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昊明
-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2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对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及消炎痛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在体条件下观察 β-淀粉样蛋白 ( Aβ)对白细胞介素 -1 β( IL-1 β)和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表达的影响 ,探讨它们在 Alzheimer病 ( 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不同浓度 Aβ溶液及生理盐水作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后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HE染色及刚果红染色方法 ,显示胶质细胞反应及 IL-1β、TNF-α表达情况 ;消炎痛灌胃治疗模型大鼠并以蒸馏水作治疗对照。采用方差分析对量化指标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胶质细胞反应程度及 IL-1 β、TNF-α的表达水平随 Aβ浓度增大而增加 ,4 μg/ μL Aβ溶液注射组 IL-1 β、TNF-α阳性细胞数 (个 /视野 )分别为 4 1 .75± 2 .6 1和 5 2 .1 7± 5 .2 3,显著多于生理盐水注射组 ( 2 1 .1 6± 2 .92和 31 .0 7± 3.5 8,P<0 .0 1 ) ;消炎痛显著降低 IL-1 β、TNF-α的表达水平。结论 在体条件下高浓度 Aβ能诱导胶质细胞 IL-1 β和 TNF-α的表达 ,并可被消炎痛抑制 ,结果提示炎症反应与 AD的发病机制可能有密切关系。
- 林煜王占军陈俊抛张东清侯昊明黄建欧
- 关键词:Β-淀粉样蛋白IL-1Β消炎痛ALZHEIMER病
- Willis环变异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Willis环变异情况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234例,按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疾病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Willis环的结构,分析Willis环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两组Willis环完整显示占48.7%(114/234);疾病组前环和后环的变异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主要由Willis环的交通动脉(ACoA、PCoA)提供代偿,疾病组Willis环代偿能力较对照组差,其中由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提供代偿比较,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Willis环存在变异,其代偿能力与脑梗死有关。
- 黎洪展刘亚杰刘振华侯昊明谢惠芳李铁林
- 关键词:WILLIS环脑血管造影脑梗塞
- 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管结构异常状况分析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应用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方法观察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结构异常表现,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年来收治的41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1例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中,共有32例(78·0%)患者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其中单纯前循环病变4例(9·8%),后循环病变28例(68·3%),其余9例(22·0%)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除1例患者在造影过程中出现短暂的椎动脉痉挛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后循环血管结构异常是最常见的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血管性病因,前循环狭窄亦是致病因素之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段,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选择。
- 侯昊明刘振华刘亚杰黎洪展
-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老年人
- 脑梗死溶栓治疗中血浆D-二聚体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在急性脑梗死(ACI)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所发生的变化同疾病的关系。方法62例ACI患者分别在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1、3、5、8、14、21天测定其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的变化,并对不同患者D-二聚体的变化,参照影像学检查结果、病情轻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动态观察。另设正常对照组(2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CI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2.41±0.64)mg/Lvs(0.21±0.20)mg/L(P<0.01),并与病情轻重、梗死灶大小明显相关;溶栓治疗后病情缓解的患者,D-二聚体渐趋正常,如居高不降或者继续升高显示治疗效果及预后差。结论ACI患者纤溶/凝血功能平衡失常,溶栓治疗可有效的调节这种失衡,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检测,对患者病情轻重的判断,溶栓治疗效果的评估以及患者功能缺损程度的预测均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贺顺龙朱兆洪王占军侯昊明黄建欧刘彩云
- 关键词:脑梗塞尿纤溶酶原激活物D-二聚体
- 吲哚美辛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脑内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建立大鼠Alzheimer病 (AD)炎症病理模型 ,探讨吲哚美辛在AD中的防治作用。 方法 在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定向注射 β 淀粉样蛋白 (Aβ)作为模型组 ,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 ,吲哚美辛灌胃治疗模型大鼠 ,以蒸馏水作治疗对照。 2周后各组大鼠均作Y型迷宫测试 ,然后对大鼠海马进行HE、刚果红、尼氏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等病理学观察。采用方差分析对量化指标行统计分析。 结果 吲哚美辛显著抑制Aβ诱导的大鼠海马胶质细胞增生 ,具有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高表达、神经元丧失以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等效应 ;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带损伤长度显示模型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为 (1 80 8± 0 2 89)和 (0 378± 0 0 6 2 )mm ,吲哚美辛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分别为 (0 76 2± 0 15 3)和 (1 82 2± 0 2 78)mm ,(P <0 0 1)。 结论 在体条件下吲哚美辛显著抑制Aβ诱导的海马炎症损伤效应 。
- 林煜贺顺龙陈俊抛侯昊明王占军黄建欧
- 关键词:淀粉样Β蛋白吲哚美辛
- Aβ_(1-40)海马注射对大鼠神经胶质细胞S100β和iN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在体条件下观察 β-淀粉样蛋白 (Aβ)对 S10 0 β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 NOS)表达的影响 ,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不同浓度 Aβ1 - 4 0 溶液及生理盐水做海马立体定向注射后 ,采用刚果红染色、尼氏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显示胶质细胞反应、神经元损伤情况及 S10 0 β、i NOS表达变化。结果 胶质细胞增生与神经元缺失程度以及 S10 0 β与 i NOS的表达水平均随 Aβ1 - 4 0 浓度增大而增加 ,4μg/ μl Aβ溶液注射组 S10 0 β阳性细胞数 (个 /视野 )为 42 .39± 3.46 ,显著多于盐水对照组 (34.5 0± 3.5 7) ,P<0 .0 1;i NOS阳性染色面积与 S10 0 β阳性细胞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r=0 .873)。结论 在体条件下高含量 Aβ强烈诱导胶质细胞 S10 0 β和 i NOS的表达 ,结果提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 Alzheimer病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 林煜陈俊抛贺顺龙侯昊明
- 关键词:S100ΒALZHEIMER病神经胶质细胞海马立体定向注射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血管结构异常状况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应用数字减影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方法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管结构异常表现,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年来收治的5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中,共有38例(70.4%)患者存在颈及颅内血管结构异常:其中单纯前循环病变6例(11.1%);单纯后循环病变22例(40.7%),前后循环同时受累复合病变10例(18.5%);其余16例(29.6%)造影未见血管结构异常。除1例患者在造影过程中出现短暂的椎动脉痉挛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后循环血管结构异常是最常见的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血管性病因,前循环狭窄亦是致病因素之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段,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选择。
- 侯昊明刘振华刘亚杰黎洪展
-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血管结构
- 双丙戊酸钠与普萘洛尔预防偏头痛发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观察双丙戊酸钠、普萘洛尔对偏头痛发作的预防作用。方法:将8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双丙戊酸钠组(42例,A组)、普萘洛尔组(41例,B组),治疗2个月后对上述两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及68.30%,预防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A组副作用更少。结论:双丙戊酸钠、普萘洛尔对偏头痛发作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双丙戊酸钠应用更安全。
- 黄建欧贺顺龙侯昊明谢春华
- 关键词:偏头痛丙戊酸普萘洛尔
- 双丙戊酸钠、氟桂利嗪单用与合用预防偏头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氟桂利嗪、双丙戊酸钠及氟桂利嗪合用双丙戊酸钠对偏头痛发作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氟桂利嗪组(41例,A组)、双丙戊酸钠组(42例,B组)及氟桂利嗪合用双丙戊酸钠组(41例,C组),治疗2个月后对上述3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73%及73.81%,预防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有效率92.68%,较A组、B组疗效好。结论:氟桂利嗪、双丙戊酸钠及氟桂利嗪合用双丙戊酸钠对偏头痛发作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氟桂利嗪合用双丙戊酸钠较单独应用其中一种有更好的预防效果,但可能带来更多的不良反应。
- 黄建欧贺顺龙侯昊明刘彩云谢春华
- 关键词:氟桂利嗪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