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
-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乙肝病毒e抗原反式激活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 2006年
- 目的验证HBeAgTP基因在细胞内的表达及表达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方法构建HBeAgTP基因的酵母表达诱饵质粒pGBKT7-HBeAgTP及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EGFP-C1-HBeAgTP,pEGFP-C1-HBeAgTP转染HepG2细胞,24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蛋白表达的亚细胞定位。pGBKT7-HBeAgTP转化AH109酵母细胞,提取转化了质粒的酵母蛋白质,进行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成功构建出HBeAgTP基因。HBeAgTP基因的酵母表达诱饵质粒pGBKT7-HBeAgTP及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pEGFP-C1-HBeAgTP,Western免疫印迹法印证HBeAgTP可表达蛋白,其表达的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结论HBeAgTP基因可表达蛋白,其表达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
- 王建军赵平靳雪源成军卿松赵志海丁宁
- 关键词:肝炎E抗原乙型免疫印迹法
- 老年急性和亚急性肝炎病因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讨论老年急性和亚急性肝炎病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0年本院收治的518例老年急性及亚急性肝炎患者的诊断及预后,分析老年急性及亚急性肝炎的病因及预后特点。结果老年急性及亚急性肝炎中,戊型肝炎发病率最高(61.2%);其次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6.4%);病因不明的感染(12.9%)位居第3位。各种类型急性肝炎中,急性药物性肝炎病死率为36.84%,戊型肝炎的病死率为1.26%,乙型肝炎的病死率为2.35%。药物性肝炎发生重型肝炎的比例最高,为63.15%,戊型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展为重型肝炎的比例分别为10%和10.81%,发展为重型肝炎后,病死率均显著增加。结论老年急性及亚急性肝炎的病因中,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要感染因素。急性肝炎发展为重型肝炎后,病死率明显提高。药物性肝炎发展为重型肝炎的比例高、预后差,应引起重视。
- 王建军赵平靳雪源丁宁卿松程勇前
- 关键词:肝炎急性病因预后
- 特发性门脉高压症11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PH)是非硬化性门脉高压症的一种,病因不明,在我国较少见,临床主要表现为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大伴脾功能亢进、贫血,而肝功能基本正常。
- 王建军荣义辉靳雪源程勇前卿松闫涛丁宁赵平辛绍杰
- 关键词:特发性门脉高压症活检手术治疗
- 老年HCV感染典型病例介绍及抗病毒治疗策略调整被引量:2
- 2012年
- 对于老年慢性患者,应根据患者年龄、对药物的耐受性、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及患者的意愿等因素全面衡量考虑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2011年EASL诊疗指南也仅提及老年人病情进展较快,利巴韦林用量需根据体重计算,并需加强副反应的监测。我们报道2例老年慢性患者接受了个体化抗病毒治疗策略。
- 程勇前卿松丁宁王建军靳雪源潘静赵平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老年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利巴韦林
- 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与病理学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病理学表现,以深化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收治45例PBC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特点。结果:PBC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较为隐匿,其中以乏力、黄疸、皮肤瘙痒、纳差最为多见,在生化指标上,PBC患者出现多项肝功能的异常,均明显高于正常值,其中91.1%的患者出现AMA阳性,病理学表现各分期特点。结论:肝组织病理检查对PBC诊断有重要意义,PBC患者的肝脏病理改变以小胆管改变最明显,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细胞浸润现象明显,各期改变可相互混杂。
- 郭晓东马雪梅孟繁平张健丁宁赵景民
- 关键词:胆汁性肝硬化病理学生化免疫
- 阿德福韦酯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HDV)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HBV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北京市解放军第302医院因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HDV联合HBIg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复发,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LAM)联合HBIg预防HBV复发。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期内未出现肾毒性表现。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67±5.37)月,随访期内无复发。对照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1.83±6.02)月,随访期内有2例复发。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DV联合HBIg预防肝移植术后HBV复发近期疗效优于LAM联合HBIg。
- 郭晓东熊璐杨坤丁宁郝晓刚吉英杰田如意孙婷
- 关键词:肝移植HBV复发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乙肝免疫球蛋白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治疗小鼠肝损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对肝细胞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C57小鼠28只,分为健康对照组、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腹腔内注射2500 mg/kg氨基半乳糖造小鼠肝功能损伤模型,造模2天后在实验组小鼠尾静脉注射CFSE荧光标记后的IPS细胞。在注射IPS细胞后5天、10天、15天和20天时,健康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对照组各取两只小鼠处死,取肝脏标本,分别行冰冻切片显微镜观察荧光,石蜡切片行HE染色,取血行生物化学检查。结果IPS细胞注射入小鼠体内后,可在小鼠肝脏定植,注射IPS细胞的小鼠血中ALT、AST下降速度较未注射IPS细胞的小鼠明显加快。肝脏病理损伤恢复情况较未注射IPS细胞的小鼠明显改善。结论 IPS细胞注射入肝功能损伤C57小鼠体内,可对小鼠的肝功能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 王建军赵平靳雪源程勇前刘鸿凌闫涛卿松丁宁辛绍杰
-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肝功能损伤
- 急性乙肝患者HBV特异性CD8T细胞受体基因的克隆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急性乙肝患者HBV特异性CD8 T细胞受体(TCR)参与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HLA-A2阳性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荧光标记的CD3、CD8抗体和五聚体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HBsAg183-191和HB-sAg335-343特异性CD8 T细胞频率。取6例患者PBMCs,用HBsAg335-343表位多肽诱导培养34周,用磁珠分选出CD8 T细胞后再用流式细胞术分选HBV特异性CD8 T细胞,经IL-2/CD3抗体/CD28抗体扩增后提取细胞mRNA,用cDNA5′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取TCR分子α链和β链全长可变区基因片段并进行克隆和测序,每个样本的克隆测序数≥50个。确定TCRα、β链基因家族并比较CDR3区序列特点。结果 6例患者样本600多个TCRα、β链克隆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BV特异性CD8 T细胞均呈现TCR分子α、β链基因家族优势表达特点,每例患者样本以24种α链和14种β链家族为主,其中α2、α14、α15、β3、β13和23链家族同时出现在1例以上患者,有1例患者所有克隆分析的β链基因均为β13家族。同一患者同一家族α、β链CDR3区序列趋于一致,而不同患者同一家族α、β链CDR3区序列相差较大。结论经HBV抗原表位多肽诱导增殖的特异性CD8 T细胞具有明显的TCRα、β链取用优势特点,这种TCR链的优势表达特点可能是影响抗HBV感染特异性细胞免疫力的重要分子基础。
- 丁宁叶海燕刘妍范振平黄丽利赵平靳雪源邹正升徐东平
- 关键词:乙型急性受体
- 转基因表达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受体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T细胞受体(TCR)转基因表达,初步观察其结合活性。方法从HLA-A2阳性急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诱导、分选、克隆和扩增HBV抗原特异性CTL;提取细胞RNA,用RT-PCR、5'-RACE和OVER-LAP PCR等方法获取TCR的α和β链编码基因;构建TCR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特异性TCR分别在人Jurkat T细胞和HLA-A2阳性健康人CD8 T淋巴细胞上表达。结果从1例HLA-A2阳性急性乙肝患者样本中分别获得了2组TCR Vα、Vβ配对,分别命名为α21β13、α15β13,包装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为(1.5~5.0)×105IU/mL,用针对目标TCR的特异性Vβ链抗体(抗Vβ13 TCR-PE)和HLA-A2限制性表位特异性五聚体(pentamer)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重组TCR在T细胞表面获得表达:其中在Jurkat细胞上转入的Vβ13链表达细胞占1.06%~2.25%,在HLA-A2阳性健康人T细胞上Vβ13阳性细胞和pentamer阳性细胞分别占到1.03%~2.06%和1.05%~1.12%,在HLA-A2阴性健康人T细胞上Vβ13阳性细胞和pentamer阳性细胞均低于0.05%。结论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可以使HBV特异性CTL TCR获得转基因表达,具有结合HLA-A2限制性表位的活性。
- 吴静王琳刘妍叶海燕丁宁刘永明徐东平
-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细胞受体
- S-腺苷蛋氨酸治疗急性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疗效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评估S-腺苷蛋氨酸治疗急性胆汁淤积性肝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76例急性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29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和茵栀黄治疗,静脉注射4周;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S-腺苷蛋氨酸,1000mg/d,静脉注射4周。分别在不同时间点(第2、4、6周)针对临床症状、生化指标(TBil、ALT、AST、ALP、GGT)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与治疗前TBil水平比较,治疗第2、4、6周时的TBil降幅率治疗组分别为46%、77%、92%,对照组分别为37%、60%、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皮肤瘙痒改善率治疗组为70.0%,对照组为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腺苷蛋氨酸退黄疸速度快,尤以前4周下降速度快,同时对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炎患者的皮肤瘙痒有显著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卿松赵志海赵平靳雪源程勇前王建军丁宁
- 关键词:胆汁淤积S-腺苷甲硫氨酸胆红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