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洲炜
- 作品数:33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LE患者Th2细胞活化相关基因的表达
- 2008年
- 本研究通过检测SLE患者和正常人PBMC中IL-4、IL-4R、STAT6、GATA3、MBD2的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SLE患者Th2细胞异常活化情况。
- 秦海红施若非伍洲炜梅兴宇徐金华郑捷施伟民
- 关键词:SLE患者TH2细胞IL-4R人PBMCSTAT6GATA3
- 孕鼠甲状腺功能低下对胎鼠脑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初探
- 2002年
- 韩巍巍张京伍洲炜职康康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素脑发育
- HIV相关的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 <正>男性,36岁,全身反复瘙痒性丘疹一年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GB 120(131~172 g/L),WBC 4.2(3.97~9.15×10~9/L),Eos%13.11(0.5~5%),Eos count 0....
- 伍洲炜
- 文献传递
- 念珠菌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10年
-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的某些种群引起的原发或继发感染,早期、准确的特异性诊断和抗真菌药物的及时、正确使用,对控制念珠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血清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念珠菌病的检测和实验室研究,其他如傅立叶转换红外微光谱分析、电镜、流式细胞检测技术及动物接种等方法在念珠菌病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特比萘酚、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浅部皮肤念珠菌病及黏膜念珠菌病已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两性霉素B仍是目前治疗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标准用药,临床个体化用药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目前念珠菌病的诊断,以及预防性治疗、经验性治疗及目标治疗等治疗策略的进展。
- 施伟民伍洲炜潘炜华廖万清
- 关键词:念珠菌病个体化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 伍洲炜
- 嗜酸性环状红斑
- <正>患者男性,21岁。主诉:双下肢红斑、丘疹逐渐离心性扩大伴剧烈瘙痒2周。现病史:2周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伸侧出现多个水肿性红色丘疹,离心性扩大伴有剧烈瘙痒。并有新发皮疹反复出现。一年前有类似病史,治疗后消退,具体治疗不...
- 伍洲炜
- 文献传递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 <正>男性,27岁;主诉:四肢反复发疹伴瘙痒2年。现病史:2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四肢出现瘙痒性斑块,可自行缓慢消退。时伴呼吸道症状,外周血、骨髓EOS明显升高。外院曾予以强的松治疗后皮损及呼吸道症状可缓解。实验室检查:血...
- 伍洲炜
- 文献传递
- SLE中GATA3和MBD2对IL-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本文通过检测LE中MBD2、GATA3和IL-4表达的量化关系,探索LE中GATA3和MBD2表达水平对Th2异常分化的影响,旨在探讨基因表达调控异常对LE自身免疫异常的可能机制。方法获取1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1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单核细胞,以RT-PCR半定量法检测GATA3、MBD2和IL-4的转录水平。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分析SLE患者与正常人之间GATA3、MBD2和IL-4转录水平的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PBMC中GATA3表达水平为(0.342±0.117),SLE患者组PBMC中GATA3表达水平为(0.552±0.234),SLE中GATA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1.761,P=0.009);正常对照组MBD2表达水平为(0.587±0.193);SLE患者组MBD2表达水平为(0.760±0.203),SLE中MBD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1.721,P=0.024);正常对照组IL-4表达水平为0.299±0.198;SLE患者组IL-4表达水平为(0.442±0.183),SLE中IL-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1.725,P=0.042)。结论LE中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的Th2细胞活化不仅受到低甲基化造成的IL-4表达增加的影响,而且受到低甲基化造成的沉默因子结合下降的影响,使GATA3失去了MBD2的竞争性抑制,更加有利于诱导IL-4表达,活化Th2,促进LE发病。
- 施伟民秦海红施若非伍洲炜徐金华郑捷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带状疱疹同位反应1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患者男。40岁。因左侧胸背部丘疹2d于2010年12月至我科就诊。患者1个多月前曾因左侧胸背部起红斑、水疱伴疼痛到我科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予以伐昔洛韦等药物治疗,2周后皮疹消退。2d前原水疱消退部位出现环状分布的丘疹,微痒。
- 伍洲炜韩菁孙越宋珺施伟民
- 关键词:带状疱疹
- 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伴嗜酸粒细胞增多一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69岁。3年来,头、躯干和四肢出现散在红斑、毛囊性丘疹及痤疮样皮损(如粟丘疹、囊肿等)和脱发,病程中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灶性慢性炎细胞浸润伴毛细血管增生,毛囊周围慢性炎细胞浸润伴血管增生,伴少许嗜酸粒细胞,考虑为毛囊炎,予抗组胺药和抗生素治疗后皮损炎症消退,瘙痒减轻。3个月后,枕部出现斑块伴脱发,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密集淋巴样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毛囊周围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伴较多嗜酸粒细胞,可见不典型淋巴细胞,部分侵入毛囊,毛囊上皮黏液样变性。阿新蓝染色阳性。免疫组化染色:CD20、CD79a、EB病毒(EBV)、CD56、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PGM-1)、髓过氧化物酶(MPO)、CD7、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EI/AE3均阴性,异形细胞CD3、CD4、CD5、CD2、CD43、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均阳性。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结果为阴性。诊断: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予光化学疗法(PUVA)联合阿维A治疗,仍有新发皮损,目前患者在随访中。
- 宋珺伍洲炜林军孙越朱光斗施伟民
-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增多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毛细血管增生组织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