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养民

作品数:342 被引量:1,302H指数:19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9篇期刊文章
  • 111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4篇理学
  • 72篇医药卫生
  • 40篇农业科学
  • 37篇化学工程
  • 3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生物学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5篇活性
  • 46篇学成
  • 46篇化学成分
  • 45篇内生真菌
  • 35篇催化
  • 34篇化合物
  • 32篇代谢产物
  • 28篇抑菌
  • 27篇次生代谢
  • 27篇次生代谢产物
  • 26篇籽油
  • 25篇催化剂
  • 23篇花椒籽
  • 21篇抑菌活性
  • 21篇花椒籽油
  • 18篇抗菌
  • 17篇提纯
  • 16篇纳米
  • 15篇分离提纯
  • 12篇生物活性

机构

  • 296篇陕西科技大学
  • 62篇西北农林科技...
  • 12篇陕西农产品加...
  • 11篇山西大同大学
  • 7篇西安科技大学
  • 7篇陕西省轻化工...
  • 4篇教育部
  • 3篇陕西国际商贸...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太仓中化环保...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九州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陕西新药技术...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宝鸡市辛家山...

作者

  • 341篇马养民
  • 67篇杨秀芳
  • 36篇张金
  • 26篇张弘弛
  • 26篇王伟涛
  • 18篇刘佳
  • 17篇苏印泉
  • 17篇史清华
  • 16篇郭林新
  • 14篇程佩
  • 13篇孔阳
  • 13篇傅建熙
  • 13篇李延超
  • 12篇康永祥
  • 12篇杜凯
  • 9篇龚频
  • 9篇陈璞
  • 8篇苗智
  • 8篇杨芳霞
  • 8篇胡亚微

传媒

  • 24篇陕西科技大学...
  • 15篇西北林学院学...
  • 11篇陕西科技大学...
  • 9篇中成药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8篇中国实验方剂...
  • 8篇食品工业科技
  • 8篇有机化学
  • 7篇粮食与油脂
  • 6篇食品研究与开...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5篇贵州农业科学
  • 4篇应用化工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西北植物学报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4篇表面技术
  • 4篇陕西林业科技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15篇2021
  • 16篇2020
  • 40篇2019
  • 21篇2018
  • 30篇2017
  • 16篇2016
  • 15篇2015
  • 16篇2014
  • 28篇2013
  • 23篇2012
  • 15篇2011
  • 28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3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杠柳根皮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对杠柳根皮组织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单体化合物Ⅱ(香草醛乳糖苷)在使用浓度为3.0~6、0mg/mL时对小麦、油菜具有强的抑制生长活性;当浓度降低到0、75mg/mL时,反而对油菜种子具有促进萌发和刺激生长的作用、单体化合物Ⅲ(杠柳苷E)和Ⅳ(强心苷类)对麦二叉蚜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对粘虫具有胃毒和拒食活性、
史清华马养民秦虎强
关键词:杠柳根皮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钯催化的7-氮杂吲哚的3位芳基化反应被引量:1
2020年
7-氮杂吲哚是一类重要的杂环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理化和药理性质,在医药、农药、及食品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用途.以7-氮杂吲哚为底物,在钯催化下,通过与芳基硼酸反应合成多种C3位芳基取代的7-氮杂吲哚衍生物,探索了一条钯催化的7-氮杂吲哚C3选择性芳基化反应的路线,该方法从易得的N未保护的7-氮杂吲哚出发,合成路线简洁,产率中等至优.建立了7-氮杂吲哚化合物向下游重要生物活性分子转化的方法体系和理论基础.
刘珊珊刘珊珊周鲜颖马养民
关键词:钯催化选择性芳基化反应
杠柳根皮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对麦二叉蚜的毒杀活性初探被引量:21
2006年
采用GC/M S联用技术,对杠柳根皮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15种化合物,对其中10种进行了鉴定,已鉴定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91%,分别为4-甲氧基水杨醛、乙酸丁酯、2-甲基-1,3-二氧环戊基乙酸乙酯、乙羟硫代羧酸-8-二乙氧基磷酰正辛酯、1,1,3,3-四丁氧基-2-丙酮、4-甲基-2-戊酮、甲酸丁酯、1-(1-乙氧基乙氧基)丁烷、2-正丁氧基四氢吡喃及丁醚。以麦二叉蚜为试虫进行挥发油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杠柳根皮挥发油对试虫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
史清华马养民秦虎强
关键词: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触杀活性
杂环氨基酸酯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11年
以三种杂环结构的氨基酸、二氯亚砜、甲醇/乙醇为原料,合成L-色氨酸甲/乙酯盐酸盐、L-组氨酸甲酯盐酸盐以及L-脯氨酸甲/乙酯盐酸盐,产率较高,并通过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其盐酸盐进行了结构表征,所得到的氨基酸酯盐酸盐分别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二氯甲烷萃取,最终得到了三类杂环氨基酸酯。
马养民刘斌
关键词:酯化反应
一种1‑取代‑β‑咔啉‑3‑羧酸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取代‑β‑咔啉‑3‑羧酸酯的制备方法,向溶剂中加入色氨酸甲酯和芳香醛或含羰基环状化合物,以及催化剂,加热反应完成后分离提纯即得到1‑取代‑β‑咔啉‑3‑羧酸酯。本发明采用一步法高产率合成1‑取代β‑咔...
张金刘佳马养民程佩王伟涛
文献传递
前列腺素E类似物合成方法的研究
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前列腺素中间体——取代环戊烯酮合成的方法研究。第二、前列腺素中间体——ω-侧链合成的方法研究。第三、通过ω-侧链和取代环戊烯酮的1,4-加成反应合成前列腺素E类化合物方法的研究。以糠醛和乙酸乙酯为...
马养民
文献传递
1-取代-1,2,3,4-四氢-9H-吡啶并[3,4-b]吲哚-3-羧酸甲酯的合成及表征
2012年
以L-色氨酸甲酯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过Pictet-Spengler反应,再通过结晶诱导不对称转化(CIAT)过程,最后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脱除盐酸后高效选择性的得到1-取代-1,2,3,4-四氢-9H-吡啶并[3,4-b]吲哚-3-羧酸甲酯,目标产物通过重结晶或者柱层析方法纯化,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IR,1H NMR,13C NMR确证。
马养民李延超郭会
草酸铜催化苯直接氧化制备苯酚被引量:1
2017年
以H_2C_2O_4和CuSO_4通过沉淀法制备了草酸铜,并对所制备的化合物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的表征.结果表明,制备草酸铜为斜方晶系的草酸铜.以制备的草酸铜为催化剂,研究了其对苯直接氧化制备苯酚的催化性能,并考察了催化剂量、H_2O_2量、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草酸铜催化剂可以催化双氧水氧化苯得到13.1%苯酚,并且该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回收率高.
王伟涛石磊磊马养民任喜迎
关键词:苯酚
黑果枸杞内生真菌RER4化学成分研究
2015年
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对分离自黑果枸杞根部的内生真菌RER4进行鉴定,结果该真菌鉴定为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采用大米固体培养基对RER4进行发酵,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8个化合物,借助ESI-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麦角甾醇(1)、尿黑酸内酯(2)、6-柠檬酸甲酯(3)、琥珀酸(4)、1,5-柠檬酸二甲酯(5)、赤薛醇(6)、甘露醇(7)、阿拉伯糖醇(8).其中化合物尿黑酸内酯首次从米曲霉发酵物中分离得到.
杨秀芳王鹏飞马养民
关键词:黑果枸杞内生真菌米曲霉化学成分
蓝莓果中花青素的乙醇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确定蓝莓果中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蓝莓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次数、物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对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蓝莓果中花青素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温度50℃、pH值1、物料比1∶15、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1次,得到的花青素提取量为2.18 g/L。[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环境友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马养民逯文静
关键词:蓝莓花青素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