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明喜

作品数:44 被引量:24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8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1篇盆地
  • 21篇油气
  • 11篇勘探
  • 10篇油气勘探
  • 10篇华北盆地
  • 9篇南华北盆地
  • 8篇焉耆盆地
  • 7篇成藏
  • 5篇地质
  • 5篇中生代
  • 5篇储层
  • 4篇油气地质
  • 4篇原型盆地
  • 4篇前陆
  • 4篇前陆盆地
  • 4篇下白垩统
  • 4篇陆盆
  • 4篇白垩统
  • 4篇残留盆地
  • 3篇地质条件

机构

  • 31篇中国石油化工...
  • 20篇西北大学
  • 11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郑州经济管理...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郑州工程学院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天津地热勘查...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科学院兰...
  • 1篇保利科技有限...

作者

  • 44篇何明喜
  • 19篇杜建波
  • 12篇谢其锋
  • 9篇周立发
  • 7篇郭双亭
  • 6篇姚亚明
  • 6篇严永新
  • 6篇田景春
  • 6篇马荣芳
  • 5篇曹建康
  • 5篇张翔
  • 4篇时国
  • 4篇古哲
  • 4篇陈建军
  • 3篇刘志武
  • 3篇袁政文
  • 3篇刘池阳
  • 3篇王峰
  • 3篇王荣新
  • 3篇吴富强

传媒

  • 9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国外油田工程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学院...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河南石油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6
  • 1篇199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储层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南华北地区露头、钻井等资料,对上古生界储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储层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演化等因素影响。其中,海陆过渡相三角洲沉积决定了区内储集岩主要为中—细砂岩,物性以低孔-低渗为主,平均孔隙度为2%~3%,渗透率为0.05×10-3~0.4×10-3μm2;成岩作用影响储集空间的演化过程和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区内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型和裂隙型为主;区内构造演化对储层物性的影响以"建设性"为主。综合评价认为,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是开展致密砂岩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点层系。
杜建波田景春何明喜张翔马荣芳
关键词:上古生界成岩作用岩性油气藏
襄城凹陷未熟—低熟油形成条件探讨
2010年
从襄城凹陷所处的区域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变迁等主要地质问题出发,结合烃及原油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采用有机显微组分分析、生物标志物检测、有机岩石学研究等方法,对烃有机质丰度、类型,特别是生烃母质来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明了襄城凹陷核桃园组未熟油的判别标志和成因类型,探讨了未熟—低熟油藏形成的主要地质条件,指出研究区勘探应以核二段为主要目的层,以寻找短距离运移聚集、自生自储的断鼻、岩性、裂隙油气藏为主。
姚亚明张连生乔桂林严永新何明喜马万怡
关键词:有机地球化学显微组分
南华北地区奥陶系古喀斯特特征及其储层前景被引量:7
2009年
南华北地区奥陶系古喀斯特广泛发育,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野外露头剖面观测、钻井岩心观察,奥陶系古喀斯特主要发育于下奥陶统亮甲山组和奥陶系顶部,表现为不整合面(风化壳)残积物、喀斯特角砾、溶蚀孔洞缝等特征。将奥陶系古喀斯特划分为同生期、表生期和埋藏期喀斯特三类,同时讨论了影响和控制奥陶系古喀斯特发育的因素,其中构造、岩性、气候和古地貌为主要因素。研究区受构造隆升控制的表生期喀斯特和同生期喀斯特在横向上分布连续,有利于喀斯特储层发育;另外,奥陶系埋藏期喀斯特广泛发育,也有可能形成有利储层。
田景春时国陈辉张翔何明喜郭双亭杜建波曹建康
关键词:奥陶系碳酸盐岩
南华北盆地青白口系—侏罗系层序界面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以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之北、华北陆块南部、地跨华北陆块稳定块体、陆块南部边缘变形带的南华北盆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42条不同时代的野外剖面详细观测,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把南华北盆地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青白口系—侏罗系层序界面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共识别出了8种类型层序界面的物质表现形式,分别是不整合面、渣状层、古喀斯特作用面、冲刷侵蚀面、超覆面、岩性岩相转换面、最大海泛面、最大湖泛面。并重点讨论了各类型界面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演化上,从早到晚由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层序界面经历了海相沉积不整合、古喀斯特作用面、渣状层到陆相不整合面、冲刷侵蚀面等;在空间上,同一层序界面在不同相带表现形式不同,同一种类型的界面可在不同相带出现,但不同相带表现特征有一定差异性。
田景春张翔许珉时国朱迎堂夏青松王峰阳伟黄龙何明喜杨波郭双亭曹健康严永新杜建波
关键词:层序界面南华北盆地中生界新元古界
南华北盆地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类型及次生孔隙成因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岩心观察、岩心物性统计和薄片鉴定等方法,对谭庄凹陷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类型及次生孔隙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埋藏经历了早、中成岩阶段,目前处于中成岩A阶段。下白垩统砂岩储层类型主要有原生和次生孔隙,经历了由原生到次生的演化过程;不同井区成岩阶段不同,原生到次生孔隙的演化程度也存在差异。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的研究结果表明:谭庄凹陷下白垩统砂岩储层存在3个次生孔隙带,并且每口井的次生孔隙发育程度存在差别。次生孔隙的形成与长石、岩屑、石英的溶蚀,粘土矿物的脱水以及油气的充注密切相关;不同探井、不同井段砂岩次生孔隙的形成原因具有差异,长石、岩屑的溶蚀占主导地位,石英和粒间粘土杂基的溶蚀作用次之。
谢其锋周立发何明喜
关键词:南华北盆地下白垩统储集层次生孔隙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前景被引量:24
2006年
东秦岭-大别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由南、北两支逆冲断裂组成,是联系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和南华北盆地的构造纽带。该逆冲推覆构造在走向上具有分段性,在倾向上具有分带性;即沿倾向分为前锋带、逆冲岩席带和根带;在走向上分为豫西逆冲推覆区段、周口南缘逆冲推覆区段和淮南-合肥逆冲推覆区段。构造演化分为3个阶段:印支期碰撞造山阶段、燕山晚期陆内造山阶段和燕山末期-喜马拉雅早期走滑拉张阶段。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各区带烃源岩保存条件差异较大,油气显示集中分布在前锋带附近。评价前锋逆断带及前渊区(盆地/凹陷)为油气勘探最有利区带,南、北两支逆断带之间的逆冲岩席区(盆地/凹陷)为较有利区带。
解东宁何明喜周立发谢其峰
关键词:逆冲推覆油气勘探南华北盆地
大别山东南缘前陆盆地含油气特征被引量:1
2007年
大别山东南缘前陆盆地经历了由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演化历程,具有复合叠合盆地特征。从盆地层序上看,早中生代陆相前陆沉积体系下伏晚古生代海相被动陆缘沉积体系;从烃源岩系和含油气系统特征上看,具有陆相和海相两大套烃源岩系和成油气体系。其中,前陆盆地下伏海相被动陆缘烃源岩的优劣和保存条件是能否形成油气藏的关键。研究证明,晚古生代海相被动陆缘沉积发育优质烃源层系,热演化中等偏高,油气兼生;海相和陆相碎屑岩具有良好储集条件;海相和陆相蒸发相含膏岩系为优质盖层,生储盖配置关系良好,具有形成油气赋存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何明喜杜建波王荣新周建文曹建康马荣芳
关键词:优质烃源岩前陆盆地
周口拗陷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及其成藏条件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对周口拗陷石炭—二叠系分布、烃源岩特征、生烃史、生储盖组合类型、储集特征、油气输导体系及充注史、圈闭类型及其形成演化以及典型油气藏剖析等综合研究,评价了该区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及其成藏条件。结果表明:煤是石炭—二叠系最主要的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类型好,生烃潜力高;印支期和喜山期是石炭—二叠系最主要的生烃期;石炭—二叠系油气存在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和古潜山3种生储盖组合类型,其中,下生上储型是最重要的生储盖组合类型;石炭—二叠系油气发育有砂岩输导层、不整合面输导层及断裂系统3种输导体系;石炭—二叠系油气主要有印支和喜山两期油气运聚及充注事件;区内发育多种复合构造圈闭、下古生界风化壳岩溶地貌圈闭及上古生界地层—岩性圈闭;喜山期晚期是区内石炭—二叠系最主要油气生成和运聚期,并且圈闭定型期与油气运聚期配置良好;南12井油藏是区内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的重大发现。总之,该区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成藏条件有利,有望获得油气勘探的突破。
刘志武周立发何明喜
关键词:油气资源成藏条件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在焉耆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0年
研究了博南 1井和焉参 1井侏罗系碎屑岩 6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 ,得出北部凹陷中生界埋深普遍 >2 0 0 0 m ,属新生代补偿型地温场分区 ,最大古地温发生在新生代以来的挽近时期 ,中下侏罗统经历的最大古地温约为 70~ 1 1 0℃ ;南部凹陷中生界埋深普遍<1 5 0 0 m,属新生代欠补偿型地温场分区 ,最大古地温发生在侏罗系沉积末 ,下侏罗统—中侏罗统下部经历的最大古地温大约为 80~ 1 1 0℃ ,中侏罗统上部经历的最大古地温低于 70℃。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特征表明 ,焉耆盆地最显著的抬升降温事件主要发生在白垩纪 ,因此盆地的主构造活动期为中、晚燕山期。南部凹陷和北部凹陷两区侏罗系裂变径迹年龄对比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 ,燕山期抬升变形南部 (早白垩世为主 )略早于北部 (晚白垩世为主 ) ,说明抬升变形的序次是由南向北扩展的。
吴富强刘家铎何明喜陈刚
关键词:焉耆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油气勘探
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控制因素被引量:8
2008年
周口坳陷石炭—二叠系保存较好,面积较大,油气显示普遍。通过对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的分布特征、圈闭条件、油气成藏期次、油气聚集类型及其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深入探讨了石炭—二叠系的油气成藏条件及其富集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古生新储"型是倪丘集地区重要的油气聚集类型;周口坳陷多期构造活动形成了多类型的构造圈闭;下古生界碳酸盐岩顶部风化壳为岩溶地貌圈闭的形成创造了良好条件;上古生界海陆交互相煤系地层为地层-岩性圈闭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是石炭—二叠系最重要的油气生成和运聚期,并存在"自生自储"、"下生上储"和古潜山型3种油气聚集类型;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主要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输导体系的输导能力、圈闭定型期和油气运聚期的有效配置以及古近纪构造格局。研究区石炭—二叠系资源潜力较大,成藏条件有利,富集规律明显,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地区。
刘志武周立发何明喜韩代成
关键词:油气成藏条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