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海滨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5篇电离
  • 4篇电子碰撞
  • 4篇碰撞电离
  • 2篇电离截面
  • 2篇碳60
  • 2篇离子
  • 2篇C_(60)
  • 1篇单通
  • 1篇单通道
  • 1篇电子倍增器
  • 1篇增益
  • 1篇碳团簇
  • 1篇探测器
  • 1篇团簇
  • 1篇碰撞截面
  • 1篇离子束
  • 1篇离子探测
  • 1篇离子源
  • 1篇截面
  • 1篇解离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7篇高海滨
  • 5篇陆福全
  • 4篇方渡飞
  • 3篇吴卫民
  • 3篇吴松茂
  • 1篇施伟
  • 1篇汤家镛
  • 1篇孙传琛
  • 1篇胡畏
  • 1篇王炎森
  • 1篇杨福家
  • 1篇顾健

传媒

  • 3篇核技术
  • 2篇物理学报
  • 1篇复旦学报(自...

年份

  • 3篇1994
  • 4篇199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单通道电子倍增器的性能测试
1993年
对一种国产单通道电子倍增器的单电子脉冲高度分布、坪特性、增益特性、随电子能量变化的相对效率及暗噪声分布进行了测试;确定了倍增器的最佳工作参数。倍增器输出幅度在10mV左右,脉冲上升时间小于15ns,坪宽超过500V,增益大于10~7,在电子能量为500eV左右时有较高的探测效率,暗噪声小于0.22脉冲/s。
吴卫民高海滨吴松茂陆福全
关键词:电子倍增器增益
C_(60)^+的碰撞解离研究
1993年
在复旦大学加速器实验室的30keV同位素分离器上,利用911A离子源对C_(60)^+与电子碰撞引起解离进行了研究。测量了解离碎片的质量分布,发现碎片以偶数个碳原子形式存在,同时碎片强度呈指数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由电子引起的解离与较高能量(~300keV)的原子碰撞解离有相似之处。
高海滨方渡飞陆福全
关键词:碳60碰撞电离解离电子碰撞
类硼离子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被引量:2
1993年
运用扭曲波玻恩交换近似对处于Hartree-Fock基态的类硼离子的电子碰撞直接电离截面进行了计算。电离过程中直接电离与交换电离振幅的干涉有重要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相因子”近似比“最大干涉”近似要好。后者用于其它离子种类的计算与实验符合很好。同Moores等人的Coulomb-Born近似计算相比较,我们的计算结果与现有的实验数据符合有改进。
方渡飞王炎森胡畏高海滨陆福全
关键词:离子碰撞电离碰撞截面类硼离子
Ar^+和Cl^+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测量
1994年
建立了一个离子束与电子束交叉碰撞电离实验装置.测量了电子能量在30~500eV范围内Ar+和Cl+的单电子电离截面.截面的误差约为±13%.
施伟方渡飞陆福全高海滨顾健吴松茂吴卫民汤家镛杨福家
关键词:碰撞电离截面
交叉束方法研究Ar<'+>、Kr<'+>、In<'+>、Ge<'+>的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高海滨
关键词:电子碰撞电离截面
碳团簇及C_(60)负离子的产生
1994年
利用铯负离子溅射源(SNICS-Ⅱ)和石墨阴极产生并引出了碳团簇负离子流,观察到了一些电子亲和势很小的团簇.用C60/C70混合物做阴极,也引出了C60及其碎片的负离子束。分析了碳团簇负离子束流的质谱组成特点和束流变化的一些规律。
孙传琛高海滨方渡飞
关键词:团簇碳60负离子源离子束
低能离子探测器的设计及测试被引量:1
1993年
自行设计制作并测试了用于电子-离子碰撞电离截面测量实验的低能离子探测器。该探测器由Al_2O_3转换板、加速电极、单通道电子倍增器三部分组成。离子沿70°方向轰击转换板,产生数目与离子能量成正比的二次电子,电子由单通道倍增器测量。采用合适的电子学线路和甄别阈,可以有效地把离子计数与本底分开。对10keV Ar^+在入射束流小于10~4s^(-1)时,探测效率接近100%。本探测器可用于低能重离子的计数测量。
高海滨吴卫民吴松茂陆福全
关键词:探测器离子探测碰撞电离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