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有得
- 作品数:13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对营造轻松和谐的医学院校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探讨
- 2015年
- 目前医学院校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薄弱、应用能力较差,文章针对这类学生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数学课堂教学建议。
- 魏悦姿傅洪波丁有得
-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数学实践活动
- 基于容积脉搏波的血压参数测量与标定的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提出通过人体指端一点位置测量脉搏波传播时间,进而标定收缩压、舒张压。具体方法是通过交替点亮红光和红外光获取容积脉搏波,经放大滤波及信号处理后得到加速脉搏波,通过测量其中推进波和反射波之间的脉搏波传播时间来建立与血压的关系。根据数据回归分析建立收缩压测量方程式,根据容积脉搏波中交直流成分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及数据回归分析,建立相应的舒张压测量方程式。通过临床33例人体实验,其中18人作为训练组,15人作为对照组,并与基于传统充气袖带测量的OMRON电子血压仪测量结果作对照验证,结果表明有较好的一致性。此方法简单易行,可望作为一种无创、连续血压参数测量的标定方法。
- 丁有得邓亲恺梁妃学郭劲松
- 关键词:收缩压舒张压
- 一种辅助针灸训练学习用的可视化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针灸训练学习用的可视化设备,包括针灸针、带有穴位定位孔的肌电电极、穴位肌电仪、导线,带有穴位定位孔的肌电电极中央的穴位定位孔构成行针轨迹区域,穴位肌电仪的显示功能界面设计为上半屏幕和下半屏幕,上半...
- 丁有得唐媛
- 文献传递
- 一种具有辅助判断穴位的学习用训练模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辅助判断穴位的学习用训练模具,包括脉络穴位固定式薄膜和脉络穴位调节式薄膜:脉络穴位固定式薄膜采用柔性透明薄膜构成基本框架结构A,且在基本框架结构A的外部设置有穴位定位标尺A,穴位定位标尺A包括比例...
- 丁有得吴丽婷
- 文献传递
- 基于脉搏波传播时间测量的特征信号处理算法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针对目前加速度脉搏波特征点检测研究少的问题,本义提出一系列处理算法,并对加速度脉搏波关键点中的a、c两点进行了重点研究。方法通过对加速度脉搏波采用防脉冲移动平均、小波滤波等方法预处理后,采取差分阈值与小波系数模极大值相结合的方法,对关键点位置进行检测。实验处理数据源于对15名在校学生采集的60组容积脉搏波,通过本文算法进行处理、检测和验证。结果对于加速度脉搏波中关键点a、c两点的正确识别率达92%以上。结论本文所述信号处理算法能够对脉搏波传播时间测量中的特征信号进行快速、准确的检出,为新型医疗监护设备的开发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 丁有得王晓云
- 关键词:脉搏波小波变换
- 网络环境下微课教学的分布式备课探索被引量:2
- 2017年
- 本研究旨在利用集体分工与协作来完成微课的备课,通过有效备课分工实现的人力资源优化的过程。该过程在以学习共同体理论为指导,以微课资源建设为目标,重构了高校教师的备课模式,探讨并实践如何建立良好高校教师学习与教学共同体。在分析高校集体备课现状基础上,通过借助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现代信息管理手段,来形成一种"分布式备课"教学模式,利用集体智慧、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来完成微课资源的建设与积累,同时构造和谐互助的学习共同体。该研究探索不仅能为微课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而且同时也有力地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提升。
- 傅洪波丁有得魏悦姿麦庆军
- 关键词:集体备课
- 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类课程计算机仿真教学设计研究
- 2023年
- 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类科目更加偏向于实际应用,各科目知识点内在关联。以吉布斯效应的仿真为例设计仿真实验,使用数值方法实现编程,通过精简仿真模型提高编程效率,并改变截断矩形窗参数观察吉布斯效应强弱。该仿真实验有利于电子类课程中傅里叶变换知识群的吸收转化。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机仿真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问题结合开展综合性实验,通过强化理论、理论和仿真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加强数学知识储备等手段提高学生仿真能力。
- 王静丁有得李结松
-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仿真实验教学
- 微元分析法与奥氏粘度计的测量原理被引量:6
- 2017年
- 从微积分的连续性定义出发,利用相应的等价处理,对医用物理学中微元法处理提出一种新的认识视角,并且应用微元法简洁、系统地推导出奥氏粘度计的测量原理;另外,在该推导过程的物理分析中明确指出,该仪器正是巧妙地利用重力形成静压差,实现泊肃叶公式在竖直管中应用,澄清了相关文献中一些错误判断。
- 傅洪波魏悦姿丁有得朱继翔
- 关键词:连续性微积分医用物理
- 长时程电诱发心室纤颤致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家猪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经右心室电诱发心室纤颤(VF)致心搏骤停(CA)模型的损伤时间节点,建立一种稳定的长时程VF致CA-心肺复苏(CPR)家猪模型。
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健康雄性家猪分为VF 8、10、11、12 min组,每组10只。通过右心室交流电致颤法诱发VF,分别于VF 8、10、11、12 min时进行CPR 6 min。记录动物复苏及存活情况;复苏后持续监护6 h,记录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指标变化;复苏后96 h内,每24 h对复苏成功动物进行1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结果VF 8 min组动物所需CPR时间最短(min:6.9±1.3),首次除颤成功率最高(7/10),复苏成功率高达100%;CPR期间冠状动脉灌注压(CPP)升高最为明显,复苏后神经功能损伤较轻;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pH值和乳酸水平在复苏后能较快恢复正常,动物存活时间较长,机体损伤并不十分明显。VF 12 min组动物所需CPR时间最长(min:10.3±2.9),首次除颤成功率最低(1/10),自主循环恢复(ROSC)动物仅有4只且无动物存活至96 h;CPR期间多数动物始终无法获得满意的CPP,复苏动物NDS评分最高。VF 10 min组和VF 11 min组缺血缺氧对机体造成的损伤相对居中,动物所需CPR时间分别为(7.0±2.1)min和(8.2±2.6)min,分别有9只和7只动物复苏成功,6只和4只存活至96 h;复苏后2 h内血流动力学波动较为显著,复苏后1 h心率(HR,次/min)分别升至172(155,201)、168(136,196),平均动脉压(MAP,mmHg,1 mmHg=0.133 kPa)分别降至97(92,100)、81(77,100),心排血量(CO,L/min)分别降至5.0(4.0,5.8)、3.7(3.0,5.4);复苏动物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复苏后24~96 h NDS评分分别为180(110,255)~20(0,400)和275(223,350)~240(110,400)〕;复苏后0.5 h动脉血pH值分别降至7.26±0.09、7.23±0.09,血乳酸水平(mmol/L)分别升高至9.17±1.48、
- 文才李恒翟小竹丁有得周华涛欧阳志明杨正飞蒋龙元唐万春余涛
-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心室纤颤动物模型
-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研究
- 文章分析了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PBL和数学建模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将两者融入课堂教学中,探讨适应现代生物医学发展水平的"PBL+数学建模"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
- 魏悦姿傅洪波丁有得
- 关键词:高等数学数学建模PBL医学院校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