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琼

作品数:140 被引量:968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0篇细胞
  • 24篇食品
  • 20篇食物
  • 17篇免疫
  • 15篇中毒
  • 15篇食物中毒
  • 15篇小鼠
  • 15篇流行病
  • 14篇流行病学
  • 13篇食源
  • 13篇食源性
  • 12篇源性疾病
  • 12篇食源性疾病
  • 11篇食品安全
  • 11篇流式细胞
  • 10篇毒理
  • 10篇诺如病毒
  • 10篇流式细胞术
  • 10篇保健
  • 9篇毒理学

机构

  • 129篇广东省疾病预...
  • 20篇中山大学
  • 1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4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暨南大学
  • 3篇江门市疾病预...
  • 3篇国家食品安全...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长沙市疾病预...
  • 2篇东莞市疾病预...
  • 2篇佛山市三水区...
  • 2篇广州市越秀区...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皖南医学院

作者

  • 139篇黄琼
  • 42篇黄俊明
  • 41篇杨杏芬
  • 28篇张永慧
  • 23篇梁骏华
  • 22篇黄建康
  • 21篇李志
  • 20篇蔡玟
  • 19篇邓小玲
  • 17篇卢玲玲
  • 14篇闻剑
  • 13篇谭小华
  • 11篇李剑森
  • 10篇李世聪
  • 8篇李文立
  • 7篇陈壁锋
  • 7篇徐海滨
  • 7篇黄熙
  • 6篇林协勤
  • 6篇蒋琦

传媒

  • 24篇中国食品卫生...
  • 23篇华南预防医学
  • 10篇卫生研究
  • 9篇中华预防医学...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毒理学杂志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2003年全...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国外医学(卫...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营养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10篇2015
  • 9篇2014
  • 13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7篇2004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特异性口服免疫耐受诱导的免疫学机制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特异性口服免疫诱导(specific oral tolerance induction,SOTI)是一种将曾经使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食物作为抗原,从极低剂量开始给患者口服,以后逐渐缓慢增大剂量,维持一段时间后使患者对此抗原发生免疫耐受的现象。SOTI的发生发展受到多种免疫机制和诸多因素的影响,对SOTI免疫学机制深入细致地研究将为进一步了解食物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及其治疗和预防发挥积极的作用。
郭翔黄琼杨杏芬
关键词:食物过敏
诺如病毒GⅡ.4型变异株感染流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3年
诺如病毒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广泛分布并引起急性感染性胃肠炎的病原体。美国每年约有1.79亿例急性胃肠炎感染者,其中超过50%(36%-59%)为感染诺如病毒所致;每年因诺如病毒感染导致住院病例可达70000例,其中死亡800例,带来医疗负担高达2.84亿美元。
钟雪珊黄琼李晖
关键词:诺如病毒
低水平铅暴露对脑发育期大鼠智能的影响及钙、锌防护效果和机理的探讨
研究目的:1.建立脑发育期低水平铅暴露损伤大鼠仔鼠神经行为的模型.2.探讨铅神经毒性在大鼠脑发育期不同阶段的差异;3.探讨钙、锌对大鼠脑发育期低水平铅暴露神经行为损害的保护效应及其可能机制.结论:一、母鼠孕12天→仔鼠出...
黄琼
关键词:长时程增强蛋白激酶C
文献传递
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影响致病菌分离率及分离时限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影响致病菌分离率及分离时限的因素,为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自2007年开展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以来的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致病菌分离培养机构、监测病例定义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3个因素对致病菌分离率及分离时限的影响。结果致病菌分离培养机构调整之前(2010年)致病菌分离率为3.17%(202/6 369),调整后(2011年)致病菌分离率为3.74%(329/8 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致病菌分离时间则从调整前的平均10 d缩短为调整后的平均3 d。监测病例定义修改前(2014年)致病菌分离率为6.22%(1 759/28 280),修改后(2015年)致病菌分离率为7.66%(2 377/31 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之前(2012年)致病菌分离率为3.56%(690/19 365),考核后(2013年)致病菌分离率为4.98%(1 465/29 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医院检验科开展致病菌检测可有效缩短致病菌分离时限,提出精准的监测病例定义及定期开展实验室质量控制考核可以有效提高致病菌分离率。
卢玲玲柯碧霞何冬梅谭海玲李柏生邓小玲梁骏华李世聪黄琼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
膳食铝暴露评估研究现状被引量:36
2013年
铝的毒性不容忽视,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多次修改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2011年最新铝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为2.0 mg/kg bw。本文阐述普通人群铝的暴露来源,膳食铝的生物利用率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膳食铝暴露评估研究情况。
蒋琦黄琼张永慧
关键词:生物利用率风险评估食品安全食品污染物
敌匹硫磷与双酚A单独与联合暴露对RAW264.7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目前我国食品污染中较常见的有机磷农药敌匹硫磷与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s)双酚A在单独暴露和联合暴露条件下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经典的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了解...
谭小华杨杏芬黄琼
关键词:双酚A
湿粉类制品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风险及控制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以广州市为例分析湿粉类制品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和生产加工过程的风险点,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选择广州市范围生产湿粉类制品的生产单位,采集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样品及同批次产品生产使用的原料,对蜡样芽胞杆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共采集32份出厂的湿粉类制品、139份市售湿粉类制品、32份原料大米、5份小麦淀粉、3份玉米淀粉,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分别为50.00%(16/32)、43.17%(60/139)、93.75%(30/32)、40.00%(2/5)、66.67%(2/3),3.60%的湿粉类制品中蜡样芽胞杆菌含量超过标准限量值,定量结果分别为10~4.97×10^(4)、10~2.10×10^(6)、10~1.22×10^(3)、10~30、10 CFU/g。市售样品四个季度检出率分别为45.28%、42.50%、31.03%、58.82%,季度间检出情况无差异。结论广州市湿粉类制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湿粉类制品的微生物风险控制应着重于原材料清洗彻底、设备清洁、全程冷链运输和储存、控制储存时间以及形成良好的食用习惯等方面。
周璐郑开伦黄琼黄琼宋曼丹宋曼丹
关键词:蜡样芽胞杆菌
流式细胞术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快速、灵活、灵敏和定量检测细胞和亚细胞成分的细胞分析技术。本文简述其原理和发展,并对其在免疫、生殖和遗传、发育、环境以及神经毒理学方面的应用现状做一介绍。
黄琼杨杏芬黄俊明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免疫毒理学生殖毒理学发育毒理学神经毒理学
文献传递
氢化可的松和环磷酰胺建立免疫低下模型方法比较
<正>背景:保健食品功能评价方法及有关程序制定项目。目的:比较氢化可的松(HY)和环磷酰胺(CYP)两种药物诱导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的方法,为保健食品功能评价选择合适的免疫低下模型。
吕颖坚黄俊明蔡玟黄琼陈壁锋黄建康李志李文立胡帅尔谭小华谭剑斌
文献传递
牡蛎养殖区人群诺如病毒感染监测对暴发的预警作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牡蛎养殖区人群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流行特征,研究病例监测对暴发的预警作用。方法 2014年1—12月,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从牡蛎养殖区选取部分社区人群进行入户调查,回顾其过去4周内急性胃肠炎的发病情况。采用实时RT-PCR与半巢式PCR相结合的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测序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果调查共发现75例急性胃肠炎病例,年发病率为0.10次/人年;诺如病毒阳性率为20.0%(15/75);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诺如病毒优势流行株为GII.4 Sydney 2012;发现新型GII.17变异株,检出时间为2014年3月。结论 GII.4 Sydney 2012仍是引起当地诺如病毒感染急性胃肠炎的主要流行株,在牡蛎养殖区哨点医院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监测中发现的GII.17变异株对2014年冬季的暴发流行具有早期预警作用。
覃霖王安娜钟贤武梁骏华庄雅丽陈荣凤李柏生黄琼张永慧
关键词:诺如病毒系统发育分析急性胃肠炎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