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茂松

作品数:569 被引量:4,380H指数:3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5篇期刊文章
  • 91篇专利
  • 85篇会议论文
  • 1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8篇建筑科学
  • 74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天文地球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理学
  • 8篇水利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矿业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05篇地基
  • 79篇荷载
  • 74篇隧道
  • 65篇基坑
  • 64篇开挖
  • 61篇黏土
  • 56篇土体
  • 49篇砂土
  • 45篇载力
  • 45篇承载力
  • 42篇软土
  • 39篇桩基
  • 38篇模型试验
  • 37篇有限元
  • 31篇竖向
  • 31篇加载
  • 28篇抗拔
  • 26篇软黏土
  • 26篇群桩
  • 26篇桩基础

机构

  • 550篇同济大学
  • 27篇华东建筑设计...
  • 22篇上海理工大学
  • 16篇广西大学
  • 11篇交通部公路科...
  • 10篇华东建筑设计...
  • 9篇交通运输部
  • 8篇山东大学
  • 8篇天津大学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8篇中国矿业大学
  • 8篇中铁第四勘察...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 7篇教育部
  • 7篇浙江大学
  • 7篇上海大学
  • 7篇华东电力设计...
  • 6篇长江科学院
  • 6篇香港大学
  • 5篇济南大学

作者

  • 568篇黄茂松
  • 81篇钱建固
  • 50篇木林隆
  • 45篇吕玺琳
  • 43篇俞剑
  • 38篇张陈蓉
  • 37篇王卫东
  • 25篇张治国
  • 23篇梁发云
  • 17篇马少坤
  • 15篇任青
  • 15篇秦会来
  • 14篇王浩然
  • 14篇刘怡林
  • 14篇周健
  • 14篇魏星
  • 14篇顾晓强
  • 13篇李进军
  • 12篇吴世明
  • 11篇江杰

传媒

  • 127篇岩土工程学报
  • 81篇岩土力学
  • 3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9篇地下空间与工...
  • 11篇土木工程学报
  • 9篇水利学报
  • 5篇建筑科学
  • 5篇防灾减灾工程...
  • 4篇建筑结构
  • 4篇工业建筑
  • 4篇中国公路学报
  • 4篇第六届全国青...
  • 4篇中国土木工程...
  • 3篇世界地震工程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工程力学
  • 2篇低温建筑技术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工程勘察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10篇2022
  • 18篇2021
  • 19篇2020
  • 21篇2019
  • 11篇2018
  • 23篇2017
  • 27篇2016
  • 39篇2015
  • 28篇2014
  • 48篇2013
  • 34篇2012
  • 48篇2011
  • 45篇2010
  • 38篇2009
  • 32篇2008
  • 32篇2007
  • 17篇2006
  • 14篇2005
5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轴力的部分埋入群桩基础水平振动特性被引量:18
2011年
在近海工程中,关于基础支撑体系的动力特性研究对于保证上部结构的稳定和安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欧拉-伯努利(Euler-Bernoulli)梁模型提出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部分埋入单桩的水平振动模型,分析影响单桩阻抗和有效桩长的主要因素,指出现有理论存在的不足,并给予修正;从埋入比、波的入射角和轴力3个方面分析部分埋入桩的桩-桩相互作用现象;然后,基于叠加原理建立部分埋入群桩的简化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完全埋入群桩理论精确解进行对比。通过参数讨论,发现轴力(N)、桩间距(s/d)和埋入比(L1/L2)对于部分埋入群桩水平振动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工程设计应该予以重视。最后,利用本模型研究一海上风电场群桩基础的水平振动特性和群桩基础阻抗变化对于整体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出建议。
任青黄茂松韩东晓
关键词:桩基工程动力响应群桩
基于块体剪流组合机构的黏土隧道三维开挖面稳定分析
2022年
基于块体剪流组合机构研究了非均质黏土地层中隧道三维开挖面稳定性。指出了已有文献在推导简单剪流–转动机构过程中存在漏项并对稳定系数计算公式进行了改正。通过对块体机构与剪流机构的讨论,分别从上部刚性块体以及下部剪流区两个方面揭示出现有解析机构上限解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及弹塑性有限元解差距较大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平动块体非均匀剪流组合机构,显著改进了现有解析机构在隧道埋深比相对较大时的上限解,并详细讨论了当前常用工程验算方法的适用性。
王鸿宇黄茂松唐震
关键词:上限法
模拟风电基础受三向耦合荷载作用的试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风电基础受三向耦合荷载作用的试验装置,包括模型槽,设在模型槽上的横梁支撑柱,设在横梁支撑柱上的加载横梁,设在模型槽内的模型基础,连接在加载横梁上的竖向导轨和竖向加载作动器,连接在竖向导轨上的竖向滑板,固...
黄茂松木林隆纠永志
文献传递
轴对称状态下土体剪切带触发形成的分叉理论被引量:26
2003年
室内试验观察到三轴压缩试样在特定的应力状态下有剪切带的出现,但这种轴对称状态的土体失稳现象从理论上一直没有得到严格的验证。鉴于此,本文基于分叉理论对土体轴对称试样失稳问题作了详细的理论解析,证明了剪切带触发形成的必要条件,然后对完全排水条件下密砂三轴压缩试样进行分析,通过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理论解析的合理性。
钱建固黄茂松
关键词:轴对称土体剪切带应变局部化三轴压缩试验
沿不同方向牵引砂土中预埋模型管线的试验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沿不同方向牵引砂土中预埋模型管线的试验系统,包括模型箱主体、导向控制圆盘、模型管线、刚性连接杆、光滑滑轨、定位基座、电动机牵引装置、非轴向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模型箱主体内的土样采用落雨法制备,控制电动机牵...
黄茂松周先成俞剑
文献传递
可用于研究循环移动荷载作用下地基力学行为的试验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研究循环移动荷载作用下地基力学行为的试验系统,包括:刚性模型箱、反力架、基础模拟子系统、静‑动耦合荷载加载子系统、图像采集子系统和数据控制与采集子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系统可以在试验前先借助辅助...
钱建固戴浴晨王其伟黄茂松
文献传递
吹填超软土浅层真空预压加固处理前后的固结特性被引量:11
2013年
超软土固结特性在吹填土地基处理设计中至关重要,针对"浅层真空预压加固处理"前后的超软土开展室内分级加载固结试验,研究了不同状态、不同方向下超软土的固结特性以及固结系数随固结荷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超软土在低应力水平下,固结系数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固结系数虽有所增加,但增量比逐渐减小;与正常沉积土不同,超软土的径向与竖向结构屈服应力的比值明显大于正常沉积土;当固结压力超过结构屈服应力时,超软土的径向固结系数与竖向固结系数相差不大,这一特点与正常沉积土有较大的差别。
雷华阳张文振韩鹏黄茂松王学超陈丽
关键词:固结系数真空预压
一种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配套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配套装置,包括模型箱,模型箱内设有模型隧道、隧道刚性支护面、动力组件、传动组件及数据采集组件;其中模型隧道位于模型箱中,模型隧道的外侧充填试验地基土;隧道刚性支护面设在模型隧...
吕玺琳黄茂松李冯缔
文献传递
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极限理论研究被引量:78
2011年
基于村山氏极限平衡法和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了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推导了维持开挖面稳定的最小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公式。类似于Terzaghi地基承载力的叠加原理,将极限支护压力表示为土体黏聚力、地表超载和土体重度三项贡献的叠加,并对各自影响系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极限平衡法得到的黏聚力影响系数随土体内摩擦角增大而增大,随隧道埋深比增加而减小,地表超载和土体重度影响系数均随土体内摩擦角增大而减小,地表超载影响系数随隧道埋深比增加而减小,土体重度影响系数随隧道埋深比增大而增大。当内摩擦角较小时,极限分析法得到的三项系数与土体内摩擦角和隧道埋深比的关系表现出与极限平衡相同的规律,但当土体摩擦角达到一定值时,土体黏聚力和土体重度的影响系数则不再随隧道埋深比而变化,地表超载影响消失。极限分析法得到的极限支护压力及三项系数均低于极限平衡法,但更接近现有文献中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
吕玺琳王浩然黄茂松
关键词: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支护压力
不同桩长扩底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计算模式被引量:21
2011年
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以及相关文献成果,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不同桩长扩底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统一计算模式。在极限状态下,扩大头处形成椭圆状局部破坏;而等截面段形成幂函数形式的曲线破裂面,幂函数曲线破裂面形状取决于土层及桩型参数。提出扩大头影响高度H1的概念,由扩底抗拔桩足尺试验数据,拟合出一个适合上海等软土地区扩底抗拔桩扩大头影响高度H1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工程实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统一计算模式的正确性。另外,该方法也可退化为等截面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黄茂松王向军吴江斌王卫东
关键词:扩底抗拔桩极限承载力数值模拟
共5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