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消融
  • 8篇房颤
  • 7篇心房
  • 6篇心房颤动
  • 6篇阵发
  • 6篇阵发性
  • 5篇线性消融
  • 4篇阵发性心房颤...
  • 4篇左心
  • 4篇左心房
  • 3篇心房功能
  • 3篇射频消融
  • 3篇左房
  • 3篇左房内径
  • 3篇左心房功能
  • 3篇内径
  • 3篇静脉
  • 3篇肺静脉
  • 3篇超声
  • 2篇导管

机构

  • 1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俞莉
  • 11篇张代富
  • 10篇包丽娟
  • 6篇李莹
  • 6篇祁伟罡
  • 5篇陈明
  • 5篇顾宇英
  • 5篇郑建华
  • 5篇祁炜罡
  • 5篇朱彩霞
  • 5篇刘怡
  • 4篇梁波
  • 3篇于萍
  • 3篇阮长武
  • 2篇牛惠燕
  • 2篇庄少伟
  • 1篇周华
  • 1篇严文文
  • 1篇宋浩明
  • 1篇张宇辉

传媒

  • 3篇上海医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0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导管封堵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对P波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于萍张代富祁炜罡包丽娟俞莉
关键词:导管封堵术继发孔房间隔缺损P波离散度
超声技术评价不同的消融术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的长期影响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射频消融术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房功能的远期效应。方法65例PAF患者分别接受节段性肺静脉隔离术(SPVI组,27例)和左房线性消融术(CPVA组,38例),术后随访6-27个月,平均为(14.9±5.5)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消融成功者手术前、后左房功能的变化,采用M型和二维超声测量左房内径,多普勒测量二尖辦血流频谱,以及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辦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结果SPVI组,随访6-28个月,平均为(20.8±4.3)个月,18例(66.7%)治疗成功,其中4例仍需口服乙胺碘肤酮,另有8例复发,1例失访。CPVA组随访,6-19个月,平均为(13.3±2.6)个月,28例(73.7%)治疗成功,其中3例仍需口服乙胺碘肤酮,另有9例复发,1例失访,1例患者于术中出现少量心包积液,后自行吸收。所有患者中无血栓栓塞、肺静脉狭窄和左房食管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消融治疗成功的两组患者术前左房大小相似,平均值超过正常水平(LAAPD>40 mm),术后LAAPD、LAMD和LASID都减小,至随访终点时CPVA组LAAPD和LAMD比术前明显减小(P值均<0.01),两组患者术后左房内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消融成功者左房收缩功能好转,消融治疗成功的两组患者术前二尖瓣血流频谱VA、A-VTI、AFF和AEF无明显差异,长期随访见左房收缩功能好转。两组患者VA和A-VTI都较术前增加(P值均<0.05), SPVI组AFF消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PV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EF消融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二尖瓣血流参数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W-TDI测得术后两组患者二尖瓣环运动曲线上V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VI组为(99.39±1.93) cm/s,CPVA组为(98.33±1.05) cm/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治疗PAF的有效方法,长期随访显示,消融成功者左房结构和收
李莹朱彩霞张代富陈明刘怡郑建华祁伟罡顾宇英梁波俞莉包丽娟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线性消融左心房左房内径二尖瓣环运动
超声技术评价不同的消融术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功能的长期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的射频消融术式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左房功能的远期效应。方法:PAf患者65例,接受节段性肺静脉隔离术(SPVI)27例和左房线性消融术(CPVA)38例,术后平均随访6~27(14.9±5.5)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消融成功者手术前、后左房功能的变化,采用M型和二维超声测量左房内径,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结果:①SPVI组的27例患者中18例消融成功(66.7%),CPVA组的38例患者中28例消融成功(73.7%);②2组中消融成功者术前左房大小相似,术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时左房内径减小(P〈0.05);③消融成功者左房收缩功能好转,心房收缩期A波峰速度和积分都较术前升高(P〈0.05),SPVI组的左房充盈分数比术前增加(P〈0.05),CPVA组内左房射血力和左房充盈分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血流频谱指标无差异,SPVI组Va高于CPVA组。结论:射频消融术是治疗PAf的有效方法,长期随访显示消融成功者左房结构和收缩功能好转,但CPVA可能对左房局部收缩功能有影响。
朱彩霞李莹张代富陈明刘怡郑建华祁伟罡顾宇英梁波俞莉包丽娟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心房功能
短时水化预防中度肾功能不全冠状动脉造影后对比剂肾病的效果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观察短时水化疗法在预防对比剂肾病(CIN)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的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在30~60 ml·min^(-1)·1.73 m^(-2))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标准水化组(术前12 h~术后12 h)57例、12 h水化组(术前1 h~术后11 h)52例、短时水化组(术前1h~术后5 h)58例及无水化组53例,比较4组之间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B型心房利尿钠肽(BNP)变化及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护理工作量的区别。结果 4组的基线SCr、eGFR、BNP、造影剂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水化组CIN发生率较无水化组低(3.5%vs.5.8%vs.5.2%vs 15.1%,χ~2=4.562,P=0.033)。但术后24 h BNP标准水化组较术前增高[(543.9±156.5)pg/ml vs.(437.9±215.4)pg/ml,t=3.006,P=0.003],而其他各组(12h、6 h及无水化组)无明显改变[(405.4±221.1)pg/ml vs.(387.4±205.5)pg/ml,t=0.420,P=0. 675;(384.5±202. 1)pg/ml vs.(329.9±167.0)pg/ml,t=1. 589,P=0. 115;(391.7±213.6)pg/ml vs.(343.5±186.3)pg/ml,t=1.234,P=0.220]。水化期间护士巡视时间标准水化组较其他组明显增多[(23±1)次/人vs.(10±3)次/人vs.(9±2)次/人vs.(8±2)次/人,F=660. 935, P=0. 000]。结论短时水化与标准水化相比,其预防CIN的有效性相似,但安全性更高,并可降低人力成本,值得进一步推广。
姚义安宋浩明严文文汤宇刘学波俞莉
关键词:水化疗法肾功能不全冠状动脉造影术对比剂肾病
房颤射频消融的临床研究
张代富阮长武于萍郑昌拄俞莉包丽娟祁伟罡
本研究对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了线形消融,即从上腔静脉到下腔静脉、房间隔和三尖瓣到下腔静脉分别作三条消融线,消融温度为55-60度,消融点间距2mm,总消融时间2小时。即刻成功率为20%,消融后结合药物治疗转律率可达5...
关键词:
关键词:房颤射频消融
左房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术后的左房功能心超评价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动态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及消融后不同时段左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探讨射频消融术对左房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左房线性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术,其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61.3±8.8)岁(46- 75岁),术前房颤持续时间(4.5±3.3)年(0.5- 13年),14例无基础心脏病,12例有高血压,2例有冠心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内、1、6及12个月以上时应用心脏超声观察左房结构和功能随时间变化的过程。观察左房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的变化,测量左房最大容积、最小容积和心房收缩前容积,计算左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辦E波、A波峰速度(VE、VA)和速度时间积分(E-VTI、A-VTI),计算左房充盈分数(AFF)和左房射血力(AEF)。结果①2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0.5±4.7)个月(3-19个月),随访终点时20例无复发,8例复发:术后3个月时,10例患者因始终无AF发作而停抗心律失常药;6个月时,10例患者仍需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AF发作较术前减少70%,其中6例为普罗帕酮,4例服用胺碘酮;另有8例患者服药过程中房颤发作仍频繁,其中5例合用胺碘酮和美托洛尔,1例合用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2例单纯用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②术后消融成功者左房内径和容积逐渐缩小,而复发者无明显变化;1周内消融组患者左房大小均未见明显变化,之后因临床转归的不同,各自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消融成功组左房逐渐变小,6和12个月时左房前后径和左右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上下径的P值为0.05,12个月时左房最大容积和最小容积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而复发组左房内径和容积均无明显变化。③左房收缩功能因消融而部分丧失,VA和A-VTI在术后1周内进一步减小,术后逐渐恢复,消融成功者1个月时逐渐好转,至术后12个月较�
李莹朱彩霞张代富陈明刘怡郑建华顾宇英祁伟罡俞莉包丽娟
关键词:线性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左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肺静脉电隔离术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9例入选的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Carto系统建立左心房三维电解剖图,结合肺静脉造影确定肺静脉开口,围绕左、右上、下肺静脉口完成环肺静脉线性消融。预设温度43℃,最大功率30W,每点消融时间大于20s。局部电位振幅降低50%以上再移动靶点,逐点完成预定消融线。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操作时间180±18min,透视时间80±20min。平均放电次数120±15次。术后随访6个月。24例无房颤再发;3例在术后3个月内再发房颤,但次数较前明显减少,6个月后无房颤再发;1例偶有房颤发作;1例复发。所有患者均无肺静脉狭窄发生。结论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在成功率及安全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张代富李莹祁炜罡梁波庄少伟王娟俞莉包丽娟
关键词: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电解剖标测线性消融肺静脉造影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技术可行性并评价其效果。方法22例患者分为两组:序贯治疗组,12例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同步间歇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方式行机械通气,待肺水肿好转后拔除气管插管,改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支持通气并撤机;对照组,10例患者,以SIMV+PSV方式撤机。对照分析两组病例的通气、氧合指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总的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是(2.1±0.8)d和(7.1±3.7)d,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是(3.8±0.8)d和(7.1±3.7)d,呼吸机相关肺炎1例和5例,院内死亡例数分别是2例和3例。结论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肺水肿好转后早期拔管,改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于萍张代富牛惠燕祁炜罡俞莉包丽娟
关键词:通气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老年人
心房颤动患者左房线性消融术前后左房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2007年
目的对照研究左房线性消融及药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对患者左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转归,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左房线性消融术或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左房线性消融组(消融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药物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内、1、3和6个月时应用心脏超声测量左房内径大小及二尖辦和肺静脉口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观察消融组和药物组左房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的变化,频谱多普勒测量二尖辦E波、A波峰速度(VE、VA)和速度时间积分(E-VTI、A-VTI),并计算左房充盈分数(AFF)和左房射血力(AEF);测量右上肺静脉口S波、D波及负向a波的速度峰值(VS、VD和Va)和速度时间积分(S-VTI、D-VTI和a-VTI),计算Vs/ND、S/D-VTI和肺静脉前向血流收缩分数(PSF)。结果3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分别经两种方法治疗后,窦性心律得以长期维持,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两组分别随访(11.8±5.9)个月和(7.1±3.3)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发病时间和基础疾病构成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主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左房内径基线水平无差异。消融组术后6个月时左房前后径和左右径明显减小[与术前比较,(37.6±3.30)cm比(39.8±3.33)cm,(39.6±3.34)cm比(42.9±6.65)cm,P值均<0.05],药物组在治疗过程中有减小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组和药物组治疗前、后二尖瓣和肺静脉频谱各指标的差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消融组在术后1周内代表左房收缩功能的VA、A-VTI、AFF、AEF、Va和代表左房舒张功能的VS、S-VTI、Vs /ND、S/D-VTI及PSF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值均<0.05),与同一时期药物组以上各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时间推移逐渐恢复,术后3个月、6个月时与术前及同一时期药物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
李莹朱彩霞张代富陈明刘怡郑建华祁伟罡俞莉顾宇英梁波包丽娟
关键词:线性消融心房颤动患者血流动力学左房内径肺静脉口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随访
2005年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效果。方法:对60例频发、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根据体表心电图特点初步判断室性期前收缩来源,将大头消融电极置入左心室或右心室,用激动顺序标测及起搏标测法确定消融靶点,以12~40W,3~7min消融。以室性期前收缩在放电后10s内消失,维持稳定窦性心律30min为即刻成功标准。结果:消融即刻成功率95%(57/60)。术后随访(21±15)个月,无消融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安全、有效,可作为症状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患者的治疗选择。
张代富周华阮长武祁炜罡俞莉
关键词:室性期前收缩导管消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