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骏一

作品数:133 被引量:505H指数:1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0篇机械工程
  • 5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3篇机床
  • 25篇颤振
  • 13篇稳定性
  • 13篇减振
  • 12篇振动
  • 12篇变速切削
  • 11篇主轴
  • 10篇金属切削
  • 9篇切削颤振
  • 9篇主轴转速
  • 9篇变速
  • 8篇电流变
  • 8篇热变形
  • 8篇车床
  • 7篇高速车铣
  • 7篇车铣
  • 7篇粗糙度
  • 6篇计算机
  • 6篇减振器
  • 6篇车削

机构

  • 82篇吉林大学
  • 42篇吉林工业大学
  • 18篇长春工业大学
  • 12篇长春工程学院
  • 10篇沈阳工业学院
  • 7篇吉林省机电研...
  • 4篇中国科学院长...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吉林工学院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长...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吉林职业师范...
  • 2篇上海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长春光学精密...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南洋理工大学
  • 1篇解放军汽车管...

作者

  • 133篇于骏一
  • 14篇闫占辉
  • 14篇孔繁森
  • 13篇黄树涛
  • 12篇周晓勤
  • 12篇吴博达
  • 10篇付连宇
  • 9篇勾治践
  • 8篇贾春德
  • 8篇王晓军
  • 8篇曹毅
  • 6篇张永亮
  • 6篇姜增辉
  • 6篇王茂华
  • 5篇曲兴田
  • 5篇曾福胜
  • 4篇雷振文
  • 4篇史国权
  • 3篇王义强
  • 3篇姚英学

传媒

  • 12篇振动工程学报
  • 11篇吉林工业大学...
  • 7篇机械工程学报
  • 7篇农业机械学报
  • 7篇制造技术与机...
  • 7篇中国机械工程
  • 5篇汽车工艺与材...
  • 4篇机械制造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光学机械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精密制造与自...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工具技术
  • 2篇兵工学报
  • 2篇数理统计与管...
  • 2篇应用力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9篇2003
  • 8篇2002
  • 14篇2001
  • 12篇2000
  • 15篇1999
  • 17篇1998
  • 10篇1997
  • 4篇1996
  • 5篇1995
  • 2篇1994
  • 8篇1993
  • 8篇1992
  • 3篇1991
1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变速切削方法的减振原理被引量:29
1995年
在深入研究机床加工系统在变频激励力作用下振动响应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变速切削方法的减振原理。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变速切削过程的振动响应是机床加工系统在变频激励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它远比在恒频激励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小,这是变速切削方法之所以具有显著减振效果的最为本质的减振机理。
于骏一杨辅伦吴博达
关键词:变速减振机床
干式高速车铣铝合金已加工表面形成机理研究被引量:13
2001年
高速车铣加工是一种新的先进加工技术,可望在干式条件下实现回转体零件的高速切削。本文主要研究干式条件下高速车铣铝合金时已加工表面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贾春德黄树涛姜增辉于骏一
关键词:高速车铣干式切削数控车床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
于骏一邹青祝佩兴贾庆祥曲兴田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为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机械制造方面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将为后续的专业课及毕业设计打下良...
关键词: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工艺金属切削原理
颤振征兆早期识别的模糊信息融合法被引量:8
2004年
基于切削试验探讨颤振征兆早期识别的模糊信息融合方法。试验中在同一个测量区内使用了功率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利用模糊数学与Dempster-Shafer证据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种传感器信息进行了分析融合,对切削状态进行了描述。试验证实:利用证据理论与模糊推理相结合的信息融合方法进行颤振征兆的早期模糊识别得出的目标切削状态的隶属度介于单一征兆隶属度之间,对过于敏感的传感器,会考虑其他传感器的信息予以修正,降低其评价隶属度;对于不敏感传感器,会考虑其他传感器的信息予以补偿。这种方法弥补了最大隶属度原则的缺陷,即在模糊推理中,系统对某一状态的隶属程度实际上是由模式特征集中贡献最大的那个特征决定的,而没有用到其他特征提供的信息,这说明证据理论与模糊推理相结合的信息融合方法在进行颤振征兆早期识别时具有更高的可靠度。
孔繁森王宇于骏一
关键词:金属切削加工模糊模式识别
时变主轴转速再生切削系统的动态响应特征被引量:2
2008年
考虑多重再生切削效应,建立了在时变主轴转速下再生切削系统的时滞动力学模型及递推求解算法,该算法适用于主轴转速变化的任意轨迹。将再生切削系统相继两转的动态响应作为观测数据,提出了基于互四阶累积量的谐参数联合估计的TLS-ESPRIT方法。根据该方法,研究了时变主轴转速对再生切削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揭示了再生切削系统动态响应的频率、相继两转切削间的相移和互功率等谐参数对主轴转速依赖的一些新特征。
周晓勤孔繁森王文才于骏一
关键词:机床
预报机床切削颤振的新方法被引量:11
1998年
提出利用机床主轴前后两转切削振动轨迹的相位差ψ来预报切削颤振的新方法,并且提出了利用等工件转角间隔采样,通过计算工件前后两转切削振动信号的互功率谱密度函数,精确确定相位差ψ的算法。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颤振预报方法准确可靠,可望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付连宇于骏一王文才
关键词:振动相位差机床
变速切削过程中电机电流的变化特征被引量:6
1993年
本文就变速切削过程中电机电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变速切削加工时,电机瞬时电流确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但不影响机床电机的正常使用;在变速参数中影响电机瞬时电流波动最为显著的因素依次为变速波形、变速幅度和变速频率。
于骏一吴博达孟祥龙
关键词:变速切削电机瞬时电流
减小导轨磨床床身—基础系统热变形的一种新方法
2004年
为消除环境温度变化和摩擦热对导轨磨床加工精度的影响 ,对利用自准直设计原理设计的自准直导轨磨床床身—基础系统的热态特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自准直导轨磨床的床身—基础系统具有很好的精度保持性。
闫占辉曹毅于骏一
关键词:导轨磨床热变形自准直有限元精度保持性
不同衬底材料上金刚石薄膜成核特点的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研究了金刚石薄膜在 W C6 % Co 硬质合金、金属 W 和单晶 Si 片上的成核特点。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薄膜在上述衬底材料上的成核特点和成核机制不同。用于衬底研磨预处理的金刚石微粉粒度对金刚石在单晶 Si 片上的成核密度有较大影响,而对在 W C6 % Co 硬质合金和金属 W 上的成核密度没有太大影响。
黄树涛于骏一姚英学袁哲俊
关键词:金刚石薄膜衬底材料化学气相沉积
变速切削系统振动频率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主要讨论变速切削系统中颤振频率随机床主轴转速变化的规律。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都证明在变速切削中颤振频率随转速呈分段线性锯齿状变化。试验在立式铣床和普通车床上进行。
吴博达于骏一杨国辉
关键词:金属切削颤振变速切削减振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