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苑皞

作品数:62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油茶
  • 10篇黄檀
  • 9篇炭疽
  • 9篇炭疽病
  • 8篇微生物
  • 8篇菌株
  • 7篇杉木
  • 7篇农药
  • 7篇降香黄檀
  • 6篇植物保护
  • 6篇植物保护技术
  • 6篇土壤
  • 6篇物源农药
  • 6篇环境安全
  • 6篇环境安全性
  • 6篇复合微生物
  • 5篇锈病
  • 5篇植物
  • 5篇菌根
  • 5篇发酵

机构

  • 57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教育部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湖南环境生物...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作者

  • 62篇何苑皞
  • 54篇周国英
  • 46篇刘君昂
  • 23篇李河
  • 17篇董文统
  • 10篇宋光桃
  • 9篇李琳
  • 8篇周洁尘
  • 7篇王圣洁
  • 6篇李小敏
  • 5篇谭益民
  • 5篇王姣
  • 4篇吴毅
  • 4篇杨权
  • 4篇张茜
  • 4篇李红军
  • 4篇周建宏
  • 3篇靳爱仙
  • 3篇王瑞芹
  • 3篇朱丹雪

传媒

  • 6篇植物保护
  • 4篇林业科学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福建林学院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5篇2015
  • 10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混交模式下降香黄檀人工林树冠结构与黑痣病发生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调查不同混交模式下降香黄檀树冠结构指标和黑痣病发病情况,分析树冠结构指标和黑痣病的关系,筛选出防控黑痣病的主要树冠结构指标。结果如下:降香黄檀黑痣病病情指数与枝下高(Hub)、叶面积指数(LAI)呈显著正相关性,与冠长树高比(PLCH)、冠幅(W)、树冠表面积(CSA)、单株叶面积总数(TLA)呈极显著负相关,一级分枝粗度(Dfb)、一级分枝角度(Afb)、冠形率(CSR)、冠层密度(CLD)与病情指数相关性不显著;树冠表面积(CSA)与病情指数相关系数最大。通径分析表明各树冠结构指标对病情指数直接作用结果如下:正向作用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LAI、W、CSR、Dfb、Afb;负向作用程度从大到小顺序为PLCH、CLD、CSA、TLA、Hub。由决策系数可得,对黑痣病有防控作用的各树冠结构指标从大到小顺序为CLD、PLCH、LAI、Hub、W、TLA、CSR、CSA、Dfb、Afb。综合分析可得,PLCH和W对黑痣病的相对重要性适中,与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与混交模式呈极显著正相关,所以选取PLCH和W作为黑痣病生态调控的主要树冠结构指标。
王晓曦周国英何苑皞苏圣淞李小敏刘君昂
关键词:降香黄檀树冠结构黑痣病病情指数生态控制
土沉香根结线虫的发生与病原鉴定
土沉香是我国特有的热带乡土树种,也是我国生产中药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本研究对海南省澄迈县土沉香根结线虫病为害与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并采用比较形态学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的方法对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土...
苏圣淞周国英李河王姣何苑皞刘君昂
关键词:土沉香象耳豆根结线虫RDNA-ITS
文献传递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土壤生物监测研究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的形成与发育、生态系统平衡与生物修复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合理的微生物遗传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分布是维持土壤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微生物对土壤状况变化灵敏,是评价土壤肥力变化的重要指示因子。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差异大...
何苑皞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生物监测
文献传递
一种食用菌培养料的隧道筐式堆肥发酵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发酵筐、发酵隧道及其堆肥发酵培养食用菌的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生产技术领域。以可以堆叠的发酵筐为容器,在发酵隧道内进行二次发酵,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培养料进隧道后不用翻堆;能控温、控湿,使隧道内各部温度、培...
周国英刘君昂李琳李河何苑皞侯兴华吴定祥曾广宇
文献传递
一种杉木林地优势内生菌根菌的扩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杉木林地优势内生菌根菌的扩繁方法,属于森林保护技术领域。采用盆栽法对杉木林地优势内生菌根菌进行繁殖,宿主植物为高粱;培养基质为沙:蛭石:土的体积比比例为2:1:1;栽培密度为20株/5L盆,装2.5kg含...
刘君昂何苑皞周国英王圣杰周洁尘汤铱泠张磊徐睿艾芹
文献传递
补充外源营养对螟蛉绒茧蜂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为明确自然调控短梳角野螟Meroctena tullalis(Walker)的优势寄生蜂—螟蛉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Haliday)的室内饲养技术,开展生物防治,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单头饲养的方法,研究了补充外源营养对螟蛉绒茧蜂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不同外源营养均能延长螟蛉绒茧蜂的寿命,延长时间依次为蜂蜜水>蔗糖>葡糖糖>果糖>清水>不饲喂;取食蜂蜜水、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清水后,雌蜂总产卵量分别为125.7、101.2、94.3、76.1和28.9粒;补充不同浓度的蜂蜜水对成蜂寿命的影响依次为15%>10%>20%>5%;在取食频率次数大于2 d供饲1次时,随着供饲次数的增加可显著延长寄生蜂寿命,以1 d供饲1次效果最佳。该寄生蜂的日取食节律分别在08:00—10:00和16:00—17:00出现取食高峰,且种内性别存在时差错位现象。
李小敏刘君昂董文统何苑皞张茜周国英
关键词:补充营养繁殖力
垂序商陆及胜红蓟提取物对降香黄檀炭疽病菌的抑菌机理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通过测定垂序商陆与胜红蓟乙酸乙酯提取物处理后的降香黄檀炭疽病菌内丙二醛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4种酶活性,来初步判断垂序商陆与胜红蓟提取物对炭疽病菌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炭疽病病原菌膜系统,垂序商陆处理组丙二醛含量在56h后显著提高,胜红蓟处理组则缓慢增加,略高于对照组;垂序商陆处理组菌体内蛋白质含量先增加,32h后急剧降低,胜红蓟处理组蛋白质含量从初期开始就少于对照组;两种提取物都能影响菌体的保护性酶活性,两处理组SOD活力都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CAT活力高于对照组。两组SDH、LDH活力都小于对照组,而垂序商陆处理组SDH、LDH活力小于胜红蓟处理组。初步说明两种植物提取物可通过影响病原菌的代谢系统和生理过程来发挥其抑菌作用。
周洁尘周国英刘君昂何苑皞董文统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降香黄檀炭疽病菌抑菌机理
越南黄檀锈病及其天敌昆虫研究
越南黄檀是世界珍稀名贵木材,海南省是我国主要栽培种植区,目前国内越南黄檀病虫害的报道较少。2015年,对海南省澄迈县越南黄檀人工林锈病的发生为害进行了调查,同时对该锈病的病原及天敌昆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锈病是越南黄檀人...
王姣周国英苏圣淞何苑皞董文统刘君昂
关键词:锈病
文献传递
一种促进马尾松生长的复合微生物颗粒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马尾松生长的复合微生物颗粒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含有粘盖牛肝菌属和豆包属中的一种或几种外生菌根真菌作为菌根菌,与溶磷菌黄褐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ulva)yL14,保藏号为CCTCC M...
刘君昂靳爱仙周国英黄鹏飞何苑皞
一种拮抗油茶病害的菌株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拮抗油茶病害的菌株及其应用,尤其是拮抗油茶炭疽病的菌株,属植物保护技术领域。该菌株为短短芽孢杆菌Z26,Bacillus brevis Z26,保藏号CCTCC M 2011013。其经平板对峙试验初筛及...
刘君昂宋光桃周国英李琳李河何苑皞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