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玲 作品数:18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肾病综合征患者β-Fg-455G/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FMPF的关系 2007年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患者β-纤维蛋白原(Fg)-455G/A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及其与血浆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FMPF)的关系。方法对85例NS患者和8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FMPF的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β-Fg-455G/A基因多态性。结果NS患者血浆Fg和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最大吸光度(FMPV/Amax)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患者β-Fg-455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患者β-Fg-455G/A基因型频率与FMPF无相关性(P〉0.05)。结论FMPF的检测可作为评价NS患者高凝状态的重要监测指标,β-Fg-455G/A基因多态性与NS的高凝状态无相关性。 付玲 熊京 刘建社 邓安国关键词:肾病综合征 纤维蛋白原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TS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药物吡格列酮对1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肾组织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DM,链脲佐菌素单次腹腔注射)、吡格列酮治疗组(DP)、给药对照组(NP)。干预后10周末,检测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及肾脏肥大指数;RT-PCR法观察肾组织TSP1和TGF-β1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内TSP1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DP组与DM组比较,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4 h尿蛋白和肾脏肥大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NC和NP组相比,DM及DP组TSP1和TGF-β1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DM组相比,DP组TSP1和TGF-β1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吡格列酮对DM大鼠具有直接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不依赖于胰岛增敏(降糖),可能与降低肾组织TSP1和TGF-β1表达有关。 付玲 代甜 刘建社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吡格列酮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肾间质泡沫细胞MCP-1/CCR2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检测Alport综合征、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特发性膜性肾病及IgA肾病患者肾间质区域泡沫细胞浸润与MCP-1/CCR2蛋白的表达及小管-间质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诊断明确的Alport综合征患者5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28例、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3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36例、IgA肾病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例患者肾间质区域(除肾小管)MCP-1与CCR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的相关性。结果:(1)肾小球疾病患者肾间质区域浸润的泡沫细胞上均可见MCP-1和CCR2蛋白的同时表达。(2)在各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中,泡沫细胞浸润组肾间质区域MCP-1和CCR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泡沫细胞组(P<0.05)。(3)MCP-1和CCR2蛋白的阳性表达值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各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疾病间质区域浸润的泡沫细胞可同时分泌产生MCP-1和CCR2蛋白,参与了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生。抑制泡沫细胞的浸润和阻断MCP-1/CCR2通路可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付玲 苏华 朱红艳关键词:肾小球疾病 泡沫细胞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在狼疮活动期和伴新月体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08年 本研究对132例不同时期、不同病理类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产生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与SLE活动期相关自身抗体、狼疮疾病活动指数、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探讨ANCA在狼疮活动期和伴新月体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刘燕婕 胡丽华 张伟作 付玲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SLE活动期 新月体肾炎 实验室检测指标 疾病活动指数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影响 2004年 目的了解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采用rHuEPO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A组);21例肾功能损害程度与A组相似、无明显贫血症状的患者作对照,为非治疗组(B组),观察两组肌酐清除率的下降情况及进入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结果A组使用rHuEPO后,每月降低的肌酐清除率从(0.38±0.15)ml/min减少到(0.27±0.16m1)/min(P<0.05);B组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进入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A组为(16.4±10.7)个月,B组为(10.5±5.9)个月(P<0.01)。结论透析前使用rHuEPO不会加重肾功能损害,rHuEPO可明显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孟晓青 邓安国 刘建社 杨晓 付玲关键词: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损害 血液透析 罗格列酮抑制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 (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罗格列酮治疗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对治疗组 ,模型组行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输尿管梗阻的动物模型。术后第 2 1天取 3组术侧肾组织做HE和Masson三色病理染色及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和Ⅰ型胶原 (ColⅠ )在肾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 罗格列酮可显著下调α SMA、TGF β1的表达 ,减轻Ⅰ型胶原在肾间质中的沉积 ,改善了肾脏病理改变。 孟晓青 邓安国 朱忠华 杨晓 刘建设 付玲 朱红艳 王全胜关键词:罗格列酮 肾间质纤维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室重量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改善贫血后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室重量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 2 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透析前组 (Ⅰ组 )和维持血透组 (Ⅱ组 ) ,在rHuEPO治疗前及治疗 4月后行血红蛋白 (Hb)测定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rHuEPO治疗后Hb显著升高 (Ⅰ组 68g/L± 10 g/Lvs 10 1g/L± 11g/L ,Ⅱ组 67g/L± 6g/Lvs 94g/L± 8g/L ,P <0 .0 5 ) ;左室重量指数 (LVMI)显著下降 (Ⅰ组 185 .6± 44 .6vs 15 8.3± 44 .1,Ⅱ组 15 8.0± 2 6.9vs13 1.6± 2 2 .1,P <0 .0 5 ) ;两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 (LVESD)及舒张期末内径 (LVEDD )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5 )。相关分析显示 ,Hb与左室重量和结构相关 ,贫血参与了左室肥厚 (LVH )的发生。结论 rHuEPO可引起LVMI下降 ,rHuEPO纠正贫血 。 孟晓青 邓安国 朱忠华 杨晓 刘建设 付玲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左室肥厚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2006年 在一些伴有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ECM)沉积和小管间质损伤的肾脏疾病,肾间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上调,提示它是调节肾脏纤维化的关键因子,但CTGF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肾间质ECM合成和降解的调节机制仍待阐明。 张春 朱忠华 刘建社 杨晓 付玲 邓安国关键词: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肾脏纤维化 肾脏疾病 表达上调 补体C1q基因调节区多态性与武汉地区人群狼疮肾炎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C1q基因调节区多态性与武汉地区人群狼疮肾炎(LN)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方法检测30例LN患者、20例非LN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中C1q基因调节区Aexon2、Bexon1、Bexon2、Cexon2的多态性,对发现突变位点的序列进行直接测序。利用,检验探讨其与LN易感的关系。结果LN患者和非LN肾病患者的C1q基因调节区未发现国外已报道的C1q基因调节区突变位点,即C1qAexon2的C→T、C1qBexon1的G→A、C1qBexon2的G→A、C1qCexon2的C缺失。结论未发现C1q基因调节区多态性位点与武汉地区人群LN易感性有关,但不排除样本量较少对结果的影响。 付玲 潘建华关键词:狼疮肾炎 补体C1Q 多态性 单核苷酸 IgA肾病39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武汉地区IgA肾病(IgA N)的临床、病理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998年1月~2005年3月间肾活检诊断的IgA N 390例进行临床和病理类型分析.结果:390例IgAN发病年龄以21~40岁为高发,占59.2%(231/390).临床表现以无症状尿检异常最常见,占198例(50.8%),其次是肾病综合征59例(15.1%)、复发性肉眼血尿57例(14.6%)、慢性肾炎49例(12.6%)和急性肾炎25例(6.4%).病理类型以局灶性病变为主(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分别为135例(34.6%)、46例(11.8%)),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58例(40.5%),肾小球轻微病变26例(6.7%).结论:IgA N在青壮年期发生率高,临床表现以无症状尿检异常为主,病理变化以局灶性病变(硬化和增生)为主,定期尿检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和干预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沈延春 陈琼霞 杨晓 付玲 朱红艳关键词:IGA肾病 病理类型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