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从文文学思想散论被引量:2
- 2005年
- 文学思想有广狭之分,这里是在广义的意义上使用的,指文学中表达的思想。沈从文新的道家思想形成了悲哀的审美观念,具体表现为“静”的意境和美丽的忧伤情调。现代性是在主观的基础上发展的,沈从文通过病的隐喻指出都市文明对生命和人性的摧残和扼杀。面对新的思维方式,沈从文固守“思”的观念,同时也在“信”的压力下作出了某种调整。
- 关峰
- 关键词:文学思想
-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
- 思想和文章是周作人世界的两大柱石,要想全面深入地了解周作人,任何一维都不应忽视。它们互相联系,交融错杂,构筑了一座精神的殿堂。 周作人在文章、文学、文体和文质四个方面把思想和文章贯通起来。文章的概念在周作人那里更正式也...
- 关峰
-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学思想
- 文献传递
- 论沈从文的文化心理被引量:5
- 2005年
- 文化心理是研究沈从文的重要窗口。新的道家思想形成了沈从文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其中“静”的捕捉和“美丽总使人忧愁”的风格尤为醒目。现代批判是沈从文文化心理的另一重要方面,汉人、“海外飞来的蝗虫”、阉寺性等都被他视为堕落,“病”更是他经常使用的意象。解放后,面对“信仰单纯、行为一致”的时代,沈从文从不能适应到对“思”与“信”的反思,最终在回归传统文化中显示出无从驯服的斑马的心理特征。
- 关峰
- 关键词:文化心理结构心理特征传统文化意象
- 孤寞的魂灵——论彭家煌的《Dismeryer先生》和冯至的《H先生》
- 2006年
- 同在1926年发表的彭家煌的《Dismeryer先生》和冯至的《H先生》不仅仅都以德国人为主人公,还都存在“想像”与“现实”两个圈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愉快的悲哀”的潜叙事,同时它们亦是人的文学发展的见证,指示出经由《狂人日记》和《沉沦》之后的又一次拓展。作为20世纪20年代情感基点的孤寞体验在彭家煌和冯至那里有着更为具体的内涵,爱与深深的孤独成为《Dismeryer先生》与冯至的《H先生》之间最大的不同。
- 关峰
- 论刘庆邦小说中的暴虐想像被引量:3
- 2006年
- 刘庆邦小说中的暴虐想像可在三个层次上言说。第一个层次表现为美丑对峙,丑掩盖美,同时伴随有不期然的悲剧氛围;在物质主义围剿战的背景下,最富影响力的社会结构模式之一的城市始终在暴虐的关系上建构着农村,形成了反抗意义上的第二个层次;暴虐想像的第三个层次来自于“多数的暴虐”,其能量更加巨大,而言语及行为的暴力尤为惊心动魄。刘庆邦小说纵身时代的选择客观上也为暴虐提供了温床。
- 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