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亚梅

作品数:104 被引量:726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6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2篇贮藏
  • 17篇猕猴桃
  • 11篇苹果
  • 9篇1-MCP处...
  • 8篇果渣
  • 7篇马铃薯
  • 7篇抗氧化
  • 7篇采后
  • 6篇电子鼻
  • 6篇多酚
  • 6篇苹果渣
  • 6篇贮藏品质
  • 6篇活性
  • 6篇罐头
  • 5篇食品
  • 5篇葡萄酒
  • 5篇稳定性
  • 5篇保鲜
  • 5篇1-MCP
  • 5篇1-甲基环丙...

机构

  • 104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城固县农业技...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河南省口岸食...
  • 1篇康科技股份有...

作者

  • 104篇任亚梅
  • 29篇袁春龙
  • 28篇刘兴华
  • 25篇罗安伟
  • 17篇任小林
  • 12篇寇莉萍
  • 10篇张艳宜
  • 8篇张爽
  • 8篇宋小青
  • 7篇马婷
  • 7篇赵玉
  • 7篇李阳
  • 6篇寇莉苹
  • 6篇王涛
  • 5篇李莹
  • 5篇樊明涛
  • 5篇刘春利
  • 5篇李光辉
  • 4篇李敏
  • 4篇徐怀德

传媒

  • 16篇中国食品学报
  • 14篇食品科学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6篇食品与发酵工...
  • 6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保鲜与加工
  • 4篇现代食品科技
  • 3篇北方园艺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果菜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技
  • 2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
  • 1篇陕西农业科学
  • 1篇饮料工业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8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18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北地区特色浆果采后贮藏现状与对策被引量:3
2004年
刘兴华寇莉萍任亚梅罗安伟
关键词:采后贮藏栽培历史
基于傅里叶近红外光谱和电子鼻技术的苹果霉心病无损检测被引量:9
2021年
为研究傅里叶近红外光谱技术(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NIRS)和电子鼻技术分别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苹果霉心病的判别效果,以“红富士”霉心病苹果和健康苹果为试材,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Fisher判别和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神经网络模型;同时利用电子鼻技术分别结合Fisher判别、MLP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3种化学计量学的方法建立判别模型。根据建模集和验证集的预测准确率综合考虑,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的MLP神经网络模型和电子鼻结合MLP神经网络模型对苹果霉心病的判别效果最好,验证集中的正确判别率分别达到87.7%和86.2%。说明电子鼻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均可以较好地判别苹果霉心病。
杨晨昱袁鸿飞马惠玲任亚梅任小林
关键词:苹果霉心病近红外光谱电子鼻化学计量学
石榴籽多酚的提取及其种壳种仁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以安徽怀远所产的"玉石籽"石榴为试材,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螯合剂六偏磷酸钠的添加量、pH值及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分别提取石榴籽种壳及种仁中的多酚类物质,比较石榴籽种壳及种仁提取物中总酚、黄酮及原花色素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pH4.0、提取温度60℃、六偏磷酸钠添加量0.4%、液料比20:1的条件下,用60%乙醇提取100min,石榴籽中多酚的提取效果较好;石榴籽富含原花色素,原花色素是石榴籽抗氧化成分中的主要成分,石榴籽中多酚类物质——尤其是原花色素主要集中于种仁部位。
任亚梅李光辉许永涛
关键词:种壳种仁多酚抗氧化性
不同品种马铃薯全粉对馒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为探究不同品种马铃薯全粉对制成的馒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影响,以小麦粉馒头为对照,分析并比较了分别以90 g夏波蒂、黑美人、黑金刚马铃薯全粉替代小麦粉(混粉总重300 g)制成的馒头其质构、色差、比体积及径高比、感官品质、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对馒头的硬度、色差、总酚含量、抗氧化活性等指标影响显著。所有马铃薯馒头的硬度、抗氧化活性均显著优于小麦粉馒头(P<0.05),且3种马铃薯馒头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黑金刚马铃薯馒头的总酚含量最高,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最强;黑美人马铃薯全粉在保证馒头品质的同时可有效提高馒头的抗氧化活性,为马铃薯主食化的营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也丰富了人们营养主食的选择。
胡馨木雷小青李阳任亚梅
关键词:马铃薯全粉馒头抗氧化活性
《食品安全保藏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1
2015年
介绍了《食品安全保藏学》课程开设设计性实验的基本思路,探索了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意义,对开设设计性实验后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围绕实验教学改革浅谈一些实践体会。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创新能力及全面素质培养方面有着其他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21世纪的中国教育,对培养具有综合型、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一级评估指标"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项中,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了明确规定:"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80%,效果好"(A级)。教育部高教司有关领导在北京地区高校教学实验室评估工作阶段总结会上的讲话指出:"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计划,保留少量必开的经典验证性实验,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这就给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寇莉萍刘兴华罗安伟任亚梅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速冻葡萄粒加工工艺被引量:3
2004年
寇莉萍刘兴华任亚梅李静
关键词:护色剂贮藏品质
甜橙干酒澄清技术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为了提高甜橙干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分别用不同量的琼脂、明胶、硅藻土、皂土和壳聚糖等5种澄清剂对甜橙干酒进行澄清处理,以比较其澄清效果,并分别将甜橙干酒在常温、0~2℃和40~45℃下放置5d,比较各处理方法对甜橙干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澄清剂对甜橙干酒的澄清效果不同,琼脂、明胶和壳聚糖的澄清效果均较好,其最适加量分别为:琼脂0.15g/L,明胶1.5g/L,壳聚糖0.4g/L;将甜橙干酒在0~2℃冷处理5d或40-45℃热处理5d均可提高酒的澄清度,但热处理使酒的色泽加深且暗淡无光,不宜采用。表明,0.15g/L琼脂是甜橙干酒的首选澄清剂;0~2℃冷处理5d也能很好的提高干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罗安伟刘兴华石慧任亚梅
关键词:非生物稳定性澄清剂
桑果汁稳定性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以桑椹榨汁后的桑果浆为原料,经调配、均质、杀菌等处 理,研制桑果浑汁饮料,对桑果浑汁饮料的果浆含量、糖 酸比、稳定剂的选用、均质条件及杀菌条件对产品稳定性 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果浆含量35%,加糖 量12%,糖酸比40:1时桑果汁风味最佳;以0.10%黄原胶 与0.15%酸性CMC复合稳定剂对产品的稳定效果最好: 调配液在40℃下均质10min,可显著提高产品稳定性:采 用121℃,10s高温瞬时杀菌效果最好,对成品风味和稳定 性影响最小。
罗安伟刘兴华任亚梅寇莉萍李红霞
带鱼香肠加工工艺初探被引量:3
2005年
以冷冻带鱼为原料,研究了漂洗工序、擂溃时间以及食盐和淀粉添加量对带鱼香肠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漂洗后的带鱼香肠,颜色和气味比不漂洗的好,其最佳漂洗条件为:用3~7℃水漂洗8min,静置5min,重复3次;擂溃时间以25min为宜,食盐添加量为25g/kg,淀粉添加量为100g/kg;杀菌条件为:香肠放入凉水中小火加热至水温40℃,维持50min,再加热到80~90℃,维持40min即可。
任亚梅袁春龙罗安伟袭凌
关键词:鱼香肠漂洗条件杀菌条件擂溃
“果品蔬菜加工工艺学”双语课程建设路径探究
2015年
文章从大学双语教学的内涵与"果品蔬菜加工工艺学"课程性质出发,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果品蔬菜加工工艺学"课程建设现状,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阐述了其"果品蔬菜加工工艺学"双语课程建设的路径。
任亚梅罗安伟徐怀德
关键词:双语教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