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开红
- 作品数:144 被引量:647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
- 1997年
- 对86例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的肝功能改变与PHG病变程度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肝功能按Child分级,与PHG病变程度及并发胃粘膜出血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的加重,PHG病变也逐渐加重,并发胃粘膜出血的机会增多。PHG是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值得临床重视。
- 梁健黄志清黄开红
-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上消化道出血
- 广东省糜烂性食管炎内镜检出情况调查被引量:13
- 2005年
- 目的通过分析13家医院内镜诊断的糜烂性食管炎病例,探讨广东省糜烂性食管炎的患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13家大医院2003年全年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所有病例共63 459例,以洛杉矶标准收集符合糜烂性食管炎诊断病例的内镜资料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糜烂性食管炎1263例,糜烂性食管炎A、B、C、D级的检出率分别为0.94%(599/63459)、0.69%(440/63459)、0.21%(132/63459)和0.14%(92/63459),总检出率为1.99%(1263/63459), 其中A、B级患者占82.3%(1039/1263)。糜烂性食管炎的严重程度随着患者的年龄的增加而增加(F=22.932,P<0.001)。男性病例明显多于女性病例,男:女=2.3:1。食管裂孔疝见于6.7%(85/ 1263)的病例,其平均年龄明显大于无食管裂孔疝患者(60.0±17.1 vs 49.5±16.8,P<0.001),但两组病变的严重程度情况相似。Barrett食管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不高,分别为0.71%和0.63%。结论广东省糜烂性食管炎的内镜检出率为1.99%,以轻中度的A、B级为主,并多见于男性、年长患者,病变严重程度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 李初俊陈村龙梁远国黄开红周宇崔西玉聂玉强杨见权郑丰平刘婉薇钟敏丁元伟陈惠新陈旻湖
- 关键词:糜烂性食管炎内镜检查内镜诊断检出情况病变严重程度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诊断病例
- 克拉霉素、甲硝唑和潘妥洛克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克拉霉素与甲硝唑及潘妥洛克联合应用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 10 2例符合条件病人随机分成两个治疗组 ,其中 5 0例口服克拉霉素 5 0 0mg ,甲硝唑 40 0mg ,潘妥洛克 40mg ,为A组 ;5 2例口服羟氨苄青霉素 5 0 0mg ,甲硝唑 40 0mg ,潘妥洛克 40mg ,为B组。两组用法均为每日 2次 ,疗程 1周。疗程结束后 1个月复查胃镜。结果 A组HP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均为 94.0 % ,稍高于B组的 90 .4%及 84.6 %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克拉霉素组未发现严重副反应 ,病人依从性良好。结论 克拉霉素与甲硝唑及潘妥洛克合用
- 陈清霞黄开红熊小强黄志清陈为宪
- 关键词:克拉霉素甲硝唑潘妥洛克幽门螺杆菌感染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
- 载5-氟尿嘧啶聚乳酸纳米微粒对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载5-氟尿嘧啶(5-FU)聚乳酸纳米微粒(5-FU-PLA-NPs)对体外培养的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为实验研究。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0.1、1.0、10.0、100.0和1000.0mg/L)的空载聚乳酸纳米微粒(PLA-NPs)在不同时间点(48和72h)对人眼球筋膜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MTT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0.1、1.0、10.0、100.0和1000.0mg/L)5-Fu纳米药物和5-FU原药在1~7d内共7个时间点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计算并比较两者在7个时间点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RT-PCR分别检测剂量为100.0mg/L的5-Fu纳米药物和5-Fu原药作用成纤维细胞1、5、7d后Ⅲ型前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对同一天各浓度A值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同一天相同浓度5-Fu原药组A值与5-FU-PLA-NPs组A值的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不同时间点各组COL3的相对4值。结果空载聚乳酸纳米微粒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载5-Fu纳米微粒和5-Fu原药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使Ⅲ型前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该抑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作用初期各剂量组5-FU纳米微粒的抑制作用低于原药,随时间延长抑制作用超过原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乳酸(P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可作为眼部用药的载体。载5-Fu聚乳酸纳米微粒具有一定的缓释功能,可长期释放药物,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5-Fu纳米药物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超过原药,其可作为靶向缓释药物载体。
- 蓝育青宋欣肖剑晖卓业鸿郭慧张弛黄开红
- 关键词:氟尿嘧啶成纤维细胞药物载体
- 克罗恩病初次手术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患者需手术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2014年间收治、并能获得研究终点(接受肠切除手术或末次随访距首发症状至少5年)的173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蒙特利尔分型对病变部位和疾病行为进行评价。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初次手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自首发症状出现后5年内,有85例(49.1%)患者接受了肠切除手术。单因素分析显示,诊断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病变累及上消化道、狭窄型和穿透型病变者需要手术治疗的概率较高(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诊断年龄大于40岁(OR=2.34,95%CI:1.05—5.22)和男性患者(OR=2.02,95%CI:1.04~3.92)为需手术治疗的独立高危因素,单纯结肠病变(OR=O.35,95%CI:0.13~0.97)为需手术治疗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高龄及男性患者是手术治疗的高危人群,而病变局限于结肠者需手术治疗的概率较低。
- 江一鸣陈茵婷练国达陈祥安黄开红
- 关键词:克罗恩病外科手术
-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18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回顾分析原发性胃肠淋巴洛的临床情况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1980-1996年住院的18例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淋巴瘤病人中,以老年人多见(77.8%),临床表现、X线检查、内镜表现具有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在手术前多数误诊。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疑似的病例应结合X线、内镜及病理学检查特点加以判断,及时行剖腹探查是减少误诊和深诊的主要手段。
- 杜荣国胡俊庭黄开红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淋巴瘤误诊
- 胃癌患者预后及病理因素与Bmi-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02-2004年146例有3年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术后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手术标本石蜡切片进行染色,检测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该蛋白表达对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影响。结果:Bmi-1蛋白在本组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7.8%(99/146)。Bmi-1的表达与胃癌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侵润深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等无关(P>0.05)。Bmi-1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者(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Bmi-1表达、癌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肿瘤大小、术后化疗均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Bmi-1在胃癌组织表达状态与胃癌的生长和侵润转移关系密切,可以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 刘建化黄开红李学先宋立兵郭宝红冯艳曾木圣
- 关键词:胃肿瘤BMI-1肿瘤侵润预后
- Gemcitabine纳米囊泡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郑建军贾林李皓黄开红帅心涛
- 关键词:GEMCITABINE体外释放研究纳米囊泡抗肿瘤药物
- Bmi-1基因过表达对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淋巴瘤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区1(Bmi-1)过表达对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转染方法将携带原癌基因Bmi-1的质粒或空质粒稳定转染GES-1细胞,通过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在mRNA及蛋白水平鉴定转染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Bmi-1对GES-1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稳定转染Bmi-1对GES-1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表明成功建立稳定转染Bmi-1基因的GES-1细胞株。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过表达Bmi-1基因使GES-1细胞G0/G1期减少,G2/M期和S期细胞增多。生长曲线显示,过表达Bmi-1基因使GES-1细胞增殖速度明显提高。结论:过表达Bmi-1基因能调控GES-1细胞的细胞周期,促进GES-1细胞的增殖。
- 练国达邓辉陈茵婷曾林涓张秋波钱辰琛黄开红
- 关键词:GES-1细胞
- 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对人胃癌和结肠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效应被引量:29
- 2005年
-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聚乳酸载药纳米微粒(5-Fu-PLA-NP)对人胃癌和结肠癌细胞株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超声乳化法制备5-Fu-PLA-NP载药纳米微粒;用噻唑蓝(MTT)比色法从1~10 d连续检测1×10-7、1×10-6、1×10-5、1×10-4mol/L浓度5-Fu-PLA-NP和5-Fu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和结肠癌细胞株SW620的体外杀伤效应,并计算出2种药物的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和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 5-Fu-PLA-NP的体外累积药物释放率在7 d时为75.7%,10 d时达94.3%;5-Fu的杀伤效应在1~7 d时呈时间依赖关系,7 d后进入平台期;5-Fu-PLA-NP则在1~10 d均呈时间依赖关系;7 d时两者在不同剂量的杀伤效应均呈剂量依赖关系,并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5-Fu-PLA-NP具有药物缓释效应,可延长药物对人胃癌与结肠癌细胞的有效作用时间;并且载药纳米微粒没有降低5-Fu成分的生物学活性.
- 黄开红赵晓龙朱兆华刘建化李东印闵军陈汝福常津刘晓燕
- 关键词:载药纳米微粒体外杀伤效应结肠癌细胞株5-氟尿嘧啶聚乳酸生长抑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