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易琼

作品数:10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2篇电生理
  • 2篇血管
  • 2篇异常肌反应
  • 2篇影像
  • 2篇神经病变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皮肤
  • 2篇痉挛
  • 2篇肌痉挛
  • 2篇加权成像
  • 2篇交感
  • 2篇病变
  • 2篇磁共振
  • 2篇磁敏感
  • 2篇磁敏感加权
  • 2篇磁敏感加权成...

机构

  • 8篇广州市第一人...
  • 4篇武汉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10篇魏易琼
  • 4篇卢祖能
  • 3篇苏常春
  • 3篇董红娟
  • 3篇李泽
  • 3篇赖丽莎
  • 2篇潘小平
  • 2篇成秋生
  • 2篇初红
  • 1篇李茂进
  • 1篇周倩
  • 1篇杨晓玲
  • 1篇邓伟华
  • 1篇欧阳文纬
  • 1篇陈谦学
  • 1篇刘仁忠
  • 1篇方昭庚
  • 1篇李静
  • 1篇潘小平
  • 1篇王真真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帕金森病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磁敏感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探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究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帕金森病(PD)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0例PD患者(PD组)和30例VPS患者(VPS)组SWI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椎体外系各核团的相位值差异,同时将两组患者的测量值与来我院行常规体检的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测量比较。结果 PD组患者的黑质致密带(SNc)、苍白球(GP)、壳核(PUT)相位值较VPS组、对照组更低,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而对照组的SNc、GP、PUT的相位值与VPS组相比无差异(P>0.05);三组对象的红核(RN)、尾状核(CN)测量值无差异(P>0.05);采用Hoehn&Yahr对PD患者和VPS进行分级后发现,各级PD患者SNc相位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PS组Ⅰ~Ⅱ级、Ⅲ级与Ⅳ级患者相比,SNc、PUT、尾状核(CN)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RN相位值无差异(P>0.05)。结论采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PD患者和VPS患者的椎体外系各核团的相位值进行测量,能对两者的鉴别起到较大的参考价值。
魏易琼苏常春李泽赖丽莎
关键词:帕金森病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磁敏感加权成像
猪链球菌脑膜炎1例被引量:1
2022年
报道1例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为老年女性,流行病学史不典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颈痛,结合血培养、脑脊液二代测序结果诊断为猪链球菌感染的化脓性脑膜炎。经第三代头孢菌素抗感染、脱水等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患者发病1周左右出现口唇疱疹,发病2周左右出现听力减退,被分别予以抗病毒和激素治疗后好转出院。
刘于庭魏易琼邓伟华成秋生
关键词:链球菌脑膜炎听力障碍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针刺治疗帕金森病黑质致密带改变的评价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测量针刺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黑质致密带(SNc)变化,无创性地评价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5-12月在我院行针刺治疗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其治疗效果不同分为治愈组、缓解组和无效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均进行MRI检查,采用SWI序列扫描,测量其SNc宽度、中脑直径比值、SN面积,比较各组检查结果。结果三组针刺治疗前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治愈组、缓解组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无效组治疗前后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愈组的SNc宽度、SN面积、中脑直径、SNc/中脑直径比值明显低于缓解组和无效组(P<0.05)。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可清楚显示帕金森病患者黑质致密带大小变化,其应用于针刺治疗帕金森患者治疗效果判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魏易琼赖丽莎薛丹成秋生
关键词:帕金森病磁敏感加权成像针刺治疗
强迫症患者脑内环路磁共振波谱和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与探究强迫症患者脑内环路磁共振波谱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方法选取3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共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磁共振和三维磁共振的氢质子波谱检查,对比并分析两组受检者的效果。对他们进行DTI扫描,应用基于体素的分析技术(voxel-based analysis,VBA)比较他们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结果观察组的前额叶、前扣带回皮质、眶额叶、尾状核头部的Cho/C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丘脑Cho/C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前额叶NAA/C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前扣带回皮质、眶额叶、尾状核头部、丘脑的NAA/Cr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左内侧额上回、颞顶叶、枕中回、左纹状体脑白质等区的FA值显著降低,观察组左侧纹状体的FA值,与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Y-BOCS)总分呈正相关(r=0.38,df=23,P=0.03),与Y-BOCS的强迫动作分呈正相关(r=0.45,df=24,P=0.02)。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实施脑内环路磁共振波谱成像具有重要价值,强迫症患者的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STC)神经环路的相关功能具有一定的障碍,CSTC环路在强迫症患者的发病机制中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作用。强迫症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与左侧纹状体白质结构异常有一定相关性。
魏易琼李泽赖丽莎古智文
关键词:强迫症磁共振波谱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电生理检测对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
2007年
目的通过研究特发性半侧面肌痉挛(HFS)患者电生理表现,探讨其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HFS患者作为病例组,将年龄、性别与之匹配且接受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不超过2周的20例HFS患者作为治疗组,记录患者面部F波和异常肌反应(AMR)。结果①病例组:与健侧比较,患侧面部F波波幅增高,时限增宽,出现率增加,均P<0.01;在患侧,F/Mme波幅比率与AMR/Moo波幅比率、F波时限与AMR时限均呈正相关。②治疗组:患侧与病例组患侧相比,波幅降低,时限增宽,出现率降低,均P<0.01;在患侧,F/Mme波幅比率与AMR/Moo波幅比率、F波时限与AMR时限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F波可为HFS的病因诊断提供一种新的电生理指标;F波与AMR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魏易琼董红娟卢祖能初红潘小平
关键词:面肌痉挛肌电图肉毒毒素
特发性半侧面肌痉挛患者30例电生理及影像学表现被引量:4
2007年
面神经出脑干区的微血管压迫是特发性半侧面肌痉挛( essential hemifacial spasm, EHFS)的主要病因,电生理检查中出现的面部F波为阐明其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微血管减压(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术中监测显示,异常肌反应(AMR)波形改变与EHFS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为此,我们研究了EHFS患者的电生理及MR断层血管成像(MRTA)特点。
魏易琼卢祖能董红娟初红杨晓玲李茂进刘仁忠陈谦学
关键词:电生理检查影像学表现病理生理机制微血管压迫微血管减压异常肌反应
交感皮肤反应对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和203例糖尿病非DPN患者进行SSR检测,同时对102例健康人进行SSR检测。结果SSR起始潜伏期异常率高于波幅异常率,下肢的异常率高于上肢异常率。DPN患者中,174例(93.5%)SSR异常,其中32例未引出SSR,142例起始潜伏期延长,109例波幅下降。203例DM非DPN患者中,46例(22.7%)SSR起始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下降,其中19例有出汗异常,4例在检查后数月出现出汗异常。结论SSR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敏感手段,可发现亚临床神经病,并与病情进展相吻合。
王真真欧阳文纬方昭庚罗巧云胡湘蜀魏易琼李静陈月瑛
关键词:交感皮肤反应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F波及皮肤交感反应联合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价值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探讨神经传导检测(NCS)、F波及皮肤交感反应(SS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观察组)和8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神经传导检测及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F波检测和SSR检测,对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异常率进行比较,并采用ROC曲线分析NCS、F波及SSR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NCS检查总异常率为91.36%。观察组F波总异常率为80.25%。NCS、F波及SSR的联合检验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9.41%、86.3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双侧胫后神经、腓总神经远端动作潜伏期(DML)明显延长,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F波检测相比,正中神经、胫后神经Fimin及Fimean延长,F波出现率降低,Fchd增加(均P<0.05)。观察组,上、下肢皮肤交感反应(SSR)起始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均P<0.05),SSR波幅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NCS检测是诊断DPN患者的基本手段,将其与F波及SSR联用,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敏感手段,能明显提高亚临床型DPN患者的早期检出率。
魏易琼苏常春周倩卢祖能
关键词:神经传导检测F波皮肤交感反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应用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评价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影像特征
目的应用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初步评价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影响学特征。方法选择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20例为病例组。纳入标准:①符合ElE scorial诊断标准诊断和分型。②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脑血管疾病病史。②服用神经
魏易琼潘小平李泽卢祖能苏常春
文献传递
P0-152 F波与异常肌反应对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
魏易琼潘小平董红娟卢祖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