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秀云

作品数:30 被引量:271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肝炎
  • 22篇乙型
  • 20篇乙型肝炎
  • 16篇米夫
  • 16篇拉米夫定
  • 16篇病毒
  • 12篇慢性
  • 11篇慢性乙型
  • 11篇慢性乙型肝炎
  • 10篇肝炎病毒
  • 9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药物
  • 5篇恩替卡韦
  • 5篇安全性
  • 4篇血清
  • 4篇血清转换
  • 4篇乙型肝炎患者
  • 4篇疗效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抗病毒

机构

  • 29篇北京地坛医院
  • 4篇上海市静安区...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上海市公共卫...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浙江省人民医...
  • 1篇杭州市第六人...

作者

  • 30篇马秀云
  • 10篇蔡皓东
  • 9篇蔡晧东
  • 5篇曹传梅
  • 4篇崔振宇
  • 3篇徐艳丽
  • 3篇谢青
  • 3篇顾而立
  • 3篇潘红英
  • 3篇姚光弼
  • 3篇李军
  • 3篇计焱焱
  • 3篇徐小薇
  • 3篇王虹
  • 3篇巫善明
  • 2篇段雪飞
  • 2篇卜志军
  • 2篇谢雯
  • 2篇李蕴铷
  • 2篇欧蔚妮

传媒

  • 13篇药物不良反应...
  • 6篇肝脏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The 14...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长期使用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慢性乙型肝炎(CHB)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ADV)和拉米夫定治疗,评价两种不同联合治疗策略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来自全国8家医疗机构的CHB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化...
顾而立姚光弼王虹计焱焱马秀云谢青潘红英巫善明李军陈成伟徐小薇
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换持久性的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3年以上患者的血清转换率和停药后持久率,及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 167例CHB患者,每天服用拉米夫定100mg,持续3年以上,连续2次以上出现血清转换(间隔3个月),即HBeAg转阴和抗HBe转阳,继续服药6~12个月后,停药并随访1年以上。服药第1年每月,以后第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和血清病毒学标志、丙氨酸转氨酶(ALT)、HBV DNA定量及YMDD变异等项目。HBV基因分型应用型特异性PCR方法。结果 共有45例患者出现血清转换(27.0%),继续服药6~12个月后停药并随访1年以上,9例出现血清学重新激活,血清转换持久率为80.0%。经单因素统计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血清转换率和停药后持久率与基线ALT水平呈正相关,与基线HBVDNA水平和治疗后YMDD变异呈负相关。结论 CHB患者出现血清转换后继续应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以上,大多数患者可达到持续转换。对血清转换率和持久率有显著影响意义的因子为基线ALT、治疗后YMDD变异。
马秀云蔡皓东朱玫姚光弼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血清转换
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与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3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纳入研究。3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入双盲治疗:替比夫定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平均年龄(30.9±7.8)岁,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d,治疗104周;拉米夫定组(17例),男13例,女4例,平均年龄(30.4±8.5)岁,口服拉米夫定100mg,1次/d,治疗104周。104周后2组患者均进入替比夫定开放治疗,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d,继续治疗104周。每8周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完全应答率和ALT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104周后HBeAg血清转换情况、治疗期间病毒学反弹率及替比夫定的不良反应。结果:双盲治疗阶段,替比夫定组和拉米夫定组患者治疗52周和104周时HBV DNA的完全应答率分别为72.2%(16/22)、77.3%(17/22)和47.1%(8/17)、47.1%(8/17);ALT的复常率分别为100%(22/22)、86.4%(19/22)和82.3%(14/17)、76.5%(13/17)。替比夫定组治疗60周、104周和第3年HBV DNA反弹率分别为4.5%(1/22)、18.2%(4/22)和28.6%(6/21),第4年未增加反弹的病例;拉米夫定组治疗52周、104周HBV DNA的反弹率分别为23.5%(4/17)和41.2%(7/17)。2组共有4例耐药者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8~24周后HBV DNA下降至可检测值下限。双盲治疗阶段替比夫定组有5例患者发生9例次肌酸激酶(CK)升高(1065~4915U/L),但无肌肉症状;开放治疗阶段有6例患者发生9例次CK升高(1036~45984U/L),均出现肌肉症状。结论: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患者对替比夫定的耐受性较好。
李蔚莉马秀云吴璐蔡晧东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拉米夫定随机对照研究
利巴韦林治疗SARS患者致心率减慢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分析利巴韦林治疗SARS患者与心率减慢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81例SARS患者使用利巴韦林治疗与心率减慢的关系。结果本文研究发现,使用利巴韦林治疗SARS患者有减慢心率的作用,且多发生在用药后0~3d,并可能与剂量有关;其发生心率减慢/心动过缓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引起心率减慢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4.1倍(1.59~10.55)。结论利巴韦林治疗SARS患者有致心率减慢的不良反应。
付琦马秀云徐艳丽
关键词:SARS利巴韦林心率减慢
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国产分泌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以国产普通干扰素作为对照药物,观察分泌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个月,停药随访6个月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分泌型干扰素在治疗24周时,ALT复常率为36.40%,优于对照组,但随访结束时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分泌型干扰素组的HBVDNA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但复常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HBeAg/抗-HBe:在治疗结束时(24周),试验药物组的HBeAg的阴转率和HBeAg/抗-HBe的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9.17%和22.70%;对照药物组则分别为16.67%和8.30%。从数值上看试验药物组略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与既往文献报道相同,本研究亦发现干扰素有较明显的后续作用,即在干扰素治疗停止后仍可继续出现HBeAg阴转与HBeAg/抗-HBe血清学转换。在随访结束时(48周),两组的HBeAg的阴转率和HBeAg/抗-HBe的血清学转换率仍有变化,试验药物组分别为33.33%和14.30%,对照组则分别为16.67%和13.00%,两组间仍差异无显著性。本研究所观察到的干扰素对HBeAg的疗效水平接近于国外文献报道的水平,但低于国内文献报道水平。两种干扰素的安全性良好。结论分泌型干扰素治疗结束时在ALT复常率、HBVDNA下降幅度方面优于普通干扰素,随访结束时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两种干扰素无差异。两种干扰素安全性良好。
谢雯马秀云刘庄李蕴铷欧蔚妮胥婕杨玉英段雪飞
关键词: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HBV
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化96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29
2014年
目的 评价阿德福韦酯(ADV)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纳入8所医院的CHB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按随机代码表以1:1的比例分成初始ADV组和初始拉米夫定组.两组初始分别接受ADV或拉米夫定单药治疗.治疗第24或36周时,如果患者血清HBV DNA>3.30 lgIU/mL或出现病毒学突破(VBT),则加用另1种药物联合治疗.治疗第48周,所有患者均改为两药联合治疗,直至第96周.随访期间,观察患者肝硬化并发症或肝细胞癌的发生情况、病毒学应答、生物化学应答、VBT、HBV的耐药基因变异和不良反应等.统计学方法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206例患者在96周随访中,共17例(8.25%)发生肝硬化并发症或肝细胞癌,其中8例(3.88%)为肝细胞癌.治疗第96周,初始ADV组的HBV DNA阴转率为80.9%(76/94),初始拉米夫定组为70.5% (67/95);初始ADV组ALT水平恢复正常占95.7%(90/94),初始拉米夫定组占87.4%(83/95);与基线比较,初始ADV组和初始拉米夫定组的血清白蛋白分别上升2.5和3.3 g/L,PT分别下降0.6和0.7s.初始ADV组VBT累积发生率为7.84%(8/102),初始拉米夫定组为23.08%(24/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3).14例在治疗第96周仍未获得病毒学转阴的患者中,11例在治疗过程中曾发生VBT,其中7例存在基因变异,另4例为野生株.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不适、空腹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和头晕,经对症处理后均改善.结论 初始ADV与初始拉米夫定的联合治疗策略能防止CHB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硬化并发症或肝细胞癌的发生,并能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和生物化学功能改善,且不良反应轻.
顾而立姚光弼王虹计焱焱马秀云谢青潘红英巫善明李军陈成伟徐小薇
关键词:肝硬化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
血清转换后的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3例被引量:1
2003年
焦以庆马秀云
关键词:血清转换拉米夫定停药肝炎
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的发生率、临床特点、机制及防治。方法 对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停药的患者进行 1年以上的随访。结果 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的总发生率为 13 .5 %。其发病原因是HBV复制失抑制后的再活动。已发生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的患者停药后仍有可能发生拉米夫定停药后肝炎。 结论 对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否因发生血清转换而停药 ,都应继续监测肝功能。对发生停药后的肝炎患者 。
蔡皓东马秀云崔振宇
关键词:拉米夫定血清转换乙型肝炎病毒发病率
拉米夫定相关性HBV变异对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6
2000年
进一步探讨拉米夫定相关性HBV变异对患者临床经过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拉米夫定治疗10 0mg/d的 82例患者在第 10 4周按其发生变异程度分为完全变异 (F组 ,n =16)、部分变异 (M组 ,n =17)和无变异 (N组 ,n =4 9) 3组 ,分别进行肝功能和血清学指标比较。结果 在第 10 4周 ,F和M组无 1例HBcAg阴转 ,而N组有 18例( 3 6.7% )HBeAg阴转 ,11例 ( 2 2 .4 % )发生HBcAg/抗 HBe血清转换 ;拉米夫定相关性HBV变异发生后ALT可增高 ,完全变异组HBVDNA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 10 4周变异发生率为 4 0 .2 % ,变异发生后拉米夫定敏感性明显降低 。
马秀云蔡皓东崔振宇
关键词:拉米夫定病毒变异HBV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3年临床观察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的长期疗效和适当疗程。方法:选择HBsAg、HBeAg和HBVDNA均阳性的成年患者。服用拉米夫定100mg·d-1,治疗3年(156周),观察其对HBVDNA、HBeAg、ALT和病毒变异的影响。结果:拉米夫定对HBVDN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维持ALT的正常有一定疗效,治疗2年有39.8%的患者发生病毒变异;可出现HBVDNA的反跳。拉米夫定的疗效与患者治疗前ALT和HBVDNA的水平相关。拉米夫定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好,可长期服用。结论:拉米夫定治疗HBV感染,对抑制HBV的病毒复制和维持患者的ALT正常有显著疗效;其临床应用的最佳适应证为HBeAg和HBVDNA均阳性,HBVDNA水平较低而ALT异常的患者。拉米夫定的长期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变异相关。
蔡皓东马秀云崔振宇
关键词:拉米夫定药物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疗效疗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