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
- 作品数:42 被引量:199H指数:8
- 供职机构:辽宁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栓塞的超早期CT表现被引量:3
- 1996年
- 脑栓塞的超早期诊断无论从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的判定及栓塞再发的预防角度都是非常重要的。脑栓塞超早期的CT所见可表现为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豆状核境界模糊、早期低密度改变、脑沟消失及岛皮质境界不清。文章综述了上述表现的出现时间、发生机理、诊断要点及临床意义。
- 何秋朴月善
- 关键词:脑栓塞计算机断层扫描
- 偏头痛患者血浆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水平的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不同亚型偏头痛患者血浆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的变化,探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27例偏头痛患者分成偏头痛发作期组(A组,n=98)和发作间期组(B组,n=129);同时根据患者先兆症状的不同又分为四个亚组,即A1组-无先兆的偏头痛发作期患者(n=71),A2组-有先兆的偏头痛发作期患者(n=27);B1组-无先兆的偏头痛发作间期患者(n=94),B2组-有先兆的偏头痛发作间期患者(n=35);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搜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BMI、血压、血脂),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浆PPARs水平,采用SPSS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浆中PPARα、PPARβ/δ水平明显高于发作间期及健康对照者的水平(572.3±68.1VS 306.3±69.2VS 301.49±74.3、591.1±72.2VS 233.1±105.6VS 245.68±101.7,P<0.05),而PPARγ水平发作期组低于发作间期组及健康对照组(157.2±104.4VS 230.3±97.2VS 221.86±95.9,P<0.05);有先兆和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期PPARα、PPARβ/δ、PPARγ水平与发作间期比较均有明显差异(574.9±68.5VS 308.8±70.2,588.5±70.5VS 242.7±109.7,159.8±101.6VS 233.2±96.4,P<0.05)。PPARs水平在发作间期患者组与健康对照者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是偏头痛发作期或发作间期,有先兆与无先兆患者血浆PPARs水平组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PARs参与偏头痛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与有无偏头痛先兆发生无关。
- 张贺敏何秋林湘刘苏丽陈晓虹
- 关键词:偏头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发病机制炎症
-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转导通路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作用。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GTN)法制做大鼠偏头痛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TG)及三叉神经颈复合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的表达。结果 ERK、p-ERK在各组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颈复合体细胞中均呈阴性表达,模型组大鼠p-ERK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偏头痛大鼠p-ERK过表达,ERK可能参与了偏头痛痛觉信号的传导,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发挥作用。
- 罗文娟何秋陈薇丁文才
- 关键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硬脑膜三叉神经节
- 白质疏松与局部脑血流痴呆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白质疏松(LA)患者的局部脑血流(rCBF)变化及与痴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断层扫描(SPECT),测定24例伴有LA[LA(+)]、25例不伴有LA[LA(-)]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者的rCBF,并进行智能评分及相关分析。结果 与[LA(-)]组相比,[LA(+)]组患者额叶及顶叶皮质上A区域的rCBF显著减少(P<0.05);痴呆例除颞叶皮质外各脑区rCBF均减少(P<0.05.P <0.01):非痴呆例仅额叶皮质与LA区域、颞叶皮质rCBF减少(P<0.05);LA(+)组长谷川智能评分与额叶皮质及LA区域rCBF呈正相关(r分别为0.765,0.439)。结论 LA(+)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LA区域及皮质区域灌流不足,持续低流状态可引起脑神经机能低下,进而促进痴呆发生。
- 何秋王幕一付峻赵丽芬陈晓虹李亚明
- 关键词:白质疏松脑梗死SPECTRCBF痴呆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6只。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模型组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法制作大鼠偏头痛模型,阴性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Western blot,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硬脑膜、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颈复合体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9在各组大鼠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模型组中MMP-9表达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MMP-9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中表达增强,其可能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李付勇肖明明邹建军任占秀何秋王怀良
-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硬脑膜三叉神经节
- 以卒中样起病为表现的脑灰质异位症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脑灰质异位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提供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卒中样起病为表现的脑灰质异位症患者的病因、影像学表现、脑电图资料并检索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为皮质下型脑灰质异位,合并脑回异常、双侧脑室扩张、透明隔缺如、脑积水、脑动脉先天畸形,较为罕见。结论:对以卒中样起病为临床表现的脑灰质异位症患者常规行MRI检查以避免漏诊。
- 张颖彬王凤志何秋
- 关键词:脑灰质异位症发病机制影像学
-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EPC)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多能干细胞,具有自我分化和增殖能力。大量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研究均显示,EPC在治疗缺血性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文章对EPC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张贺敏陈晓虹何秋毕国荣
- 关键词:卒中脑缺血内皮细胞干细胞
- 5-HT_1受体激动剂对偏头痛大鼠脑膜神经源炎症的影响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5-HT_1受体激动剂94-95-10Y及二氢麦角胺(DHE)对偏头痛大鼠神经源性脑膜炎症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GTN)制备大鼠偏头痛模型;94-95-10Y10、20、30mg/kg组在制作模型前20min腹腔注射94-95-10Y10、20、30mg/kg,DHE组在GTN静脉注射15min时静脉注射DHE;在GTN静脉注射后2h、4h,分别取脑膜组织,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膜核因子-kB(NF-k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水平,部分脑膜制成组织切片,观察脑膜病理变化。结果94-95-10Y10、20、30mg/kg组及DHE组大鼠脑膜炎性细胞明显减少,血管扩张程度减轻;94-95-10Y10、20、30mg/kg组及DHE组均能抑制GTN静脉注射大鼠脑膜NF-kB、I- CAM-1蛋白表达,94-95-10Y10、20、30mg/kg各组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94-95-10Y及DHE能够抑制偏头痛大鼠脑膜NF-kB、ICAM-1蛋白表达增强及脑膜炎症反应,提示5-HT_1受体激动剂可以阻断NF-kB信号通路发挥其抗偏头痛时神经源性脑膜炎症的作用。
- 何秋王怀良章新华陈磊
- 关键词:核转录因子细胞间黏附因子-1脑膜疾病模型偏头痛
- NF-κB上调偏头痛大鼠脑膜ICAM-1蛋白表达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在偏头痛脑膜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ICAM-1)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iv)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GTN)法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组。各组分别包括0.9%生理盐水或GTN iv后1.5,4h两个实验小组。应用Western印迹法分别观察PDTC对GTN iv后1.5h大鼠脑膜NF-κB蛋白表达水平与GTN iv后4h ICAM-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PDTC50,100,200mg.kg-1各剂量组GTN iv后1.5h大鼠脑膜NF-κB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分别降低30%(P<0.05)、52%(P<0.01)和65%(P<0.01),呈剂量依赖性;PDTC50,100,200mg.kg-1各剂量组GTNiv后4h大鼠脑膜ICAM-1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分别降低36%(P<0.05)、71%(P<0.01)和51%(P<0.01),无剂量依赖关系。结论:NF-κB参与偏头痛时脑膜ICAM-1的蛋白合成调控,在偏头痛的脑膜炎症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 何秋王怀良章新华陈磊
- 关键词:硝酸甘油核因子-ΚB细胞间黏附分子-1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偏头痛
- 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浆HCY和CRP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7
- 2015年
- 目的研究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浆中HCY和CRP的含量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8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及116例健康人的血液标本,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HCY的含量和散射比浊法测定CRP的含量。结果偏头痛组血浆HCY和CRP平均含量分别为19.75±5.90μmol/L、3.48±0.84 mg/L;健康对照组血浆HCY和CRP含量分别为10.26±2.14μmol/L、0.92±0.24 mg/L。偏头痛组患者HCY、CRP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偏头痛组HCY、CRP无相关性。结论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血浆HCY、CRP含量均增高,HCY、CRP在偏头痛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HCY与CRP含量之间无相关性。
- 郭丰任占秀何秋孙珊珊姜美曦陈晓虹
- 关键词:偏头痛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