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立向
- 作品数:8 被引量:13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 DTNB对人肌肌酸激酶不可逆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研究了DTNB对人肌肌酸激酶的不可逆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兔肌肌酸激酶不同,人肌肌酸激酶分子中有四个可反应SH.用邹承鲁作图法定量处理结果表明,在这四个可反应的SH中,有一个快反应SH,两个慢反应SH且这两个慢反应SH是酶的必需基团,此外还有一个反应很慢的SH.用邹承鲁提出的在抑制剂存在条件下,酶活性不可逆改变动力学方法,测定了一系列动力学常数,并对DTNB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 张小红王希成侯立向周海梦
- 关键词:肌酸激酶DTNB
- 全文增补中
- 一种磷酸肌酸的生产方法
- 一种磷酸肌酸的生产方法,属于酶法生产磷酸肌酸的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肌酸的生产方法,生产过程可以监控,成本低,产率高,产物分离纯化容易,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本发明的步骤包括:①制备肌酸激酶酶制剂;②配制反应物溶液...
- 侯立向
- 文献传递
- 一种心肌保护剂:磷酸肌酸被引量:122
- 2003年
- 侯立向
- 关键词:磷酸肌酸细胞膜
- 底物对变性酶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
- 1990年
- 兎肌肌酸激酶被LDS变性后,底物能够诱导变性酶使其活力和构象得到部分恢复。变性程度不同的酶,构象和活力的恢复程度也不同:低浓度LDS变性酶,恢复程度较高;反之亦然。活力的恢复与构象的恢复两者呈对应关系。底物修复作用的pH以8.2为好。底物修复作用受其它蛋白质(例如BSA)存在的影响。等速电泳结果表明,BSA能竞争性结合LDS-酶复合物的LDS,使酶成为游离酶。变性酶先与BSA保温再加底物所得的活力恢复,大约是变性酶与含BSA的底物保温所得活力的10倍。这一结果似表明LDS变性酶仍能结合底物;被结合的底物还能使变性酶的构象发生变化。
- 侯立向谢贵福周海梦
- 关键词:肌酸激酶构象底物
- 一种磷酸肌酸的生产方法
- 本发明的名称是:一种磷酸肌酸的生产方法。属于酶法生产磷酸肌酸的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肌酸的生产方法,生产过程可以监控,成本低,产率高,产物分离纯化容易,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本发明的步骤包括:①制备肌酸激酶酶制剂;...
- 侯立向
- 文献传递
- 人肌和兔肌肌酸激酶在低pH条件下再折叠的研究被引量:5
- 1994年
- 利用蛋白质内源荧光和远紫外CD光谱研究了在低pH条件下人肌肌酸激酶和兔肌肌酸激酶的构象状态。结果表明,在低离子强度下,随着酸的加入人肌和兔肌肌酸激酶去折叠,至pH2.0附近几乎都达到充分去折叠。它们的色氨酸荧光发射峰位红移至350nm,这表明了内埋的色氨酸残基已经完全暴露到极性溶剂之中,它们的远紫外CD光谱表明二级结构也遭破坏,但是仍保留有相当部分的二级结构。而且在高离子强度低pH条件下由Goto等人首先发现的中间体构象状态(融球结构状态)在我们的实验中也被观察到了。它具有与天然酶类似的二级结构。色氨酸荧光发射光谱表明与天然酶类似,它的最大发射峰位也为335nm表明了蛋白质已经完全折叠,然而其荧光强度远低于天然酶,表明这种结构状态具有较大运动性而导致荧光的动态淬灭。上述结果支持了Goto等人的发现,说明了融球中间体结构可能是蛋白质折叠过程需经历的一个中间态。
- 李锦平侯立向周海梦
- 关键词:肌酸激酶酸变性蛋白折叠再折叠PH值
- 酶活性部位的柔性
- 邹承鲁姚启智刘维侯立向谢贵福梁树坚田
- 该项研究系统地对核糖核酸酶A、肌酸激酶和三磷甘油醛脱氢酶的构象变化与失活作了详尽的研究。它是在对酶的不可逆抑制动力学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成果。它采用了连续监测的先进技术,其结果得出了酶活性部位的空间结构易变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肌酸激酶核糖核酸酶空间结构活性部位
- 在邹承鲁先生身边工作的日子
- 2023年
- 能够在学术道路上得到邹承鲁先生的指导是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事。1968年,我参加了“人工合成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研究工作。这个课题组由微生物所代管,简称824组,是中国科学院从多个研究所抽调二十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1972年,中国科学院决定824组由生物物理研究所接管,我也随之调入生物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请邹承鲁先生做824组的业务指导,周翠林同志做行政领导。
- 侯立向
- 关键词:转移核糖核酸学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