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环
- 作品数:82 被引量:1,130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2016-2019年长江流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38
- 2020年
- 为掌握"十三五"以来长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时序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2016-2019年长江流域615个可比断面监测数据,从流域主要污染特征、主要超标指标浓度时空变化等方面分析了长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6-2019年,长江流域水质总体好转.依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7. 2百分点,劣Ⅴ类下降2. 8百分点.TP、NH3-N和COD是长江流域的主要超标指标,2019年三者的浓度较2016年分别下降了28. 3%、35. 0%和8. 0%;从流域不同级别河流来看,三者浓度在干流均为最低;从干流来看,三者浓度较高的断面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TP和COD污染主要来自面源,NH3-N主要来自点源.研究期间,TP对长江流域水环境污染贡献最大,其断面超标率一直排在首位.针对流域水质分布特征,建议继续加强流域内TP防控,重点加强中游污染治理;同时,优化流域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流域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
- 陈善荣何立环张凤英马广文林兰钰
- 关键词:长江流域水质污染特征
- “十四五”我国生态环境统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被引量:4
- 2022年
-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统计工作迈入新的阶段。借鉴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经验,生态环境统计改革和例行工作得到稳步推进,但在生态环境统计技术方法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加工能力、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因此,为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统计工作顺利开展,提出以下建议:研究完善生态环境统计技术方法体系,突破技术瓶颈;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统计质量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明确界定各级责任;提升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加工能力,强化数据综合分析;加快生态环境统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础保障。
- 董广霞何立环霍晓芹吕卓赵文江张震李曼赵银慧王鑫
- 2001-2020年合肥市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为系统分析合肥市长时间序列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对合肥市2001—2020年SO_(2)、NO_(2)和PM_(10),以及2013—2020年CO、O_(3)和PM_(2.5)的浓度特征开展研究。采用Mann-Kendall(M-K)时间趋势检验法分析了6项污染物的时间变化规律,同时考虑了人为活动对污染物小时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M_(2.5)和O_(3)是目前影响合肥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2014年以来,合肥市PM_(10)、PM_(2.5)、CO和SO_(2)年均浓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NO_(2)和O_(3)污染有加剧趋势。合肥市SO_(2)和颗粒物浓度表现为冬春季节高、夏秋季节低;O_(3)浓度变化趋势与之相反;NO_(2)和CO浓度呈秋冬季节高、春夏季节低。
- 何立环周密朱余孟晓艳胡丹心付强张凤英
- 关键词:空气质量
- 生态环境统计与污染源普查的比较分析与衔接建议被引量:3
- 2022年
- 生态环境部门关于污染源的两项重要调查制度分别为生态环境统计调查和污染源普查。二者在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方面均有较高的重叠性,并行开展会带来重复调查、生态环境统计与污染源普查数据衔接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通过原因分析,提出修订《环境统计管理办法》,明确生态环境统计与污染源普查关系定位,避免重复调查;在污染源普查前做好调查制度、核算方法以及产排污系数等技术层面衔接,用污染源普查代替生态环境统计;在污染源普查后做好相关数据衔接,实现生态环境统计与污染源普查合理衔接。
- 董广霞王鑫王鑫赵文江张震
-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衔接
- 中国常见淡水浮游藻类图谱
- 翁建中徐恒省洪维民李继影张建辉葛明王亚超何立环于洋刘海江
- 近年来,藻类水华爆发频繁,严重影响了城市饮用水源的安全,特别是2007年的太湖蓝藻水华事件,引起党和国家对蓝藻水华的高度重视,湖库藻类水华监测成为环保部门的重要工作。藻类监测工作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图文并茂的藻类分类资料,给...
- 关键词:
- 关键词:藻类水华水体监测
- 我国典型村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被引量:39
- 2016年
- 选取典型村庄,基于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方法,对典型村庄2014年农村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表明:典型村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良好,达标比例为82.0%,超标村庄多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差,总体水质达标比例为67.1%,地表水和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比例分别为89.8%和52.6%;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欠佳,Ⅰ~Ⅲ类水质断面占72.7%,饮用水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各地区均存在超标村庄;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问题较为突出,出现监测项目超标情况村庄占20.6%,土壤超标村庄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农村生态质量状况相对较好,"较差"和"差"的县域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和华中北部地区。
- 马广文王晓斐王业耀王光白长寿何立环
- 关键词:农村环境质量生态质量监测方法
- 2种不同组合的菌群对土壤中柴油的降解研究
- 实验分离得到5株对柴油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Q10、Q13、Q14、Q17和Q18),并组成了2种菌群:菌群1(由菌株Q10、Q13和Q14组成)和菌群2(由菌株Q14、Q17和Q18组成)。主要结论如下:(1)菌群的...
- 陆泗进何立环孙聪
- 关键词:菌群柴油微生物降解土壤
- 文献传递
- 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氮磷叶绿素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13
- 2017年
- 大坝建设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长江三峡工程是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水电工程,本文以2006~2015年三峡工程建设和试验性蓄水期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共计82个断面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保持稳定,支流总体水质有所好转.分年度进行SMK统计分析表明,总氮总磷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总氮呈现上升断面的数量高于总磷.总氮总磷上升的空间分布明显不同.总氮呈显著上升的断面普遍存在库首和库中地区,并有向库尾延伸的趋势,而总磷呈上升趋势断面在各干支流呈散点分布,在库尾重庆、长寿等地呈现显著升高的断面数量明显高于总氮,而在库首秭归和夷陵等地呈现显著上升断面的占比明显低于总氮.回水区总磷浓度总体高于非回水区,而总氮无明显差异.长江干支流氮磷含量呈上升趋势,但叶绿素a含量仅有约20%断面呈显著上升趋势,且空间分布分散.项目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大坝对水环境的影响提供参考,为库区水质管理提供借鉴.
- 彭福利何立环于洋魏复盛
- 关键词:三峡水库磷
-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实践被引量:26
- 2014年
- 围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估目标,确定了以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值作为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价依据,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表征要素,建立了以自然生态指标和环境状况指标为代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成功应用于近两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估中,考核结果直接对转移支付资金进行调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
- 何立环刘海江李宝林王业耀
-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
-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2016—2023年动态变化分析
- 2024年
- 以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数据为基础,分析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2016年以来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23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水平,其中,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85.5%,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89.4%,功能区声环境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分别为96.1%和87.0%,生态质量指数为59.6;2016—2023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中,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上升2.4个百分点,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1.6个百分点,功能区声环境昼间和夜间达标率分别上升3.9个、13.0个百分点。但各生态环境要素质量在部分区域、特定时段不容乐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空气质量总体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颗粒物和臭氧浓度偏高;个别流域仍为轻度污染,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远低于全国水平,某些流域仍存在劣Ⅴ类水质断面,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地表水中的主要超标指标;声环境1类和4a类功能区夜间达标率仍相对较低;新疆中北部和甘肃西部地区仍有部分县域生态质量为四类或五类,生态脆弱的情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善。随着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进入攻坚期,控制污染增量的边际成本增加,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难度越来越大。
- 马广文张凤英牛丽楠董贵华高逸飞解鑫孟晓艳何立环林兰钰
-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声环境生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