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世保

作品数:201 被引量:748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15篇专利

领域

  • 172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90篇腰椎
  • 47篇脊柱
  • 42篇椎间盘
  • 37篇手术
  • 34篇退变
  • 34篇节段
  • 27篇骨折
  • 25篇疗效
  • 23篇术后
  • 21篇腰椎间盘
  • 21篇退变性
  • 21篇颈椎
  • 20篇置换术
  • 20篇内固定
  • 19篇矢状
  • 17篇融合术
  • 17篇脊柱侧
  • 16篇脊柱侧凸
  • 15篇后路
  • 13篇关节

机构

  • 1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9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第三...
  • 7篇复旦大学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第一...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清华大学
  • 3篇青岛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01篇鲁世保
  • 41篇海涌
  • 37篇苏庆军
  • 37篇海涌
  • 31篇杨晋才
  • 28篇孟祥龙
  • 28篇关立
  • 27篇藏磊
  • 26篇康南
  • 25篇王庆一
  • 23篇王宇
  • 22篇康南
  • 13篇孙文志
  • 12篇张庆明
  • 12篇胡海量
  • 12篇孔超
  • 12篇周立金
  • 11篇王鹏
  • 10篇王天龙
  • 10篇刘玉增

传媒

  • 28篇中国骨与关节...
  • 20篇中国脊柱脊髓...
  • 12篇脊柱外科杂志
  • 7篇北京医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6篇中华骨科杂志
  • 5篇中国病案
  • 5篇第9届北京国...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骨与关节...
  • 2篇第二届首都骨...

年份

  • 20篇2023
  • 29篇2022
  • 11篇2021
  • 8篇2020
  • 12篇2019
  • 16篇2018
  • 4篇2017
  • 18篇2016
  • 15篇2015
  • 21篇2014
  • 11篇2013
  • 1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后路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后路选择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38例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8例,女30例;年龄52-78岁,平均63.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和MRI检查。术前Cobb角为23.5°±8.5°;腰椎前凸角(LLA)21.4°±10.8°;C7铅垂线与S1椎体后上缘距离,即矢状位平衡(SVA)为(6.9±5.5)cm;C7铅垂线与骶正中线距离(CSVL)为(7.2±5.6)cm。所有患者采用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进行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5-4.8年,平均4.2年。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腰痛和腿痛VAS评分、Cobb角、LLA、SVA和CSV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F-36评分结果评价疗效,优22例、良12例、可2例、差2例,34例患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优良率为89.5%(34/38)。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根损伤1例,伤口脂肪液化1例,肺部感染2例,内固定钉棒松动1例,交界性后凸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手段,可获得良好的中期临床疗效。
孟祥龙海涌康南刘玉增鲁世保苏庆军
关键词:腰椎脊柱侧凸椎间盘退行性变脊柱融合术
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评定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DR)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应用Charite SB Ⅲ假体进行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65例,其中随访时间≥5年的患者48例,共52个假体。均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5年但<10年患者(A组)33例,≥10年者(B组)15例。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组分别为94.0±6.3分、23.0±3.1分,B组分别为92.0±5.8分、21.0±2.2分,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ODI,A组分别为(66.0±4.2)%、(12.0±2.9)%,B组分别为(65.0±7.8)%、(9.0±2.8)%,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A组分别为5.0°±2.3°、6.0°±1.1°,B组分别为4.0°±3.8°、6.0°±2.2°,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手术节段基本丧失活动度(平均为1.2°±0.4°,术后5年1例,术后7年2例),其余患者保留了2°~10°的活动度,平均为6.5°。48例患者中,出现相邻节段退变4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8年出现腰痛,影像学检查发现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并膨出,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7年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降低>2mm,2例(术后5年、8年各1例)患者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体前缘骨赘高度>3mm。2例出现假体移位(分别于术后5年和6.5年),3例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于术后6年、7年和9年),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较为满意。
康南鲁世保海涌王庆一藏磊刘玉增王宇孔超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临床疗效
后路短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后再发后凸的危险因素被引量:3
2018年
脊柱胸腰段处于相对固定的胸椎与活动度较大的腰椎之间的过渡区域,为脊柱骨折最常见的节段[1]。其骨折类型多样,包括椎体压缩骨折到复杂骨折脱位[2],尤其是胸腰段爆裂性骨折,超过50%的患者会出现伴有神经损伤的后凸畸形[3]。虽然在外科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面尚有很大争议,积极有效的治疗对胸腰段骨折仍然至关重要。通常胸腰段骨折术后矫正度丢失〉5°即为再发后凸[4]。据报道。
孙祥耀鲁世保孔超孙思远丁浚哲郭马超
关键词:脊柱后凸
情景教学模式结合基于问题学习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模式结合基于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参加临床教学的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67名,随机分为PBL组(34名)和对照组(33名),PBL组采用情景教学模式结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标准临床带教方法,教学周期均为2周。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和专业理论知识考核得分。结果 PBL组教学总体满意度、教学方式满意度、课堂氛围满意度、专业理论知识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4.7±0.5)分比(4.3±0.5)分,(4.7±0.5)分比(4.1±0.5)分,(4.6±0.5)分比(4.1±0.5)分,(84.5±5.5)分比(79.2±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教师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结合PBL教学方法能够建立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环境,表现出更高的教学满意度和更好的教学考核结果,同时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和学习自主性的提升。
王玮丁浚哲肖朗李易晨鲁世保
关键词:基于问题学习法情景教学模式教学满意度骨科
高龄患者脊柱融合术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2023年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罹患脊柱疾病的高龄(>75岁)患者越来越多。对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来说,手术仍然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排除手术和麻醉技术失败因素外,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因素是手术应激反应和术后身体对器官功能要求的增加。高龄患者耐手术打击能力较差,通过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对高龄脊柱手术患者更为重要。为使更多脊柱外科医生熟悉高龄脊柱ERAS的具体措施,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老年学组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学组专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根据现有的临床经验和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通过多次讨论、投票,总结形成了以下共识,供广大脊柱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老年学组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老年人麻醉学组鲁世保王天龙赵国光孔超王鹏肖玮
关键词:脊柱高龄脊柱融合术加速康复外科
经伤椎单节段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经伤椎单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轻中度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包括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矢状面Cobb角的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时矫正度丢失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方法:回顾性分...
鲁世保
正常成年人腰椎终板矢状位形态学研究分析
目的:腰椎终板最凹点位置及深度对人工腰椎间盘假体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收集健康成年人腰椎终板形态学数据,为设计更加合适的腰椎间盘假体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对我院100例健康成年人行腰椎终板矢状位形态学测量,所有受试者...
翟树超鲁世保海涌王庆一康南王宇孔超孙文志
关键词:腰椎终板矢状位形态学
前路椎体次全切与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比较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63例因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ACCF组31例,ACDF组32例。统计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T1椎体倾斜角(T1 Slope)、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植入物下沉、融合率、头尾端邻近节段骨化分级、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痛、上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结果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ACCF组出血量显著高于ACDF组(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T1椎体倾斜角、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均获得100%融合率,植入物下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ACCF组影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颈椎曲度、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2组各影像学参数与JOA评分和VAS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两种颈椎前路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ACDF在出血量及改善颈椎曲度、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等方面优于ACCF。两种颈椎前路术后影像学指标与临床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
甘立猛鲁世保孙文志海涌孟祥龙康南王宇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腰椎Coflex与椎弓根螺钉Topping-off内固定相关问题及近期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应用Coflex与椎弓根螺钉对腰椎多节段退变患者行Topping-off内固定的可行性、相关问题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2012年12月间我院骨科26例(拟)行Coflex与椎弓根螺钉Topping...
藏磊杜鹏海涌高艳军鲁世保苏庆军杨晋才关立康南王宇
关键词:腰椎退变内固定
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植入并发症的探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问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植入术中、术后的假体植入并发症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133例行Coflex植入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性62例,女性71例;年龄35~81岁,平均60.8岁。其中出现Coflex植入并发症者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41~71岁,平均58.6岁。分析Coflex植入并发症并根据不同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治疗策略,对并发症患者术前、术后、保守治疗后及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及疗效相关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3例Coflex植入并发症及其治疗包括:术中棘突断裂而改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3例;术后复查或随访中发现棘突断裂者2例,其中再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者1例,保守治疗者1例;术前手术节段存在退变性冠状面椎间滑移者4例,矢状面不稳定者1例,术后随访中发现Coflex假体位置上移者1例患者,均有明显的疼痛加重症状并经保守治疗;1例患者术中因Coflex假体植入节段错误而改行椎弓根螺钉内同定融合;1例术后不明原因症状加重行再手术Coflex假体取出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13例患者术后随访20~38个月,平均27.6个月;其中7例Coflex假体植入术后出现腰腿痛症状加重但Coflex假体位置仍可维持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9±0.7、ODI评分为23.2±3.4,较术前的6.1±1.1和58.1±3.0有明显改善(t=8.2和18.2,P〈0.01);2例经再手术椎弓根螺钉翻修的Coflex植入并发症患者,其VAS及ODI评分亦有改善。结论Coflex不宜应用于骨质疏松、棘突间距过小及椎间冠状面滑移或矢状面不稳定的病例;而假体的选择、植入深度及加持固定的力量均应适度。对于出现症状但Coflex假体位置尚能维持者,可行保守治疗;但对于假体�
藏磊海涌苏庆军鲁世保张岑山杨晋才关立康南孟祥龙刘铁杜鹏
关键词:椎间盘内固定器假体植入手术中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