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雅如

作品数:28 被引量:517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农业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气候
  • 8篇作物
  • 7篇气候变暖
  • 7篇污染
  • 7篇变暖
  • 5篇气候变化
  • 4篇作物种植
  • 4篇粮食作物
  • 4篇大气污染
  • 3篇水稻
  • 3篇情景分析
  • 3篇粮食作物种植
  • 3篇环境空气
  • 2篇生态
  • 2篇农业
  • 2篇排污
  • 2篇排污权
  • 2篇排污权交易
  • 2篇排污许可
  • 2篇排污许可证

机构

  • 1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2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内蒙古师范大...
  • 4篇长沙环境保护...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土...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8篇云雅如
  • 12篇柴发合
  • 12篇王淑兰
  • 8篇段菁春
  • 8篇方修琦
  • 7篇胡君
  • 6篇田青
  • 4篇王媛
  • 3篇张敬巧
  • 3篇赵烨
  • 2篇高健
  • 2篇陈振兴
  • 1篇邱雄辉
  • 1篇马玉玲
  • 1篇谭吉华
  • 1篇乔佃锋
  • 1篇海春兴
  • 1篇苏强
  • 1篇陶军德
  • 1篇殷培红

传媒

  • 5篇环境与可持续...
  • 2篇地理学报
  • 2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环境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气候变化与生...
  • 1篇第19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东北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经济学解释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调查问卷和入户访谈的方法,以中国东北地区11个调查点为研究区,对554户农户进行调查研究,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把农业实践者的粮食种植行为作为一种农业经济行为,分析20世纪80年代气候变暖以来,农业实践者在农业种植决策中的行为过程及其与传统经济学理性行为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不确定条件下,农业决策行为符合行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在认知偏差和思维定式等因素的影响下,会系统地偏离传统经济学理论,产生非理性行为,从而导致适应与变化之间存在时滞现象:①受启发式认知偏向的影响,农业实践者在作物种类选择、种植计划制定和粮食出售时间确定等方面均表现为非理性的特点;②受中国具体国情和农业生产固有特点的影响,出于"保障生活能够继续"的考虑,农业实践者判断"获得"和"损失"的参照点通常很低,对作物品种选择的行为更倾向于保守。
云雅如方修琦田青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气候变化时滞
关于我国落实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的深度思考被引量:47
2013年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行动及管理机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包括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典型联防联控及管理机制运行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存在基础研究不足、缺乏实际行动、缺少相应的政策法律支撑以及部门之间协调不足的问题。为此在对联防联控行动和管理机制深度思考基础上,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办法,促使其能够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发挥更好的作用。
柴发合云雅如王淑兰
关键词:大气污染
贯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力促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被引量:12
2013年
我国政府审时度势,近日制定和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表明我国政府治理大气环境污染、改善民生的决心,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大气环境管理进入新的历史性转折时期。本文在阐述《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具体目标以及十大具体措施基础上,揭示了其主要关键突破点和确保政策落实的重要保障措施。
柴发合王淑兰云雅如高健胡君邱雄辉张敬巧罗达通
我国作物种植界线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响应被引量:60
2007年
农业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许多作物的种植界线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体表现为向高纬度和高海拔移动的趋势。以我国冬小麦、春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柑橘、茶和甜菜等经济作物为例,对近年来有关这些作物种植界线变化的研究进行简单综述。
云雅如方修琦王丽岩田青
关键词:气候变暖冬小麦春小麦水稻大豆
新标准体现环保以人为本被引量:1
2012年
当越来越多的公众“怀疑”现有空气质量评级时,当灰霾“取代”大雾更多地笼罩城市家园时,当PM2.5一个专业术语成为年度热点词汇时……实施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又到了修订换新之际。不久前,环境保护部原则通过新的聪空气质量标准并将于近日颁布实施。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新在哪里?新标准又将给环境治理;带来哪些新变化?本期每月聚焦特邀国内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三位专家。介绍新标准新变化。
柴发合王淑兰云雅如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人为本环保大气污染防治PM2.5环境保护
首都圈丰宁坝上段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思路
2009年
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丰宁坝上段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于首都圈经济、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当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以及居民生产、生活方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因地制宜改善生态环境的策略:保护现有林地,转变造林机制,改良草场,建立最优放牧模式;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积累资金;普及教育,为产业结构调整培训专业化人才;发展交通,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云雅如赵烨海春兴
关键词:首都圈生态环境
气候变化敏感区温度因子对农用地等别的影响评价被引量:5
2008年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由气候变化引起的主要粮食作物生长期、分布状况及农用地产能变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议题。该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的21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日均温资料,并结合国家农用地分等规程中的指定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数据为基础,利用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构建光温生产潜力模型,探讨5~9月累积平均温度同玉米和大豆光温生产潜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东北气候敏感区表现出明显的增温趋势;2)温度与玉米和大豆光温生产潜力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未来温度增幅在3.89℃的情景下,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可增加217.6kg/hm2,大豆光温生产潜力可增加72.6kg/hm2,可使农用地等别提高10%左右;3)同时两种作物的适宜区均发生明显的北移东扩现象。
云雅如郧文聚苏强赵烨
关键词:农用地光温生产潜力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发展能源植物柳枝稷的可行性分析
在分析纤维质能源作物柳枝稷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的自然条件状况,探讨柳枝稷在该区发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
云雅如赵烨
关键词:纤维质能源作物柳枝稷农牧交错地区生态脆弱区
文献传递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的影响及人类的响应
本文根据黑龙江省1952~2000年的气象记录、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的统计资料,选取黑龙江省种植的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分析了气候变化与作物产量以及种植结构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0年...
方修琦王媛云雅如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作物气候变暖
文献传递
乡村人群气候变化感知的初步分析——以黑龙江省漠河县为例被引量:45
2009年
以我国黑龙江省漠河县气象站点1980—2005年逐日平均气温和逐日降水量数据为参照,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探讨过去20a来乡村人群对当地气候变化的感知情况。结果表明:漠河县乡村人群具有较强的气候变化感知能力,对于气候变化趋势的感知相对较为准确,但因受到个体客观背景环境的影响,感知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由于可参照时间范围相对较短,人群对变化强度的感知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人群能够正确认识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但调整的幅度通常较难把握。
云雅如方修琦田青
关键词:气候变化感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