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雷

作品数:45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22篇政治法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39篇法医
  • 16篇法医学
  • 12篇法医病理
  • 12篇法医病理学
  • 12篇病理
  • 7篇法医人类学
  • 6篇年龄测定
  • 6篇骨折
  • 6篇骨骼
  • 6篇X线
  • 6篇MSCT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造影
  • 4篇少年
  • 4篇尸体解剖
  • 4篇体层摄影
  • 4篇体层摄影术
  • 4篇通事
  • 4篇青少年

机构

  • 37篇中华人民共和...
  • 17篇苏州大学
  • 13篇华东政法大学
  • 5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合肥市公安局
  • 2篇新疆警察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阿坝藏族羌族...

作者

  • 45篇万雷
  • 25篇应充亮
  • 18篇朱广友
  • 16篇王亚辉
  • 13篇魏华
  • 11篇夏文涛
  • 10篇邹冬华
  • 10篇陈忆九
  • 8篇黄平
  • 8篇刘宁国
  • 7篇邵煜
  • 7篇李正东
  • 6篇刘会
  • 4篇范利华
  • 4篇秦志强
  • 3篇高东
  • 3篇钱辉
  • 2篇郑剑
  • 2篇张建华
  • 2篇杨小萍

传媒

  • 30篇法医学杂志
  • 5篇中国司法鉴定
  • 3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刑事技术
  • 1篇2011司法...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少年膝、踝关节骨骺闭合趋势与骨龄鉴定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针对当代青少年膝、踝关节骨骺发育的特点,分析青少年骨骺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在活体年龄鉴定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摄取华东、华中、华南三地区1709名年龄介于11~21周岁两性青少年双侧膝、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从上述关节中遴选出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腓骨近端、胫骨远端及腓骨远端骨5个骨骺作为骨骼发育指标,观察各个骨骺的发育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各骨骺在不同年龄组中处于骨骺闭合等级的比例,确定研究膝、踝关节骨骺闭合的纳入人群,并计算出每个骨骺闭合的年龄范围。结果与上世纪60年代的研究资料相比,5个骨骺闭合年龄提前约2~3岁;与本世纪初的其他研究相比,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利用骨骺闭合时间推断活体年龄所依据的数据得到有效更新,并对当代两性青少年年龄界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王亚辉朱广友应充亮范利华万雷
关键词:法医人类学青少年骨骺膝关节踝关节
河南与浙江地区汉族女性青少年骨发育差异性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河南与浙江地区之间女性青少年骨发育的差异性。方法摄取河南及浙江两地599例年龄介于12~19岁的女性锁骨胸骨端及六大关节X线片。对照青少年骨发育分级标准24项骨骼发育指标进行阅片,并通过数学模型法计算骨龄,然后利用SPSS15.0软件对骨龄与生活年龄的比值进行不同地区间差异性分析。结果河南女性青少年骨发育在14~15岁年龄段(不含15周岁)比浙江提前约0.39岁,河南女性青少年骨发育在15~16岁年龄段(不含16周岁)比浙江滞后约0.37岁,河南女性青少年骨发育在18~19岁年龄段(不含19周岁)比浙江滞后约0.38岁,余年龄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河南与浙江地区女性青少年骨发育比较存在差异性,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本研究结论可供法医学、人类学、临床医学等有关学科对青少年骨龄评价作为参考。
万雷应充亮夏文涛王亚辉史格非刘会朱广友
关键词:法医人类学青少年汉族
新生儿成骨不全Ⅱ型的尸检和MSCT鉴定1例(英文)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报道了1例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Ⅱ型死胎案例。在妊娠期间胎儿即有颅骨骨折和颅脑损伤。法医尸体检验后,随即进行尸体多层螺旋CT(multi-sliced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扫描和三维重建。尸检结果显示了OIⅡ型的典型特征,包括颅骨变软、四肢畸形、髋关节弯曲和外展及一些异常特征如白色巩膜、髋内翻、部分骨骼和器官缺失、唇裂和两耳不对称。CT检测到的异常变化有腭裂、下颌发育异常、脊柱裂、颈肋、肋骨和椎骨融合,这些都是在常规尸检中难以检测到的。本文阐述了OI的分类、致病性基因突变、死亡原因以及OI与儿童受虐的鉴别,更强调了OI学科知识对法医病理学工作者的重要性和MSCT在法医病理学尸体检验中的价值。
邹冬华邵煜张建华万雷秦志强刘宁国黄平陈忆九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成骨不全尸体检验
中国当代汉族青少年骨发育趋势研究
目的:骨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骨的生长又存在起点和终点标志,继发骨化中心出现和骨骺闭合恰是“起点”和“终点”的最好观察指标。本研究将利用青少年胸锁关节及躯体6大关节继发骨化中心出现及骨骺闭合时间推断骨骼年龄,并...
王亚辉朱广友应充亮万雷
关键词:法医人类学青少年骨发育影像学
文献传递
“道路交通事故”诈伤法医学鉴定1例
2013年
兰某,男,22岁,自诉某年8月27日搭乘他人电动车时与一辆小轿车相撞而受伤至某医院就诊。主诉:外伤致左下肢疼痛、活动受限1h。查体:左大腿肘,胀明显、畸形,压痛阳性,可及骨擦音、骨擦感;左胫前上段有一条长5.0cm皮肤挫裂创.深达浅筋膜.边缘尚整齐伴少许污染,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
魏华万雷朱广友
关键词:法医学诈伤
颈椎损伤的伤残等级及“三期”法医学评定——附64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颈椎损伤后伤残等级和休息、护理、营养时限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颈部损伤、原有疾患与后遗症之间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的原则与方法。方法收集64例颈椎损伤的伤残等级鉴定案例,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交警部门反馈的涉及伤病关系案件的处理结果,了解案件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认可程度。结果随着对颈椎损伤后伤残评定案件中原发病的认识逐渐增加,相应颈椎损伤涉及伤病关系鉴定的案件也日益增多;在受理的颈椎损伤伤病关系案件中,均按照伤病关系理论进行鉴定,案件处理机关(交通警察)以及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均表示满意。结论对于各种颈椎损伤进行伤残等级和"三期"鉴定的案例,由于损伤机制不同,自身原有颈椎健康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鉴定中应考虑原有疾病对伤残等级的影响。
陆晓高东万雷应充亮
关键词:颈椎损伤伤残等级伤病关系
陈旧与新鲜鼻骨骨折的法医学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鼻骨陈旧与新鲜骨折影像征象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于2015年因鼻部损伤进行司法鉴定案件共34例,以临床症状体征与鼻骨骨折典型影像征象为参照,分析比对陈旧与新鲜骨折的差异。结果两组数据在鼻背部软组织肿胀、鼻出血、鼻黏膜肿胀、骨折断端影像学形态特征、影像学动态变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必须十分注重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征象多元要素相结合,避免鼻骨陈旧与新鲜骨折认定的偏差,确保鉴定结论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张敏万雷钱辉陈芳应充亮
关键词:法医学鼻骨骨折陈旧骨折新鲜骨折
不同地区汉族青少年骨发育差异性及其在骨龄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河南、海南、浙江三地区之间汉族青少年骨发育差异性,分析其在骨龄鉴定中的意义,并探讨数学模型法在推断骨龄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摄取河南、海南及浙江三地12.00~19.00岁汉族青少年肢体六大关节、胸...
万雷
关键词:法医学年龄鉴定汉族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在评价冠心病猝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运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ing,CACS)的方法,评价其在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猝死案例中的法医学应用价值,为虚拟解剖鉴定CAD猝死探索有效手段。方法收集9例进行法医学鉴定的心源性猝死案例,尸体解剖前均进行MSCT扫描。通过Agatston’s法对每例冠状动脉钙化程度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CACS,钙化积分>400作为存在CAD的评判标准,并与尸体解剖结果比较。结果经尸体解剖证实CAD猝死的9例案例中仅有2例钙化积分>400,CACS对CAD的预测率仅为22.2%。MSCT检查与系统尸体解剖均发现CAD猝死案例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肺水肿改变,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较其他分支发生管腔狭窄的发病率高。结论运用MSCT并结合计算CACS可对CAD猝死案例中冠状动脉钙化明显的进行检测,而钙化不明显的需要辅以如尸体血管造影等其他技术。
万雷应充亮刘宁国夏文涛王亚辉魏华朱广友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冠状血管钙化尸体解剖
三维螺旋CT在机械性损伤尸体检验中的价值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应用三维螺旋CT对尸体进行检验,探索其对机械性损伤尸体的诊断能力及其优势,同时积累尸体CT检验的经验。方法对机械性损伤致死的10例尸体在解剖前行全身CT检验,随后在CT诊断的指导下进行尸体解剖,比较两者在损伤的诊断、显示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尸体CT检验可以清晰显示身体各部位骨折及体腔内出血的三维形态特征,而且可以敏感的检查到全身各部位的积气,对于非常规解剖暴露的部位,在解剖前行CT检验可减少骨折的漏诊;对软组织内出血、器官破裂等未能形成明显X线密度差异的损伤,CT检验效果欠佳。结论对机械性损伤尸体的检验,CT有其特殊的价值,可作为尸体解剖前有效的补充,避免损伤的漏诊;对于某些无法进行尸体解剖的案件,CT检验所见可作为死亡原因判断以及致伤方式推断的参考依据。
郑剑刘宁国邹冬华万雷赵辉林许建荣陈忆九
关键词:法医学尸体检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