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37,P<0.05);随着年龄减小,患儿在局部麻醉时发生体动或哭泣的概率增大;随着年龄增加,患儿对牙钻或锤敲击有记忆的概率增大;RSS和BIS值相关系数为r=-0.854(P<0.01),RSS为3时对应的BIS值中位数是75;所有患儿均完成手术且术中的SpO2在95%以上。结论:在儿童上颌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采用咪达唑仑滴定法静脉镇静,使患儿处于嗜睡、反应迟钝状态,且BIS值不低于75是安全有效的。
关明王恩博刘宇崔念晖丁蓓张伟
关键词:拔牙咪达唑仑儿童
婴儿唇腭裂修复术中输注不同浓度含糖液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监测术中婴儿(2~12月)血糖浓度,探讨输注葡萄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标准为Ⅰ~Ⅱ级唇腭裂患儿(2~12月)90例(先天糖尿病患儿除外),按输液成分的不同分为3组:Ⅰ组输注生理盐水,Ⅱ组输注2.5%(质量分数)葡萄糖,Ⅲ组输注5%(质量分数)葡萄糖,均按6~8 mL/(kg.h)输注,即Ⅱ、Ⅲ组术中输注葡萄糖分别为150~200 mg/(kg.h)和300~400mg/(kg.h),每组各30例。患儿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saturation,SpO2),均吸入七氟烷(Sevoflurane)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诱导后即开始输注液体)。记录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禁食时间、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监测麻醉诱导前(即输注液体前),诱导后10 min、30 min及术毕时的血糖浓度。结果:3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性别、禁食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前血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内诱导后血糖浓度均高于诱导前。诱导后Ⅰ组血糖浓度偏低的发生率达13.3%(4/30,2.8~4.3 mmol/L),最低血糖为3.1 mmol/L,未发生高血糖。诱导后Ⅱ组各时间点血糖浓度低于Ⅲ组,高于Ⅰ组,高血糖的发生率为10%(3/30,>11.1 mmol/L),最高血糖浓度为12.7 mmol/L。诱导后Ⅲ组患儿各时间点的血糖浓度高于Ⅰ组及Ⅱ组,高血糖的发生率达70%(21/30,>11.1 mmol/L),最高血糖浓度达22.1 mmol/L。诱导后10 min、30 min及术毕时血糖浓度:Ⅰ组为(5.8±1.3)mmol/L,(8.4±1.7)mmol/L和(10.6±2.8)mmol/L;Ⅱ组为(6.3±1.4)mmol/L,(8.5±2.5)mmol/L和(11.3±2.9)mmol/L;Ⅲ组为(6.6±1.5)mmol/L,(8.2±2.1)mmol/L和(12.2±3.5)mmol/L。结论:婴儿唇腭裂全麻术中以6~8 mL/(kg.h)速度输注2.5%葡萄糖液较为适合,但术中仍应加强血糖浓度的监测。
关明刘瑞昌杨旭东董稳刘克英
关键词:血糖手术中婴儿唇裂
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效果分析
关明
拔牙术中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 axetil)是一种可以静脉注射具有靶向镇痛作用的新型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其以脂微球作为药物载体,靶向聚集于手术创伤部位,局部高浓度聚集改变了药物的体内分布,直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抗炎、镇痛及解热的作用,静脉用药10~15min起效,半衰期为5.8h,镇痛效果8~12h,50mg氟比洛芬酯的作用强度相当于4mg吗啡。
关明王恩博崔念晖刘宇丁蓓张伟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非甾体类抗炎药拔牙术前列腺素合成局部高浓度
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芬太尼静脉镇静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价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58例(18--45岁),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级Ⅰ--Ⅱ级,按用药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26),40 mg利多卡因+丙泊酚TCI;实验组(n=32),0.8 μg/kg芬太尼+丙泊酚TCI,记录各项评价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分布、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镇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局部麻醉注射时实验组的心率及脑电双频普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外,术中同一时间点两组间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普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患者对局部麻醉注射、手术开始及牙钻的记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丙泊酚注射痛、局部麻醉注射体动、术中多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访两组患者均无恶心及呕吐发生,实验组19例(19/32)、对照组14例(14/26)患者回家后再困倦.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医师的满意度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医师(P〈0.05).结论:丙泊酚TCI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镇静下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舒适安全,患者及医生满意度较高.
关明王恩博刘宇张伟
关键词:拔牙丙泊酚芬太尼
可弯曲喉罩在颌面外科日间手术的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可弯曲喉罩在颌面外科日间手术全身麻醉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在全身麻醉治疗中应用可弯曲喉罩的日间手术病例40例(3~61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术中监测不同时间点,即入室麻醉前(T0,基线值)、插入喉罩后即刻(T1)、手术切开时(T2)、术中15 min(T3)、术毕时(T4)5个时间点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记录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及改为气管内插管的比例。记录术中体动、低氧血症、呼吸道梗阻情况,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毕至拔除喉罩时间、拔除喉罩时体动、呛咳及术后24 h咽痛发生率。术后24 h随访记录有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如出血、血肿、及术区神经损伤情况)。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36例患者成功使用可弯曲喉罩(90%,36/40),男性16例,女性20例,其中喉罩首次置入成功率80%(32/40),二次尝试成功率50%(4/8)。4例不成功的患者中,3例患者第二次尝试置入喉罩位置仍不理想,改为气管内插管方式;1例患者第二次尝试,喉罩虽顺利置入,但在手术开始前发现胃部胀气,改为气管内插管。36例应用喉罩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6.58±22.57)min,平均麻醉时间(77.97±26.82)min,术毕至拔除喉罩时间(8.31±3.33)min。术中患者均无明显体动,拔除喉罩时轻微体动者11.11%(4/36例),均无呛咳。术后24 h喉罩组咽痛发生率13.89%(5/36例)。术后无手术治疗相关出血、血肿及术区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清醒状态下各生命体征基线值T0与麻醉后各时点的数值T1、T2、T3、T4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在麻醉后各时点数值T1、T2、T3、T4两两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与舒张压在麻醉后各�
葛娜关明李茜李率王恩博
关键词:喉罩日间手术手术后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