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春华

作品数:61 被引量:227H指数:8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腰椎
  • 17篇椎间盘
  • 15篇退变
  • 14篇手术
  • 13篇脊柱
  • 11篇腰痛
  • 9篇退变性
  • 9篇盘源性腰痛
  • 9篇椎间盘源性
  • 9篇内固定
  • 8篇手术治疗
  • 8篇椎间盘源性腰...
  • 6篇腰椎峡部
  • 6篇腰椎峡部裂
  • 6篇外科
  • 6篇峡部
  • 6篇峡部裂
  • 6篇节段
  • 5篇滑脱
  • 5篇脊柱侧

机构

  • 61篇武警总医院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武警医学院附...
  • 1篇武警医学院
  • 1篇南昌市第二医...
  • 1篇武警北京总队

作者

  • 61篇高春华
  • 36篇彭宝淦
  • 25篇庞晓东
  • 24篇李端明
  • 19篇杨洪
  • 15篇张新宇
  • 14篇匡正达
  • 13篇叶启彬
  • 8篇纪慧茹
  • 7篇李禾
  • 4篇李莉
  • 4篇杨传铎
  • 3篇姜川
  • 3篇汪爱媛
  • 3篇曹燕
  • 3篇白建鹏
  • 3篇白晓东
  • 3篇陈希霞
  • 3篇张仲文
  • 3篇杨诚

传媒

  • 12篇脊柱外科杂志
  • 10篇武警医学
  • 7篇颈腰痛杂志
  • 5篇第八届全国颈...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灾害救援...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9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退变性侧凸的外科治疗策略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对2006~2011年接受手术治疗的36例腰椎退变性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20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矫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有16例行椎板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椎间Cage植骨融合矫形固定术。术前、术后均行影像学检查,记录患者减压方式、范围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腰腿痛症状及间歇性跛行较术前有明显好转,内固定物融合良好,随访过程中有2例分别在术后4个月和11个月发生L5两侧螺钉松动,未给与特殊处置,继续随访观察未见有松动加重迹象。有3例患者术后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较术加重,其中2例腰痛症状不明显,继续给与观察;有1例行翻修手术,重新行内固定并延长固定融合范围至L5/S1。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治疗的首要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改善临床症状,重建腰椎序列的稳定性,这也是保证手术远期疗效的主要手段。固定和融合范围的选择需要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做到个体化治疗。
杨诚高春华彭宝淦
关键词:腰椎脊柱侧凸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自然病史和预后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自然病史和预后,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从2003年12月至2004年11月,72例慢性腰痛患者经腰椎间盘造影术证明是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其中36例被随机分配进行亚甲蓝注射治疗,36例被椎间盘内注射盐水作为对照。这36例对照组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病例,观察他们的自然病史和预后。在腰椎间盘造影术前、术后6、12、24、48个月,用视觉疼痛评分比例尺(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对每个病人进行腰痛症状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评分。结果36例患者中有32例得到4年的随访。4例(12.5%)腰痛症状明显减轻,1例(3.1%)有轻度改善,3例(9.4%)加重,22例(68.8%)没有改善但也没有加重。从腰椎间盘造影术前和术后6、12、24、48个月的VAS和ODI的评分看,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AS:F=3.049,P〉0.05;ODI:F=2.272,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发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病程呈慢性持续性,腰痛症状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好转。
彭宝淦庞晓东李端明张新宇匡正达杜明奎高春华
关键词:椎间盘腰痛预后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对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2-03至2014-11期间我院进行的脑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还进行系统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一天(T1)血压和心率为[(125.43±19.32)mm Hg、(78.98±10.94)次/分]、进入手术室后插气管时(T2)血压和心率为[(128.45±18.35)mm Hg、(78.94±11.47)次/min]、手术结束时(T3)血压和心率为[(120.15±16.12)mm Hg、(83.45±15.15)次/min]手术后的24 h(T4)血压和心率为[(120.35±17.90)mm Hg,(72.25±12.63)次/min]和手术后72 h(T5)血压和心率为[(121.12±15.23)mm Hg、(70.35±12.95)次/min],这几个时刻的心率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清IL-6在手术前后的波动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含量变化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对照组较实验组更焦虑(P<0.05)。结论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可以调节患者手术中的应激反应,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宋晓娟高春华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应激反应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分型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分型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386例慢性腰痛患者的椎间盘造影术中X线荧光影像和术后CT扫描片,结合术中患者有无一致性疼痛复制反应,将椎间盘源性腰痛进行分型。结果386例腰痛患者共行1056个椎间盘的腰椎间盘造影术,共有192例患者(49.7%)的226个椎间盘(21.4%)出现疼痛复制反应。192例出现疼痛复制反应的患者中,由于纤维环破裂(internal disc disruption,IDD)160例,由于终板破裂(internal endplate disruption,IED)32例,分别占83.3%和16.7%。应用修正的Dallas CT椎间盘造影分级方法评估IDD患者纤维环放射状撕裂程度,应用术中荧光X线影像结合术后CT扫描评估IED患者终板放射状破裂程度。IDD患者纤维环破裂分级越高,椎间盘造影时一致性疼痛比例越大(r=0.604,P=0.000)。IED患者终板破裂程度越大,椎间盘造影时一致性疼痛比例越大(r=0.683,P=0.000)。结论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我们将椎间盘源性腰痛分为两种类型,由IDD引起的腰痛和由IED引起的腰痛。临床上这两种类型的椎间盘源性腰痛都要通过腰椎间盘造影术确诊,诊断过程、放射状撕裂方式和疼痛反应方式完全一致,表明其为一种科学、合理的分型方法。
彭宝淦李端明庞晓东匡正达张新宇杜明奎高春华
关键词:腰痛椎间盘外科学
短节段脊柱失稳后经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固定后的即刻刚度变化(英文)
2008年
背景:自行研制脊柱滑脱、骨折撑开复位固定装置,最大特点是它的撑开复位内固定功能,完全融合到钢板设计上,不需过多手术器械来提供,减少手术出血和创伤。目的:测试短节段猪脊柱标本在完整、失稳后及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the Distraction Reduction Fixation System,DRFS)内固定后的刚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4-12/2005-12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选择市购新鲜猪腰椎脊柱标本(T11~S2节段)12具,将标本上下两个节段交叉打入克氏针以利固定,制成腰1~7节段的猪脊柱标本。方法:测定完整标本在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时的刚度;切除椎间盘、小关节及前后纵韧带松解脊柱,测定其各项运动刚度;用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进行短节段内固定后重复测试各项运动刚度。主要观察指标:完整、失稳及内固定后脊柱各项运动刚度测试结果。结果:与完整脊柱的刚度相比,失稳后脊柱各项运动的刚度均明显减少(P<0.05);内固定后脊柱各项运动的刚度均明显高于失稳后脊柱(P<0.05);内固定后脊柱前屈、侧屈及旋转运动的刚度与完整标本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后伸运动的刚度明显高于完整脊柱(P<0.05)。结论:从生物力学角度证实了脊柱失稳后经撑开复位内固定系统短节段固定后的即刻刚度明显增高。但因其为后路固定,固定后脊柱标本与完整脊柱标本相比后伸活动受限。
李禾叶启彬白建鹏高春华汪爱媛
关键词:脊柱短节段内固定刚度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Zero-P椎间融合与钛板螺钉内固定Cage融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颈前路椎间盘切除Zero-P椎间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intervertebral fusion,ACIF)与钛板螺钉内固定Cage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6至2014-07武警某三甲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47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其中行ACIF术18例(ACIF组),行ACDF术29例(ACDF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吞咽困难情况、手术并发症及临床疗效。吞咽困难采用Bazaz分级评估,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VAS、JOA评分及融合率、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 47例患者获得平均(21.57±2.45)个月的随访。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融合时间、并发症、术后吞咽不适、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及VAS、JOA评分在各时间节点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手术前后VAS、JOA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现吞咽困难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8,P=0.009)。结论 ACIF与ACDF两种术式在神经功能恢复及疼痛改善上都有良好效果,但ACIF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融合率高,融合节段椎间高度更好的维持及较少引起患者术后吞咽不适等优点。
徐浩钦蒋登学高春华王瑞军姜昊张倩彭宝淦
关键词:吞咽困难
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腰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侧凸的方法。 方法:25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侧凸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相应节段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加小关节外侧横...
李端明彭宝淦高春华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腰椎管狭窄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椎间盘内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椎间盘退变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正常成年的羊椎间盘组织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将TGF-β1注射进羊的椎间盘内,生理盐水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ing factor,bFGF)分别作为阴性和阳性对照。术前及术后2、4、6个月检查腰椎X线及MRI,观察影像学变化;术后6个月处死动物,取出完整的椎间盘组织,观察椎间盘组织学变化。结果羊L5/L6椎间盘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即出现明显退变。结论外源性TGF-β1可以导致正常椎间盘的退变。
高春华吕明杨诚庞晓东李端明杨洪彭宝淦
关键词:椎间盘转化生长因子Β山羊
椎间盘源性腰痛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2年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是引起慢性下腰痛的主要原因,它是由椎间盘自身内部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腰痛,椎间盘外部结构是正常的。对于大多数患者,非手术治疗仍是主要方法,对于慢性失能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通过非手术治疗无效,应考虑外科治疗。微创治疗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对其概念、分型、发病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庞晓东杨洪李端明高春华彭宝淦
关键词:椎间盘腰痛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35例被引量:1
2016年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临床比较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发病率为0.4%~1.0%。由于髋臼对股骨头包容性较差,故经常导致髋关节继发性骨关节炎[1]。对于髋关节功能较差的DDH,首选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
谢国庆陆金荣申世源金文孝吴成魏海清李晓东高春华
关键词: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置换骨关节炎髋脱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