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阳华

作品数:40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艺术
  • 8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遗民
  • 7篇明遗民
  • 7篇绘画
  • 6篇画家
  • 5篇图像
  • 3篇身份
  • 3篇身份焦虑
  • 3篇美术
  • 3篇明清
  • 2篇雅集
  • 2篇艺术
  • 2篇意象
  • 2篇意象解读
  • 2篇中国画
  • 2篇石室
  • 2篇书画
  • 2篇自我
  • 2篇肖像
  • 2篇美术史
  • 2篇明清之际

机构

  • 33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3篇付阳华
  • 1篇王帆
  • 1篇王云仙

传媒

  • 8篇美术观察
  • 5篇南京艺术学院...
  • 3篇文艺研究
  • 3篇中国书画
  • 2篇美术
  • 2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大学教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党政干部学刊
  • 1篇中国民族博览
  • 1篇艺术探索
  • 1篇文艺生活(艺...
  • 1篇艺术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易代之际的自我书写——项圣谟《朱色山水自写小像图》的身份建构与内在焦虑被引量:3
2020年
《朱色山水自写小像图》绘制于1644年明清易代之际,成功建构了项圣谟的遗民身份。据其好友李肇亨《梦余集》所载诗文可知,这幅一直被认为是自画像的作品其实并非自画,而是由肖像画家张琦绘制,项圣谟补景而成。这种合作方式是明末清初肖像画绘制的常见模式。在这幅画的绘制过程中,项圣谟显示了自我身份建构的迫切性和对绘画内容的支配性。故此图虽不是自画像,又确是文人通过肖像进行的自我书写。项圣谟通过这幅肖像画表明了他对明王朝的内在认同,也透露出易代之际其自我意识中潜藏的身份焦虑。
付阳华
关键词:身份焦虑身份建构自画像肖像画自我书写明王朝
明遗民画家的“遗”与“逸”之辨析被引量:1
2014年
明遗民画家处于明清两朝易代之际,由于对政治抱疏离态度,多数人追求隐逸的生活。但他们的"隐逸"建立在"遗民"的政治身份之上,被动"遗"世的命运和主动"逸"世的选择产生出态度、行为以及作画风格的两极化状态。首先,明遗民画家在对"遗民"语义的厘定中,与"逸民"身份划清界限,是对易代之际节义的强调;而明清画坛标榜"逸气",明遗民画家的创新能力又使"逸品"得到了新的诠释。其次,明遗民画家在隐逸生活中的穷愁、欲有所为的反机以及谋生手段的多样奇特表现出与历代文人迥然不同的"逸"世特征,"遗"与"逸"在此又发生碰撞。最后,明遗民画家绘画中"技巧的仿古"与"目的的遣兴",形成狂放与隐忍风格的两极发挥,这和"遗"与"逸"共同在他们身上的结合有很大关系。
付阳华王云仙
关键词:隐逸中国绘画史画风
明遗民画家字号的变更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明遗民画家”是明代灭亡后仍存活于清朝,但心存故国,不与统治者合作的一批画家。明遗民画家字号繁多,而且他们在明清易代之际纷纷改字、更号或者另添别号,这在中国美术史上堪称一大奇观;讨论明遗民画家的字号的变更,其中往往牵涉到国家、社会、家族或者其本人思想中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了他们对故国的怀恋和对生死的选择与思考。
付阳华
关键词:明遗民画家
触摸北京美术的身影探寻地域美术史的研究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当下的北京,殷商时期为蓟国,周、秦、汉之蓟城,隋之涿郡,唐之幽州,辽之燕京,金之中都,元之大都、明清之北平、北京。她是2008年的奥运会举办城市,也是为人所艳称的八百年都城,拥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她的确需要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美术史。
付阳华
关键词:美术史殷商时期奥运会
吴渔山和他的时代
2022年
吴渔山(1632-1718),名历,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常熟人,在画坛上被称为"清六家"之一,绘画成就受到高度认可。和他同时代眼界甚高的画家王原祁(1642-1715)便表示过"右渔山而左石谷"的态度;"尝语弟子温仪曰:‘近时画手次第无人,吴渔山其庶几乎?’仪举石谷为问,曰:‘太熟。’又举查二瞻为问,曰:‘太生。’盖以不熟、不生自处也。"
付阳华
关键词:清六家王原祁
从“勿斋公子”到“涧上遗民”——乙酉之后徐枋的住所、交游及绘画被引量:5
2012年
徐枋是著名的明遗民,也是清初的著名画家。他的遗民品质提醒我们关注并解读他的遗民生活对于绘画创作的影响。乙酉(1645)之后,徐枋从勿斋的贵公子沦为居无定所的人,而定居涧上草堂在他的绘画作品中有明显的呈现;徐枋自称"作画暮年益进"与他和著名遗民画家杨补、万寿祺、归庄、姜垓的交游有关;徐枋有吴地隐居的实景图数幅,展现他的遗民隐居生活;徐枋以画为寄的特点是遗民画家的典型表现。
付阳华
关键词:明遗民绘画交游
戴本孝绘画中“洞中人”图像的遗民意象解读
<正>戴本孝(1621—1693)是明清之际新安画派中的重要画家,他的画多以枯淡的画风,表现静穆的山水,题材或为实地写照,或作意象迭,进而抒写主观情怀。笔者发现,在戴本孝的绘画中有一种图像具有高度的重复性,这种图像的基本...
付阳华
文献传递
由文人雅集图向官员雅集图的成功转换——析明代《杏园雅集图》中的转换元素被引量:11
2010年
《杏园雅集图》是绘制于明正统年间的一幅具有肖像性质的雅集图。据明正统年间阁臣杨荣的《文敏集》、杨士奇的《东里续集》以及嘉靖年间阁臣李东阳的《怀麓堂集》记载,这幅画由宫廷画家谢环绘制,画卷绘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的农历三月初一,时值阁臣们的沐休假期;图中人物为杨士奇、杨荣、王直、杨溥、王英、钱习礼、周述、李时勉、陈循9位朝中大臣以及画家谢环;雅集的地点是杨荣的府邸——杏园;雅集之后,图卷摹写多本分藏于雅集诸官员之手以为纪念。
付阳华
关键词:文人雅集官员明代宫廷画家嘉靖年间
《涧上草堂图》:明遗民的实景山水被引量:3
2015年
一、明清实景山水—纪游图与家山图对实景山水^([1])的热度和兴趣以及范围的开拓,是明代绘画的一个新而貌,在清代依然很好地延续着。明代产生了多样的实景山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在保留以前的胜景图的基础上产生了大量的纪游图和家山图。纪游图的特点是在传统的名胜图中添加了显著的游者的视角自觉性,图像内容往往和画家以及赞助人的生活历程关系密切。
付阳华
关键词:明代绘画明遗民
肖像、别号、书斋与地域文化的叠加表达——吴历《墨井草堂消夏图》解析被引量:1
2020年
《墨井草堂消夏图》是吴历在1680年去澳门之前一年,赠予朋友许之渐的一件作品,其特殊之处在于,画中对自身肖像、墨井、墨井草堂和虞地山水的表达进行了叠加,成为一幅含义颇为立体的、兼具了自我写照、别号、草堂、地域文化的多重指谓的肖像,堪称明清肖像画的一种别体。
付阳华
关键词:肖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