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飞

作品数:9 被引量:102H指数:6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颅内
  • 2篇血管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三叉神...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 2篇神经痛
  • 2篇手术
  • 2篇颅窝
  • 2篇经痛
  • 2篇减压术
  • 2篇后颅
  • 2篇并发
  • 2篇出血
  • 1篇动脉瘤
  • 1篇学法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血管内介入

机构

  • 9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龙飞
  • 7篇廖声潮
  • 6篇秦坤明
  • 5篇莫凯
  • 4篇邝泓
  • 4篇唐纯海
  • 4篇吴京展
  • 2篇刘涛
  • 1篇张剑锋
  • 1篇赵会民
  • 1篇唐剑
  • 1篇唐华民
  • 1篇邵长江
  • 1篇曾光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病例的回顾,来对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法、材料及相关并发症的诊治经验进行总结。 方法:选取我科于2011年3月~2011年12月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42例患者共49个动脉瘤患者的临床...
龙飞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并发症
文献传递
仰卧头偏侧体位处理侧后颅窝病变的价值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仰卧头偏侧体位开颅显微手术入路在处理侧后颅窝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22例一侧后颅窝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表皮样囊肿2例,脑膜瘤3例,星形胶质细胞瘤5例,转移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血肿3例,听神经瘤2例,蛛网膜囊肿2例,小脑梗死2例。手术采取仰卧位,垫高患侧肩并向背尾侧拉肩,头转向一侧并屈颈的头偏侧体位。常规依据病灶部位使用乙状窦后、经横窦中点直切口。结果该体位对一侧后颅窝病变暴露理想,所有患者除2例因原发病死亡,1例蛛网膜囊肿开窗不理想转外院手术外,其余均预后良好。结论仰卧头偏侧体位显微手术能有效暴露小脑岩面裂隙至小脑蚓旁病变。头端可探查小脑山坡,尾端可探查小脑扁桃体。可以处理大部分后颅窝病例,但跨中线的小脑蚓正中病变及四脑室病变手术处理可能有困难。
吴京展秦坤明廖声潮唐纯海龙飞莫凯
关键词:显微手术
手术治疗颅内黑色素瘤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颅内黑色素瘤较为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9例颅内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行手术切除肿瘤,其中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1例仅行活组织检查术。术后病理学证实6例为转移性颅内黑色素瘤,3例为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无因手术死亡和发生严重并发症者。术后获随访7例,6例术后3~18个月死亡,1例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细胞瘤患者术后36个月死亡,平均生存期为6.8个月。
廖声潮龙飞莫凯邝泓秦坤明
关键词:颅内黑色素瘤部分切除黑色素细胞瘤次全切除手术死亡平均生存期
用改良Graeb评分及GCS评分指导脑室出血的个体化治疗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用改良Graeb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指导脑室出血个体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3例脑室出血患者,按照入院时GCS评分分为13~15分组、9~12分组和3~8分组;同时按照改良Graeb评分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在GCS评分9~12分和3~8分组中,若患者改良Graeb评分为三级,则施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若改良Graeb评分为二级,则施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或腰大池引流术(9~12分组优先采取腰大池引流术,3~8分组优先采取脑室外引流术);若改良Graeb评分为一级则采取保守治疗。在GCS评分13~15分组中,若患者改良Graeb评分为三级,则施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或腰大池引流术;若改良Graeb评分为二级,则施行腰大池引流术或保守治疗;若改良Graeb评分为一级则采取保守治疗。观察患者个体化治疗后1个月GCS评分变化及治疗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预后良好定义为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Ⅳ~Ⅴ级〕、脑室内血肿基本清除时间,以及颅内感染、肺部感染、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3例脑室出血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其中GCS评分13~15分组39例,9~12分组27例,3~8分组47例;修改Graeb评分一级21例,二级42例,三级50例。个体化治疗后1个月,GCS评分13~15分和9~12分组GCS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分:14.8±0.2比13.7±0.8,13.1±1.7比10.7±1.1,均P<0.05);将同一患者入院时与治疗后1个月GCS评分配对比较,3组GCS评分均显著提高,说明入院时不同昏迷程度患者经个体化治疗后意识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改良Graeb评分二级患者脑室内血肿基本清除时间为(7.0±2.8)d,三级患者为(6.1±2.0)d。个体化治疗后6个月,113例患者中GOS评分Ⅰ级7例(占6.2%),Ⅱ级13例(占11.5%),Ⅲ级28例(占24.8%),Ⅳ级27例(占23.9%),Ⅴ级38例(占33.6%);预后良好率57.5%(65/113)。113例患者发生颅内感染5�
龙飞秦坤明廖声潮吴京展唐纯海刘涛
关键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脑室出血个体化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影响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MVD的PTN患者的临床资料,确立相关影响因素,然后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患侧、病程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疼痛累及范围、临床类型、责任血管、压迫程度、减压程度与临床疗效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责任血管、压迫程度、减压程度是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有明确的责任血管、单根动脉的压迫、较轻的神经受压程度及神经充分减压与MVD治疗PTN疗效密切相关。
郭贤放廖声潮莫凯龙飞邝泓唐剑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影响因素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调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68例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进行抑郁、焦虑评分,并对评分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存在抑郁症状47例(28. 0%),焦虑症状40例(23. 8%),同时有抑郁焦虑症状22例(13. 1%)。疼痛评分7分以上患者伴发焦虑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疼痛评分7分以下患者;接受一种治疗方式患者伴发焦虑症状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接受两种及两种以上治疗方式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疼痛评分7分以上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疼痛评分7分以下患者;疼痛位于右侧者抑郁明显高于左侧者;病程在5年以上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病程在5年以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伴发较高比例的焦虑和抑郁。焦虑与疼痛程度及接受治疗方式的种类等因素有关,抑郁与疼痛程度、疼痛左右侧及疼痛病程等因素有关。
房建忠廖声潮邵长江莫凯龙飞邝泓秦坤明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焦虑抑郁视觉模拟量表
PBL与L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医学系医学生共121人,分为PBL组(62人)和LBL组(59人),分别施予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采用测验的方式评价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医学生测验成绩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病例分析成绩优于LBL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教学方法均可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PBL教学法因更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相对更符合临床工作的要求。
龙飞秦坤明廖声潮吴京展唐纯海
关键词:教学法PBLLBL神经外科临床见习
颅后窝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颅后窝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术后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行开颅手术的颅后窝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颅内感染28例,未感染141例。纳入可能造成颅内感染的13项相关因素,并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者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8例(1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留置脑室引流管、术后脑脊液漏、术中消毒液冲洗是颅后窝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留置脑室引流管、术后脑脊液漏是颅后窝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对危险因素采用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尽可能减少颅后窝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
龙飞秦坤明廖声潮唐纯海吴京展莫凯邝泓刘涛
关键词:脑肿瘤颅内感染影响因素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6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生物酶液化术和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2月本科收治的23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2例接受YL-1型颅内血肿穿刺±生物酶液化术作为观察组,11例接受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基本信息,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随访3个月GOS评分。结果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11例)在性别(男58.33%vs.63.64%,女41.67%vs.36.36%)、年龄[(65.5±11.8)岁vs.(56.8±10.1)岁]、术前GCS评分[(6.83±3.93)VS.(5.82±3.40)]、颅内血肿量(mL)[(50.52±23.07)vs.(68.77±11.18)]、住院天数[(15.58±14.72)dvs.(22.45±18.37)d]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h)[(0.73±0.21)vs.(3.92±0.67)]、住院费用[(45230.50±36566.88)元vs.(79857.90±34916.48)元]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两组优良率(33.3%vs.18.1%)、重残率(25.0%VS.27.3%)、病死率(41.7%VS.54.6%)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L-1型颅内血肿穿刺±生物酶液化术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在中老年HICH及急救领域中值得推广使用。
唐华民周建国张剑锋赵会民龙飞黄丽轩曾光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尿激酶再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