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鸿达

作品数:50 被引量:237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细胞
  • 17篇乳腺
  • 13篇肿瘤
  • 13篇病变
  • 12篇血管
  • 10篇免疫
  • 9篇增生
  • 9篇胎盘
  • 8篇树突
  • 8篇树突状
  • 8篇树突状细胞
  • 7篇导管
  • 7篇妊娠
  • 6篇子宫
  • 6篇组织化学
  • 6篇腺肿瘤
  • 6篇免疫组织
  • 6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蛋白
  • 5篇形态计量学

机构

  • 48篇天津医科大学
  • 8篇武警医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三医...

作者

  • 50篇马鸿达
  • 21篇赵天如
  • 19篇张乃鑫
  • 15篇尹利荣
  • 13篇王欣
  • 11篇古强
  • 10篇谷彦军
  • 7篇韩吉
  • 6篇曹群
  • 6篇仇晓菲
  • 6篇王健
  • 5篇白冬雨
  • 5篇郑海燕
  • 5篇朱钧
  • 5篇王欣
  • 4篇刘淑萍
  • 4篇韩吉
  • 3篇张帆
  • 3篇赵天如
  • 3篇徐清香

传媒

  • 13篇天津医药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临床与实验病...
  • 3篇武警医学院学...
  • 3篇中国体视学与...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国际病理科学...

年份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1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吸烟者肺泡接触段破坏及其与小气道形态异常的关系被引量:8
1996年
为观察吸烟者肺泡接触段和小气道形态的计量特点,以探讨吸烟者肺泡接触段破坏的发生与小气道形态异常的关系。应用图象分析技术对36例吸烟者肺泡接触段和小气道形态进行计量学分析。分为:无肺气肿组(NE),小叶中央型肺气肿组(CLE)和全小叶型肺气肿组(PLE)。肺泡接触段参数中,CLE的相邻两个正常肺泡接触段之间的距离(距离)和异常肺泡接触段百分数(异常接触数%)显著高于NE(P<0.05和P<0.01),三组间的正常肺泡接触段参数无明显区别;小气道形态参数中,CLE的小气道管壁面积(WA)和扭曲系数(DI)明显不同于NE(均P<0.05);PLE和NE间这些参数均无明显区别;距离和异常接触数的百分率分别与WA和DI显著相关,但这种关系仅见于CLE。说明吸烟者肺泡接触段的破坏与小气道形态异常有密切关系,提示不同类型的肺气肿CLE和PLE可能各自有完全不同的发病机制。
马鸿达张乃鑫赵天如祝尔诚祝尔诚
关键词:肺疾病肺泡图像处理
P73、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P73、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9例不典型增生内膜以及43例子宫内膜癌中P73、CyclinD1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子宫内膜癌中,P73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77%和74.42%,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内膜(36.84%、52.63%)、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均7.14%)中的表达(P均<0.01)。P73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增强(P<0.05),CyclinD1的表达随手术-病理分期的进展而增强(P<0.01),二者均随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淋巴结的转移而表达增强(P均<0.05)。在子宫内膜癌中,P73、CyclinD1表达呈正相关性(r=0.3923,P<0.05)。结论:P73、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中均高表达,且具有正向协同作用,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苏艳艳米淑玲尹利荣马鸿达孙俊杰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P73CYCLIND1细胞周期调控免疫组化
Survivin与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中survivin与MMP-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标本为EMs在位内膜组(EMs组),其中临床分期Ⅰ期4例、Ⅱ期25例、Ⅲ期44例与Ⅳ期7例;增殖期47例,分泌期33例。以20例同期手术的单纯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其中增殖期内膜7例,分泌期13例。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2组标本中survivin与MMP-9的表达;并应用IPP专业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survivin与MMP-9均在子宫内膜胞浆中表达。在EMs组中增殖期survivin和MMP-9及分泌期survivin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survivin表达与细胞周期无关,呈持续性高表达。EMs组不同临床分期间survivin表达,Ⅱ期明显高于Ⅲ期,其余各分期间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MP-9在各AFS分期中表达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survivin与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中表达呈正相关(r=0.262,t=2.860,P<0.05)。结论:survivin与MMP-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及进展过程中均起关键的作用。
米淑玲张军尹利荣马鸿达赵秀兰王宇全
关键词:微管相关蛋白质类基质金属蛋白酶9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
P^(53)和c-erbB-2癌基因产物在乳腺导管上皮增生病变中的表达被引量:3
1996年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30例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增生组,其中一般增生18例,不典型增生12例)、40例导管癌(癌组)和20例正常副乳腺(正常组)患者的p^(53)和c-erbB-2癌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分布。结果;增生组、癌组和正常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7.5%和0,c-erbB-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7%,37.5%和0,三组间差异显著(均P<0.005)。并且增生组中不典型增生的c-erbB-2蛋白阳性率(50%)显著高于一般增生(11.1%,P<0.05)。提示c-erbB-2和p^(53)的检测在评估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及其恶变潜能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鸿达张乃鑫仇晓菲卢扬菁赵天如孙保存袁超英郑海燕
关键词:乳腺肿瘤不典型增生
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恶变潜能的量化评估
2000年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 (AIDH)恶变潜能的量化评估方法。方法 :应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正常乳腺组织 10例 (正常组 ,NB)、乳腺导管上皮单纯性增生 33例 (增生组 ,IDH )、非典型增生 2 7例 (非典组 ,AIDH)和浸润性导管癌 37例 (导管癌组 ,IDCa)进行细胞DNA含量 (DI)及倍体分析、细胞核形态学计量。结果  1.在NB、IDH、AIDH和IDCa各组 ,DI及倍体分析参数 3- 4c %、5c %、>5c %均依次显著增高 (P均 <0 .0 1) ,2c %依次显著降低 (P <0 .0 1) ;核形态学参数 [核面积 (ar)、核周长 (ci)、核长径 (dl)、核短径 (ds)、核形状因子 (df) ]均依次显著增加 (P均<0 .0 1)。除 3- 4c %外 ,两类参数在非典组与导管癌组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2 .ar、ci、dl、ds和df分别与DI、3- 4c %、5c %、>5c %呈显著正相关 ,与 2c %呈显著负相关。 3.根据图像分析ar、df、DI、2c %、5c %和 >5c % 6项指标的计量结果 ,建立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和导管癌的判别方程 :Ya =- 2 76 .148+ 0 .12 3ar + 4 96 .832df + 10 9.330DI + 1.50 1(2c % ) - 0 .4 59(5c % )- 2 .2 87(>5c % ) ;Yc =- 2 82 .12 6 + 0 .154ar + 4 99.6 4 1df + 111.753DI + 1.4 2 3(2c % ) - 0 .2 2 1(5c % ) - 2 .36 7(>5c % )结论 ?
曹群马鸿达王欣赵天如张帆张乃鑫
关键词:乳腺肿瘤
过期与延期妊娠胎盘形态学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81
1998年
目的探讨过期、延期妊娠胎盘绒毛和胎盘床螺旋动脉的病变特点及其与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过期妊娠20例(过期组)、延期妊娠15例(延期组)和正常足月妊娠29例(对照组),进行形态计量学观察。结果过期组的胎盘重量减轻,绒毛合体细胞结节增多,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基底膜增厚,纤维素样坏死,血管合体细胞膜形成,绒毛直径、周长、面积,胎盘床螺旋动脉管壁增厚,以及羊水过少和羊水粪染的发生率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延期组仅绒毛周长和羊水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过期组与延期组间上述参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随妊娠的延期和过期,胎盘重量逐减、新生儿低评分发生率逐增。结论过期和延期妊娠的胎盘功能逐渐低下,过期妊娠更显著。妊娠40周后应加强对胎盘。
尹利荣马鸿达王欣王欣赵天如赵天如徐清香
关键词:胎盘过期妊娠形态学
EGFR及TIM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TIMP 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探讨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3 0例乳腺癌组织中EGFR和TIMP 1蛋白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EGFR表达阳性率为 61.5 4% ,表达阳性者腋淋巴结转移率高、生存率低 (P均 <0 .0 5 )。在有腋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 ,EGFR表达阴性者生存率高 (P <0 .0 1) ;TIMP 1表达阳性率为 60 .77% ,其中 3 6.15 %高表达 (+ +~ + + + ) ,63 .85 %无或低表达 (-~+ ) ,高表达者肿瘤体积小、临床分期早、淋巴结转移少、生存率高 (P均 <0 .0 5 ) ;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 ,EGFR的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P <0 .0 5 )。结论 EGFR和TIMP 1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对腋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 。
郎荣刚马鸿达范宇牛昀王颖傅西林
关键词:EGFRTIMP-1乳腺癌预后癌组织免疫组化
用涂片和石蜡包埋组织切片进行肿瘤细胞核DNA图像定量分析结果的比较
2000年
王欣赵秀兰赵天如马鸿达
关键词:涂片肿瘤细胞核恶性肿瘤
淋巴结非瘤性碎屑坏死与结核杆菌感染的PCR检测被引量:5
1998年
淋巴结非瘤性碎屑坏死常见于多种淋巴结疾病。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呈现非瘤性碎屑坏死病变的淋巴结进行结核杆菌DNA的检测,探讨该病变与结核杆菌感染的关系,并对单管巢式PCR法(SNPCR)与普通PCR法(GPCR)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马鸿达张乃鑫朱钧赵天如王欣李健刘淑萍
关键词:结核杆菌PCR淋巴结核
乳腺癌中白细胞介素-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对树突状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白细胞介素(IL)-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对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IL-10和VEGF的表达及S100+DC和CD1a+DC的分布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IL-10和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69.0%(49/71)和70.4%(50/71)。S100+DC和CD1a+DC的阳性率分别为76.1%(54/71)和53 5%(38/71)。IL-10表达仅与CD1a+DC的密度呈负相关(r_s=-0.244,P<0.05),而VEGF表达与S100+DC和CD1a+DC的密度均呈负相关(分别r_s=-0,380,P<0.01和r_s=-0.476,P<0.01)。结论乳腺癌细胞分泌的IL-10和VEGF可能通过抑制DC的产生和分化成熟而抑制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作用。
王健马鸿达孙燕谷彦军曹群古强
关键词:乳腺癌白细胞介素-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树突状细胞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