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倩

作品数:39 被引量:287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水利工程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太湖
  • 10篇水资源
  • 8篇水质
  • 8篇污染
  • 6篇污染物
  • 4篇太湖水
  • 4篇河道
  • 3篇水环境
  • 3篇水环境保护
  • 3篇水域
  • 3篇太湖水域
  • 3篇望虞河
  • 3篇污染物量
  • 3篇环境保护
  • 3篇环境保护对策
  • 3篇暴雨
  • 3篇暴雨分析
  • 2篇地表水资源
  • 2篇地下水
  • 2篇地下水资源

机构

  • 39篇江苏省水文水...
  • 8篇河海大学
  • 3篇江苏省水资源...
  • 2篇江苏省水利厅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安徽省水利部...
  • 1篇江苏省水文水...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9篇马倩
  • 7篇刘俊杰
  • 6篇毛晓文
  • 5篇万晓凌
  • 5篇吴志勤
  • 4篇陆小明
  • 3篇陆桂华
  • 3篇王嵘
  • 3篇闻亮
  • 2篇董家根
  • 2篇周毅
  • 2篇张建华
  • 2篇王振龙
  • 1篇朱昌福
  • 1篇许有鹏
  • 1篇杨桂山
  • 1篇高斌
  • 1篇王晓杰
  • 1篇钱筱暄
  • 1篇杨金艳

传媒

  • 6篇湖泊科学
  • 6篇江苏水利
  • 4篇水文
  • 3篇治淮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地下水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资源保护
  • 1篇水利发展研究
  • 1篇水利规划与设...
  • 1篇江苏省海洋湖...
  • 1篇中国工程院2...
  • 1篇第四届长江论...
  • 1篇第四届江苏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4
  • 6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北沿海地区潜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被引量:2
2022年
为给苏北沿海地区潜水水质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该地区潜水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依据研究区2015年潜水取样深度小于20 m的281个采样点的水化学数据,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采用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法、氯碱指数及主成分分析法等,对研究区潜水水化学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潜水径流方向,潜水TDS(溶解性总固体)及水化学类型呈良好的水平分带规律,即补给区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Mg·Na)或HCO_(3)·Cl-Na·Ca(Mg)型,径流区主要为HCO_(3)·Cl-Na·Ca型或Na·Mg型,排泄区为Cl·HCO_(3)-Na(·Mg)或Cl-Na型,且在径流过程中ρ(TDS)也逐渐增大;潜水水化学特征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控制,随潜水流向,蒸发浓缩作用逐渐增强,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逐渐代替溶滤作用,在排泄区变为以阳离子交换、蒸发浓缩和混合作用为主,其中混合作用对滨海地区的影响最大;潜水水化学特征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束龙仓温中琦张岩李进马倩陆小明
关键词:苏北沿海地区
太湖西北部湖区入湖河流氮磷水质标准修正方案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氮磷污染一直是太湖流域的首要污染问题,有效遏制氮磷入湖量的增加是治理太湖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河流和湖泊氮、磷水质标准存在差异,即河流无总氮控制指标、河湖总磷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往往造成通过控制入湖河流污染来改善太湖湖泊水质时,湖泊污染物浓度往往达不到治理目标。以太湖西北部湖区及其入湖河流为例,利用BATHTUB模型模拟入湖河流与湖泊TN、TP的关系,推算太湖在满足现行湖泊水质标准中TN和TP各类别目标值的情形下的环境容量并以此环境容量决定入湖河流的水质,进而提出相应的方案进行比选,从而提出太湖入湖河流氮磷水质标准修正方案。结果表明:(1)当太湖入湖河流执行现行河流水质TP标准时,对应湖泊的水质TP超标,并不能达到保护湖泊的目标;(2)当太湖西北部湖区入湖河流TN、TP执行现行湖泊水质标准,对应湖区水质均能达标并且优于目标限值,然而该方案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太湖区域的实际参考意义不足;(3)以现行湖泊水质标准TN、TP各类别为目标值反推计算入湖河流水质指标,既能保证湖泊水质达标,又不会使河流水质标准过于严格,因此其结果可作为入湖河流水质标准修正的参考,从而提出太湖入湖河流TN、TP水质标准建议方案。
许晨万荣荣马倩杨桂山
关键词:BATHTUB太湖入湖河流TNTP水质标准
竺山湖入湖河道水质及污染物量分析
对竺山湖入湖河道的水质的变化趋势、入湖水量、入湖污染物以及污染物量进行了重点分析。针对入湖河道水质达标率有所提升、氨氮污染减轻,但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的入湖量仍呈增加趋势的现状,提出了严格污染物总量控制,强化氮磷治理、...
马倩刘俊杰
关键词:水质分析污染物量环境治理
望虞河引长江水入太湖水体的总磷、总氮分析被引量:28
2014年
太湖流域实施的调水引流,提高了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发挥了水利工程在改善水环境方面的综合效益,支撑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近年来望虞河引江水量与入湖水量及入湖水体流经太湖湖湾水体水质变化情势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2007年以来的调水引流期间,望虞河入太湖水体总磷、总氮浓度值与太湖贡湖湾、梅梁湾、湖西及江苏省其它主要入太湖河道的总磷、总氮浓度值,并通过监测结果分析了入太湖水体总磷、可溶性总磷的衰减趋势,从而得出,长江是优质水源,调引长江水为增加太湖水环境容量、改善太湖及区域水环境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
马倩田威吴朝明
关键词:总磷总氮望虞河太湖
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南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2
2004年
马倩周毅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水质污染调蓄
江苏省蒸发能力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万晓凌马倩
关键词:特性分析可利用水资源气候灾害过渡带
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利用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针对安徽省1956-2006年系列新资料,淮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对区内地下水资源量及可利用量进行系统分析评价,对地下水资源利用前景进行预测,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提出建议,成果为区域地下水资源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马倩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
2009年太湖水域“湖泛”监测与分析被引量:53
2010年
"湖泛"是太湖水域近年来发生的重要环境灾害问题之一.根据2009年4-10月的太湖"湖泛"易发区巡测和跟踪监测资料,分析了2009年太湖水域"湖泛"发生情况.2009年太湖共发生11次小范围"湖泛",主要发生在太湖西岸、梅梁湾和贡湖湾局部水域.对比近年"湖泛"发生水域的水质指标,以及同期太湖蓝藻水华暴发、湖体水质及其变化情势,认为蓝藻水华强度、频次和面积与2007、2008年相比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而可能降低了大面积"湖泛"暴发的机率;同时,2007年以来在太湖北部湖湾的生态清淤工程也降低了北部湖湾发生大面积"湖泛"的可能性.同期水质监测指标显示,2009年同期太湖水质综合评价为Ⅳ类、中富营养状态,而太湖湖西、竺山湖、梅梁湾水域仍为Ⅴ类或劣Ⅴ类,"湖泛"仍时有发生.蓝藻打捞、生态清淤、控源截污、"引江济太"调水是预防太湖"湖泛"的有效措施;同时,加强太湖"湖泛"巡查,建立太湖"湖泛"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太湖"湖泛",有序、妥善地处置黑臭水体,将对确保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陆桂华马倩
关键词:太湖
江苏水文发展前景展望
2012年
水文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长期以来,江苏水文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为全省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防汛防旱、江河治理、交通航运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了大量公益性服务。实践证明,水文事业的健康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文工作地位和作用更为凸显。2011年,江苏省政府批准了《江苏省水文事业发展规划》,描绘了水文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张春松马倩
关键词:水文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管理
江苏省沿海地区水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研究
2011年
江苏沿海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将逐渐提高,本地不容乐观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将日益突出。如何有效提高与保护江苏沿海地区水资源质量,保障江苏沿海地区供水安全,协调好水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将倍受关注且势在必行。本文在调查江苏沿海地区自然、经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需求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本地主要水体及外来补给水源水资源质量状况,指出了江苏沿海开发过程中区域水环境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水功能区强化管理、水污染物控制、入河排污口优化设置、供水工程合理布局、清水通道管线维护、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等对策措施。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努力为改善江苏沿海地区水环境质量,确保供水安全,保障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参考。
马倩刘俊杰毛晓文王嵘
关键词:水环境保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