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大年

作品数:113 被引量:1,458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农业科学
  • 27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6篇水稻
  • 55篇基因
  • 34篇转基因
  • 17篇植株
  • 12篇基因枪
  • 12篇基因水稻
  • 12篇除草
  • 11篇抗性
  • 10篇稻瘟
  • 10篇稻瘟病
  • 10篇育种
  • 10篇植物
  • 10篇瘟病
  • 9篇转基因水稻
  • 8篇转基因植株
  • 8篇基因植株
  • 8篇BAR基因
  • 8篇除草剂
  • 7篇稻米
  • 7篇籼稻

机构

  • 9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8篇杭州师范大学
  • 14篇浙江大学
  • 13篇中国水稻研究...
  • 8篇中国科学院遗...
  • 5篇安徽省农业科...
  • 4篇杭州商学院
  • 3篇浙江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学院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江西省农业科...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韩山师范学院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大学

作者

  • 108篇黄大年
  • 31篇钱前
  • 26篇华志华
  • 21篇颜美仙
  • 20篇高振宇
  • 20篇王慧中
  • 15篇杨炜
  • 11篇薛锐
  • 9篇王金霞
  • 9篇曾大力
  • 8篇肖晗
  • 7篇郭龙彪
  • 6篇杨剑波
  • 6篇于彦春
  • 6篇向太和
  • 6篇赵艳
  • 5篇林鸿生
  • 5篇李莉
  • 5篇卢德赵
  • 5篇汪晓玲

传媒

  • 29篇中国水稻科学
  • 7篇中国稻米
  • 6篇Journa...
  • 4篇生物工程进展
  • 4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科学通报
  • 3篇今日科技
  • 3篇浙江农业科学
  • 3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科技通报
  • 2篇Acta B...
  • 2篇上海农业科技
  • 2篇生命的化学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生命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14篇2003
  • 7篇2002
  • 9篇2001
  • 13篇2000
  • 11篇1999
  • 6篇1998
  • 5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5篇1992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中蔗糖和淀粉合成的关键酶 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被引量:6
1998年
植物中蔗糖和淀粉合成的关键酶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高振宇黄大年(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关键词UGPUDPG负协同顺序机制基因表达调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EC2.7.7.9)在植物、动物和细菌中广泛分布,在植物的...
高振宇黄大年
关键词:基因表达调控
1-磷酸甘露醇脱氢酶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PCR和 Southern blotting检测表明 ,来自大肠杆菌的 mtl D基因已通过农杆菌介导整合进水稻基因组。mtl D基因在 T1代出现分离 ,T2 代出现纯系。在 0 .75% Na Cl胁迫下 ,7个转基因 T3 代株系都能检测到 mtl D酶活性 ,与对照相比细胞膜的相对电导率和大分子渗漏值明显降低。部分转基因株系能在 1 .0 % Na Cl浓度下正常生长 ,而对照在 0 .5% Na Cl浓度下已不能存活。通过有性杂交途径实现了 mtl D和 gut D两个基因的聚合 ,部分杂交后代株系能在 1 .2 5% Na Cl胁迫下正常生长结实。
王慧中刘俊君卢德赵赵艳颜美仙钱前彭学贤陈受宜黄大年
关键词:转基因植株耐盐性有性杂交
CecropinB与Xa21基因共表达提高转基因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被引量:13
2006年
为了探明CecropinB与Xa21这两种不同抗病途径的基因单独或共表达后的田间抗白叶枯病表现,利用农杆菌转化技术,获得了这两个基因的单独和共表达后的植株。利用PCR等分子鉴定技术,证明这两个基因已经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抗病性检测结果表明,Xa21和CecropinB均能提高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且Xa21的抗病性较CecropinB明显。Xa21和CecropinB基因共表达后的植株的抗病性比单基因的更强,说明将不同抗性机制的基因共表达,可以在育种上利用以提高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
于彦春张光恒郭龙彪曾大力赵艳胡兴明黄大年钱前
关键词:抗病基因转基因白叶枯病共表达抗性水稻
水稻生物技术讲座(1)植物生物技术的农业应用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被引量:2
1999年
黄大年
关键词:植物生物技术农业
水稻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技术被引量:7
1993年
在O′Farrell(1975)和Anderson(1978)等人的基础上对双向电泳方法进行改进得到了一种适合于分析水稻种子胚、黄化芽、绿色幼苗及成熟叶斤等不同组织蛋白质的双向电泳方法。用这一方法对15个水稻品种的种子胚、黄化芽、二叶期绿色幼苗及雌雄蕊形成期成熟叶片的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离,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后,均获得了清晰而稳定的图谱。以200μg左右的蛋白质进行电泳,从上述组织可分辨出的蛋白质(多肽)点分别达到550、500和350个。由此建议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的遗传学、发育生理学以及品种资源鉴定时采用本方法。
杨炜毕学知黄大年肖翊华
关键词:水稻蛋白双向电泳
柞蚕抗菌肽D杀菌机理研究被引量:19
1991年
本文研究柞蚕抗菌肽D对水稻白叶枯病细菌及番茄、烟奇、马铃薯青枯病细菌的杀菌作用及其机理。在37°C,pH6.8条件下,最低有效剂量2ng/1×10~5活菌。通过电镜观察,抗菌肽D对大肠杆菌及白叶枯病细菌的作用,首先使其外壁层及细胞质膜损伤,尤以菌体两端更为明显。此后形成喇叭状缺口,内容物呈囊状挤出胞外而致死。抗菌肽作用的菌体表面形成微管通道,钾离子大量渗出,但菌体外形在短时间内不致崩坏。
李文楚卢铿明黄自然戴祝英黄大年
关键词:柞蚕杀菌机理
转抗菌肽B基因和bar基因籼稻植株的再生被引量:20
2000年
运用基因枪法将含有 bar基因和 cecropin B基因的质粒 p CB1导入籼稻品种特青的幼胚细胞 ,筛选后得到 3株转基因植株。PCR检测和 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 ,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转化当代植株表现出对 Basta很强的抗性 。
王慧中华志华高振宇颜美仙钱前黄大年
关键词:水稻BAR基因转基因抗病性
提高稻瘟病菌转化频率的研究被引量:7
1995年
为提高pAN7—1质粒导入稻瘟病菌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的转化率,进行了对转化效率影响因子的研究。稻瘟病菌转化溶液中使用50mmol/LCaCl2浓度,PEG400040%或PEG800040%多聚物,添加30μg鲱鱼精DNA,供体质粒DNA呈直线状都有利转化频率的提高。其中鲱鱼精DNA作用尤为显著,由于添加30μg鲱鱼精DNA,转化频率高达71.6转化子/μgDNA。42℃热冲击对稻瘟病菌转化并非必需,转化溶液中添加受体菌2539wDNA后,反而引起转化频率的明显下降。
黄大年王金霞杨炜倪云美
关键词:稻瘟病菌转化率DNA聚乙二醇
AGP基因转水稻代谢工程提高产量的研究
2003年
黄大年
关键词:水稻
植物支链淀粉生物合成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04年
植物支链淀粉占贮存淀粉的70%~80%,是决定植物果实或种子品质的关键成分。对植物支链淀粉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酶基因的研究,可大大推动支链淀粉结构的改造和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该文介绍了植物支链淀粉的结构组成,详细阐述了参与支链淀粉生物合成的三类酶,即淀粉分支酶(starch branching enzyme,SBE)、可溶性淀粉合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和淀粉脱支酶(starch debranching enzyme,SDBE)的编码基因、酶学特性及其在支链淀粉合成中的作用,并就植物支链淀粉的合成模型加以探讨。同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高振宇黄大年钱前
关键词:淀粉分支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