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波

作品数:177 被引量:74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4篇期刊文章
  • 31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7篇化学工程
  • 31篇理学
  • 17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6篇加氢
  • 25篇分子
  • 23篇分子筛
  • 18篇催化
  • 17篇渣油
  • 17篇催化剂
  • 15篇调驱
  • 12篇加氢处理
  • 12篇储层
  • 10篇调驱剂
  • 9篇油藏
  • 8篇油田
  • 8篇色谱
  • 8篇裂化
  • 8篇复合分子筛
  • 7篇低渗
  • 7篇地震
  • 7篇氧化铝
  • 7篇勘探
  • 6篇加氢裂化

机构

  • 90篇抚顺石油化工...
  • 90篇辽宁石油化工...
  • 6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7篇抚顺石油学院
  • 5篇东北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低渗透油气田...
  • 3篇中国石油抚顺...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77篇马波
  • 64篇凌凤香
  • 39篇张喜文
  • 24篇王少军
  • 19篇薛芳芳
  • 19篇易萍
  • 16篇张志智
  • 16篇孙万付
  • 16篇秦波
  • 13篇冉崎
  • 13篇程辰
  • 12篇贾玉琴
  • 11篇沈智奇
  • 10篇张荣
  • 10篇肖富森
  • 10篇郑力军
  • 9篇朱家杰
  • 9篇张旋
  • 8篇何治武
  • 8篇张会成

传媒

  • 18篇当代化工
  • 10篇石油炼制与化...
  • 9篇现代化工
  • 9篇燃料化学学报
  • 7篇工业催化
  • 7篇天然气勘探与...
  • 6篇光谱实验室
  • 5篇化工科技
  • 5篇天然气工业
  • 5篇石油化工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分析化学
  • 3篇化工进展
  • 3篇辽宁石油化工...
  • 2篇非金属矿
  • 2篇化工机械
  • 2篇油田化学
  • 2篇辽宁化工
  • 2篇石油学报(石...
  • 2篇中国设备工程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8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10篇2013
  • 11篇2012
  • 13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6篇2005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积炭分析被引量:18
2008年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低温氮吸附、元素分析等技术对渣油加氢处理过程中5种催化剂上的积炭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焦催化剂表面积炭沉积和孔道堵塞现象严重,比表面积和孔容大量损失,孔分布向小孔范围迁移,催化剂孔径越小,损失越严重。催化剂上沉积的焦炭可分为低温型和高温型两种,前者燃烧放热集中在400℃左右,后者集中在470℃左右。积炭形成类型与积炭前身物——沥青质的结构有关,芳香碳分率低,缩合指数小的沥青质形成低温型积炭;芳香碳分率高,缩合指数大的沥青质形成高温型积炭。催化剂促使沉积物脱氢形成积炭,并且使积炭从低温型向高温型转化,催化剂活性越高,转化越明显。
张会成马波李景斌刘淑琴耿敬远王继锋
关键词:催化剂积炭加氢处理渣油
GC-MS分析低温煤焦油酸性组分及碱性组分被引量:11
2013年
采用酸碱溶液萃取的方法将新疆低温煤焦油分离为酸性、碱性及中性组分。利用GC-MS色质联用仪及元素分析仪,对酸性组分和碱性组分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低温煤焦油酸性组分中共检测出质量分数不小于0.1%的化合物共74种,且全部为含氧化合物,其质量分数为95.4%;大部分为苯酚、C3-C4烷基酚、萘酚和茚酚。碱性组分中检测出质量分数不小于0.1%的化合物共57种,含氮化合物有57种,其质量分数为65.5%,主要由苯胺类、喹啉类、吲哚、吡啶、吖啶等氮杂环化合物组成。
吴婷凌凤香马波王少军吴洪新
关键词:低温煤焦油GCMS碱性组分
程序升温硫化实验装置的防腐蚀措施
2014年
催化剂的硫化性能可以在全自动催化剂特征表征仪上通过程序升温硫化法(TPS)迚行表征,该实验设备简单、方法灵活、结果可靠。但是,在实验过程中,硫化气体和反应生成物会对实验装置造成腐蚀。分析了TPS实验过程中腐蚀现象产生的原因,幵对实验方法迚行了适当改迚和调整,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杨春雁刘元威马波凌凤香
气相色谱法测定催化剂载体的比表面积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采用迎头气相色谱法,利用自建的装置,测定了三氧化二铝及硅胶的比表面积,按文献[1]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静态低温氮吸附法的结果相吻合,相对误差分别为4.2%和3.8%。本文还详细地考察了实验条件。
马波赵长志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三氧化二铝比表面积催化剂
原油中石油酸的场解吸质谱表征
2004年
The naphthenic acids in petroleum cause corrosion problem and degrade qualities of products during being processed. Detailed analyses of the acids are difficult due to their complicacy. A sample was analyzed by field desorption-mass spectrometry (FDMS) , and the components were characterizated on the basis of group type and carbon number distribut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naphthenic acids in the sample are mainly composed of one-ring and two-ring naphthenic acids.
王少军齐邦峰凌凤香马波
关键词:原油石油酸环烷酸
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油中镍和钒的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对混合渣油原料油在固定床连续加氢处理过程中镍和钒的质量分数及分布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不同反应温度、不同加氢处理反应器生成油样中镍、钒分布的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原料油经固定床连续加氢处理后,镍和钒的质量分数明显降低。在基准反应温度t℃时,镍和钒的总脱除率分别达到了78.9%和85.8%。各段催化剂对镍和钒的脱除影响不同,保护剂段和脱金属段对镍和钒的脱除贡献较大。在各反应处理过程中,弱极性组分中镍和钒质量分数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而强极性组分中镍和钒含量变化较小。
王少军凌凤香马波高涵韩照明
关键词:渣油加氢处理
Silicalite-2分子筛的合成及表征
耿晨晨马波张喜文
一种利用聚苯乙烯单体改善油藏水驱效果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聚苯乙烯单体改善油藏水驱效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聚苯乙烯单体溶液,聚苯乙烯单体溶液注入注水井,通过加药装置与注水井相连,随配注将聚苯乙烯单体溶液注入油藏,通过纳米尺寸的聚苯乙烯单体溶液,通过注水...
马波郑力军易萍周广卿薛芳芳侯宁张伊鲜张荣朱家杰刘保彻
文献传递
渣油加氢处理中沥青质组成和结构的变化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利用渣油加氢处理中试装置考察反应温度和加氢深度对加氢产物渣油中沥青质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或加氢深度增加,加氢产物渣油中沥青质含量降低,沥青质中硫、镍、钒含量降低,氮含量呈增加趋势。采用13 C-NMR谱和1 H-NMR谱,计算了沥青质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碳分率逐渐下降,芳香碳分率逐渐升高;随着加氢深度增大,饱和碳分率逐渐升高,而芳香碳分率逐渐下降。
王跃张会成凌凤香马波
关键词:渣油沥青质1H-NMR分子结构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压力容器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2023年
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氢气压力容器风险。结果表明,氢气压力容器安全影响因素主要有氢气压力容器使用环境、氢气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氢气压力容器监测管理、氢气压力容器缺陷、氢气压力容器材质。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氢气压力容器安全评价风险总分值为0.74,属于高风险。
马波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安全风险评价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