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宏杰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蛋白
  • 7篇骨形成
  • 7篇骨形成蛋白
  • 6篇骨形成蛋白-...
  • 6篇BMP-2
  • 5篇原位
  • 5篇原位杂交
  • 5篇颌骨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4篇基因
  • 4篇成釉细胞
  • 4篇成釉细胞瘤
  • 3篇肉瘤
  • 3篇肿瘤
  • 3篇骨肉瘤
  • 2篇颌骨骨肉瘤
  • 2篇颌面
  • 2篇颌面部
  • 2篇面部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医学...
  • 7篇杭州市第二人...
  • 6篇浙江大学
  • 5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4篇黄宏杰
  • 9篇平飞云
  • 6篇彭加萍
  • 2篇任晓冰
  • 2篇胡向荣
  • 2篇吴翔燕
  • 2篇杨文君
  • 1篇徐学军
  • 1篇高红芬
  • 1篇马长柏
  • 1篇刘娟
  • 1篇崔悦

传媒

  • 4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杭州医学高等...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颌骨肿瘤中骨形成蛋白-2基因扩增的RT-PCR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颌骨肿瘤中骨形成蛋白(BMP)-2基因的扩增与颌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9类87例新鲜颌骨肿瘤标本中BMP-2基因扩增结果。结果含肿瘤性硬组织的全部42例颌骨肿瘤(骨肉瘤、软骨肉瘤、牙源性纤维瘤、骨化性纤维瘤、化牙骨质纤维瘤)和部分颌骨成釉细胞瘤(27/31)均显示人BMP-2特异性扩增条带,而不含肿瘤性硬组织的其他颌骨肿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均未见特异性扩增条带。结论颌骨肿瘤中BMP-2基因扩增存在差异,BMP-2基因扩增与肿瘤性硬组织的形成有关,与某些颌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平飞云黄宏杰彭加萍
关键词:颌骨肿瘤骨形成蛋白-2基因扩增
腮腺多形性腺瘤中BMP-2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2006年
目的:检测腮腺多形性腺瘤中BMP-2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意义。方法:分别抽提7例人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织标本的总RNA,应用人BMP-2 mRNA特异性引物和RT-PCR方法检测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中BMP-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7例标本中有6例检测到人BMP-2 cDNA的特异性扩增条带。结论:BMP-2基因的表达可能参与腮腺多形性腺瘤中软骨样组织形成的病理过程。
黄宏杰平飞云任晓冰
关键词:多形性腺瘤骨形成蛋白-2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颌骨骨肉瘤中BMP-2mRNA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颌骨骨肉瘤(osteosarcoma of the jaw,OSJ)中BMP-2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21例OSJ标本进行BMP-2mRNA检测。应用卡方检验,对OSJ中BMP-2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间的关系作统计分析。结果:21例OSJ中,17例BMP-2mRNA表达阳性(80.95%),包括全部15例成骨细胞型和2例(2/4)成软骨细胞型OSJ。梭形或多边形的肿瘤细胞,细胞质中可见明显的阳性染色。1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的OSJ标本,BMP-2mRNA表达均为阳性,而无BMP-2mRNA表达的OSJ标本中,无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淋巴结阳性组,BMP-2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100%;淋巴结阴性组,BMP-2mRNA的阳性表达率为55.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BMP-2mRNA主要在成骨细胞型及部分成软骨细胞型OSJ中表达,其表达可能与OSJ的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关系。
黄宏杰平飞云彭加萍
关键词:颌骨骨肉瘤骨形成蛋白-2原位杂交
BMP-2在颌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 BMP- 2在颌骨骨肉瘤 (osteosarcoma,OS)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 OS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对 2 1例颌骨骨肉瘤标本进行 BMP- 2及其 m RNA的检测。结果  2 1例颌骨骨肉瘤标本中 17例有 BMP- 2 m RNA表达 (81.0 % ) ,15例有 BMP- 2蛋白质表达 (71.4 % ) ,阳性信号主要位于梭形或多边形肿瘤细胞胞浆中 ,在肿瘤性骨小梁的边缘 ,可见立方状骨母细胞呈强阳性反应。12例出现淋巴结转移的颌骨骨肉瘤标本 BMP- 2及其 m RNA表达均为阳性 ,而表达阴性的颌骨骨肉瘤标本中无 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结论  BMP- 2在颌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中起一定作用 ,并可能与颌骨骨肉瘤的预后有一定关系。
平飞云黄宏杰任晓冰
关键词:原位杂交
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中BMP-2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cementifyingfibroma,CF)中骨形成蛋白-2(BMP-2)的表达,探讨其与牙骨质小体及牙骨质样物质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对10例CF标本进行BMP-2mRNA和BMP-2蛋白的检测。结果10例CF标本中,9例有BMP-2mRNA表达,7例有BMP-2蛋白表达,阳性信号位于牙骨质小体及牙骨质样物质周围环绕的短梭形细胞,以及瘤样增生的纤维组织中的多数纤维母细胞和部分纤维细胞胞质中,未钙化的牙骨质基质也有BMP-2蛋白表达。结论BMP-2在CF中的表达可能与牙骨质小体及牙骨质样物质的形成有关。
黄宏杰平飞云彭加萍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2
颌骨成釉细胞瘤中BMP-2mRNA表达的原位杂交研究
2004年
目的研究颌骨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中骨形成蛋白(BMP)-2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AB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51例AB进行BMP-2mRNA的检测。结果51例颌骨AB标本中33例有BMP-2mRNA表达(64.71%),以肿瘤滤泡周边的高柱状细胞杂交信号最强。原发病例与复发及恶变病例中BMP-2mRNA的表达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BMP-2mRNA的表达可能与AB的发生及生物学行为有一定关系。
平飞云黄宏杰彭加萍
关键词:BMP-2颌骨MRNA表达成釉细胞瘤原位杂交生物学行为
开窗引流术治疗替牙期颌骨含牙囊肿的疗效观察
2002年
目的 探讨开窗引流术治疗替牙期含牙囊肿的效果。方法 用开窗引流术治疗 9例替牙期含牙囊肿 ,术后进行 6个月以上随访 ,观察其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到了消除囊腔、保留恒牙、促进颌骨发育、恢复咬合关系的治疗目的。
黄宏杰
关键词:颌骨囊肿含牙囊肿替牙期开窗引流术
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中BMP-2mRNA的表达
2006年
目的:检测颌骨牙骨质化纤维瘤(cem entifying fibrom a,CF)中BMP-2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牙骨质小体及牙骨质样物质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10例CF标本中BMP-2mRNA的表达。结果:10例CF标本中9例有BMP-2mRNA表达,阳性信号位于牙骨质小体及牙骨质样物质周围环绕的短梭形细胞和瘤样增生的纤维组织中的多数纤维母细胞和部分纤维细胞胞浆中。结论:BMP-2mRNA在CF中的表达可能与牙骨质小体及牙骨质样物质的形成有关。
黄宏杰平飞云彭加萍
关键词:骨形成蛋白-2原位杂交
人骨形成蛋白-2的cDNA探针的实验合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利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合成并标记人骨形成蛋白-2(hBMP-2)的cDNA探针。方法从人髁状突骨折标本中提取总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出hBMP-2成熟肽编码区基因的cDNA片段,将其插入pGEM-T质粒中,并转化到大肠杆菌;挑选阳性克隆培养,提取重组质粒,并作核苷酸序列分析;用限制性内切酶单酶切后,再经地高辛标记检测试剂盒随机引物法标记,合成地高辛标记的BMP-2cDNA探针;利用这一探针作人颌骨成骨性骨肉瘤标本中BMP-2mRNA表达的原位杂交研究,以鉴定探针的可靠性。结果通过实验方法合成了hBMP-2cDNA探针,利用这一探针的原位杂交研究证实颌骨成骨性骨肉瘤中有BMP-2mRNA表达。结论自行合成并标记的人BMP-2cDNA探针,性状稳定、可靠,能够应用于BMP-2mRNA表达的原位杂交研究。
黄宏杰平飞云
关键词:人骨形成蛋白-2CDNA探针基因克隆原位杂交骨肉瘤
左氧氟沙星与超声引导冲洗联合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调察超声引导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对颌面部间隙感染(MSI)的治疗效果,为MSI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方法将82例MS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B组42例在超声引导下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B组脓腔闭合、包块消失、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3.1±0.4)、(5.4±1.1)、(4.2±1.3)d,均短于A组的(4.5±0.6)、(7.2±1.4)、(5.3±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B组为97.62%,高于A组的80.00%(P<0.05);败血症、呼吸道梗阻、纵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B组为11.90%、A组为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MSI,可加快包块消失,促进脓腔闭合,术后不留瘢痕,对患者颌面部美观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夏雪华黄宏杰马长柏许颖
关键词:颌面部间隙超声引导左氧氟沙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