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敏

作品数:10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沥青
  • 4篇石油沥青
  • 3篇改性
  • 2篇道路工程
  • 2篇路工
  • 2篇煤沥青
  • 2篇混合料
  • 2篇高温性能
  • 1篇地膜
  • 1篇压电换能器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建设
  • 1篇生物油
  • 1篇水稳定性
  • 1篇水稳定性能
  • 1篇塑性
  • 1篇脱除
  • 1篇能源
  • 1篇清洁能源
  • 1篇热储存

机构

  • 10篇交通部公路科...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太原科技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北京嘉格伟业...

作者

  • 10篇何敏
  • 7篇曹东伟
  • 4篇凃成
  • 4篇陈艳巨
  • 2篇吴小维
  • 2篇薛永兵
  • 2篇张海燕
  • 1篇张玉贞
  • 1篇李丰超
  • 1篇李秉正
  • 1篇李俊
  • 1篇梁爱学
  • 1篇刘振民
  • 1篇李明亮
  • 1篇徐啸尘
  • 1篇李廷刚
  • 1篇涂成

传媒

  • 4篇公路交通科技...
  • 3篇石油沥青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油热缩合产物对石油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
2022年
对生物质进行热解、水萃取分离以及氮气气氛热缩合得到结构较为稳定的生物质沥青改性剂(BCM)。通过对BCM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短期老化性能、流变性能以及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考察,探究其作为沥青改性剂的可行性。常规实验和短期老化实验结果表明:掺入比例W8%,BCM改性作用可以显著提升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能,对沥青短期抗老化性能无明显影响,但是对沥青的低温性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流变实验结果表明BCM改性剂可以较好地提升沥青材料在高温状态下的抗车辙性能,但对于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有一定的损害。沥青混合料实验结果表明:在干拌工艺条件下,掺入8%的BCM改性剂改性后,ATB-25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存在一定幅度提升,马歇尔稳定度、流值、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均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相关标准,说明BCM用作中下面层沥青改性剂具有切实可行性。
涂成何敏曹东伟陈艳巨
关键词:改性剂沥青性能流变性能混合料性能
基于生物热解油的沥青材料及混合料性能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生物沥青是由生物油中的重质组分经过分离和深加工制备而得到的新型沥青材料。为研究生物沥青及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其进行了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试验。研究表明,生物沥青具有较好的高温性能和较大的粘度;生物沥青延度值较低,说明低温下存在硬脆的缺陷,无法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生物沥青的粘附性和耐久性能还有待提高;生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较为出色,但是其水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仍需要改善。
宋昭睿曹东伟张海燕何敏吴小维
关键词:高温性能水稳定性能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生物沥青是新型、绿色、低成本且可再生的道路沥青材料,生物沥青的研制与应用对缓解石油资源日趋紧张的压力以及构建生物质导向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从原料、制备工艺、化学组成以及实际性能角度对生物沥青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并结合道路材料与化学工艺相关知识,对生物沥青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生物沥青这一新型材料的发辰提供理论借鉴。
凃成陈艳巨何敏曹东伟张玉贞
关键词:化学组成
生物质热解油重组分对石油沥青高温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将常压蒸馏得到的松木热解油重组分与石油沥青混合,基于动态剪切流变实验考察了生物油重组分对石油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油重组分的掺入可以一定程度增大石油沥青的动力黏度,复合剪切劲度模量和黏温指数并减小石油沥青的相位角;5%、10%与15%的生物油重组分掺入会使石油沥青90℃动力黏度分别增加16.11%、39.18%和52.91%;石油沥青64℃车辙因子分别增大37.47%、64.54%和79.85%;临界温度分别上升1.5℃、3.8℃和4.2℃;生物油重组分与石油沥青的混合沥青具有较优的高温储存稳定性,不同掺入比例的混合沥青离析率绝对值均小于0.2。
凃成何敏曹东伟陈艳巨
关键词:重组分沥青高温性能
压电技术在路面能量收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不可再生能源的不断耗竭,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对新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开发清洁、环保、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的研究热点。机械能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能量,而路面汽车行驶时的振动能量不但会对路面结构进行破坏,而且也难以收集。本文利用压电材料的机电转换特性,针对路面行驶的汽车传递到路面上的振动能量进行收集,设计了压电换能器封装盒,为道路两旁交通信号灯、指示牌等供能。既节省了远距离输电的线路铺设费用,也充分利用了损耗的能量。本文的研究表明将压电技术应用于路面能量收集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顺应当前节能环保的主题。
徐啸尘曹东伟杨海露何敏
关键词:道路工程清洁能源
化学法改性煤沥青脱除苯并芘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在管式反应器中采用苯甲酸、聚乙二醇、固体古马隆树脂(S)、液体古马隆树脂(L)为添加剂来降低煤沥青中有害物质苯并芘的含量,以期使得煤沥青可绿色化应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煤沥青中苯并芘含量。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添加剂添加量、催化剂等工艺条件对添加剂脱除煤沥青中苯并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能降低煤沥青中苯并芘的含量。在优化条件下,不同添加剂对苯并芘脱除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液体古马隆树脂、聚乙二醇、苯甲酸和固体古马隆树脂。分析其反应机理,这与催化剂的酸性相关,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结果表明,液体古马隆树脂(L)在催化剂存在下对煤沥青中苯并芘脱除率可达73.0%,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薛永兵何敏高成云李秉正刘振民
关键词:煤沥青化学法
改性生物沥青常规性能研究被引量:36
2015年
为研究改性生物沥青的常规性能,对其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试验,考察生物沥青与改性沥青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各性能的改善。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沥青与改性沥青混合后,其针入度值随着改性沥青比例的增大而减小;对改性生物沥青进行温度稳定性分析可知,两种生物沥青本身高温性能就好,当与改性沥青混合后,软化点降低,影响高温性能;生物沥青与改性沥青混合后,其延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改善了生物沥青低温下硬脆的缺点,特别是SBS改性沥青和SBR改性沥青作用最大。并且随着改性沥青所占比例的增大,效果越好。
何敏曹东伟张海燕吴小维李廷刚
关键词:道路工程稠度温度稳定性塑性
生物沥青共混石油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从物理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官能团结构三方面对生物沥青与石油沥青共混体系进行热储存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在生物沥青掺入质量比例≤20%的范围内,生物沥青与石油沥青的混合沥青离析上下部软化点差值与动力黏度差值均较小,并且离析后软化点和动力黏度与原样偏离程度也较小;不同生物沥青掺入比例的混合沥青离析率均小于0.2;生物沥青与石油沥青共混体系离析上下部红外谱图具有高度一致性,官能团结构差别极小;这说明混合沥青长时间高温状态下能保持物理性能、流变性能以及官能团结构的稳定,经过长时间的热储存或运输并不会发生离析。
凃成陈艳巨曹东伟何敏
关键词:共混石油沥青
煤沥青改性石油沥青工艺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中温煤沥青对石油沥青进行改性试验,研究了煤沥青种类、掺加量、粒度大小和搅拌方式对混合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和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对混合沥青性能都存在一定规律影响。试验发现煤沥青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基质沥青的软化点,使石油沥青向变硬的趋势发展,为煤沥青作为石油沥青改性剂在实体工程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为进一步探究煤沥青与石油沥青间的作用特点,采用简单计算法、四组分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混合沥青组分间变化特点进行了讨论。结果发现煤沥青与石油沥青间发生的是物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虽然相对微弱,但是其作用不可忽视,综合研究结果得出:混合沥青的结合特点类似“八宝粥”模型,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提供若干理论支持。
何敏李丰超符峰薛永兵李俊李明亮凃成
关键词:煤沥青石油沥青
生态地膜固沙保土有机肥在公路边坡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2018年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对边坡生态恢复越来越重视,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新材料的应用也迅速发展。针对边坡生态建设所处的地质特点、分布范围等特点,采用新材料满足张家口坝上高原公路边坡生态建设,以科技示范展示边坡生态恢复。总结该地区公路生态建设新材料的应用,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提供一些参考。
梁爱学黄森炎何敏
关键词:公路边坡生态建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