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大勇

作品数:22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冠脉
  • 5篇综合征
  • 4篇造影
  • 4篇介入
  • 3篇动脉
  • 3篇衰竭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 3篇急性冠脉
  • 3篇急性冠脉综合...
  • 3篇冠脉造影
  • 3篇冠脉综合征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3篇反应蛋白
  • 2篇蛋白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机构

  • 19篇泗洪县分金亭...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南京市第一医...

作者

  • 20篇饶大勇
  • 10篇许贤德
  • 4篇祖军
  • 4篇纪明
  • 4篇许利
  • 3篇潘大虎
  • 3篇赵咏梅
  • 2篇沈新秀
  • 2篇张利进
  • 2篇刘在军
  • 2篇朱延丽
  • 1篇许贤利
  • 1篇季明
  • 1篇魏叶
  • 1篇陆伟伟
  • 1篇裘强
  • 1篇杨科
  • 1篇韩利军
  • 1篇周芹
  • 1篇顾小舟

传媒

  • 3篇四川医学
  • 3篇右江医学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血尿酸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饶大勇祖军裘强韩利军
关键词:血尿酸急性冠脉综合征
低分子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非Q波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2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替罗非班治疗非Q波心肌梗死(NQ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泗洪县分金亭医院收治的NQMI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持续治疗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替罗非班持续治疗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5%,高于对照组的82.19%(χ^(2)=4.056,P=0.044)。治疗后,2组LVDED、LAD小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AD、LVDED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CK-MB、CK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4%,低于对照组的10.96%(χ^(2)=3.865,P=0.049)。结论LMWH联合替罗非班治疗NQMI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饶大勇周芹
关键词:非Q波性心肌梗死低分子肝素替罗非班安全性
胺碘酮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阵发性房颤(PAF)是指发病在数分钟至数天(一般为72h)内可以转复的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如不积极治疗易发展为永久性心房纤颤。尽管目前有多种方法治疗房颤,但药物治疗仍为基层医院主要的治疗手段。胺碘酮常常用于治疗房颤和预防其发作,其有效率为40%-60%。最新资料川表明,他汀类药物除有降脂作用外,还可用于PAF的预防和治疗。本文将探讨胺碘酮与阿托伐他汀联用预防PAF发作的疗效和副作用。
许贤利季明饶大勇潘大虎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阿托伐他汀疗效分析胺碘酮阵发性房颤他汀类药物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23例的护理被引量:2
2010年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病,据国内外报道该病的发病率每年在不断上升,有的地区患病率超过1%。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所以被大多数人接受。我科2008—06~2010~01间共为2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临床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许利许贤德饶大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心理状况调查
2009年
目的:了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护理策略。方法:对78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心血管患者施测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结果:SCL-90评定,显示患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诸因子及阳性项目数,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8.73,P〈0.01~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心理状况较差,主要表现为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应加强心理干预。
许利许贤德饶大勇赵咏梅宋绪梅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心理护理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320例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32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312例,其中有58例行PCI术;桡动脉穿刺及置管成功率为97%。结论经皮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安全的、可行的,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患者更乐意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纪明许贤德饶大勇赵咏梅张利进杨科魏叶陆伟伟刘在军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及支架置入术的疗效观察
饶大勇
冠状动脉造影180例临床价值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80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三组,稳定型心绞痛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90例,心肌梗死组42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动脉穿刺及造影结果。结果180例患者均造影成功,其中172例患者经桡动脉途径造影,7例经肱动脉,1例经股动脉穿刺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总阳性率为68.9%,其中心肌梗死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而不稳定型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单支病变与多支病变相差不大,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心梗则以多支病变为主。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是安全可靠的,并发症少,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冠脉造影仍被视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
纪明许贤德饶大勇冯凯许利赵咏梅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冠脉造影术
心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前焦虑、抑郁水平初步研究
2008年
目的: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前焦虑、抑郁水平。方法:对78例(研究组)接受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并与同期在我院行健康教育体检的健康人73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焦虑总均标准分为(40.8±12)分,对照组总均标准分为(35.6±4.1)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5.49,P<0.01)。研究组抑郁总均标准分为(38.5±11)分,对照组总均标准分为(36.4±8.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5)。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术前会产生较强的焦虑、抑郁情绪。
许利许贤德宋续梅饶大勇
关键词:介入治疗焦虑抑郁
普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对血脂水平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对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131例高脂血症或高血压病、冠心病伴高脂血症及C-反应蛋白增高的患者,随机分成普伐他汀组65例和曲美他嗪组66例。普伐他汀组患者口服普伐他汀10mg,qn。曲美他嗪组普伐他汀10mg,qn,曲美他嗪20mg,tid。两组均口服8周。检测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脂蛋白-a(Lp-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LDL-C、Lp-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hs-CRP降低,曲美他嗪组hs-CRP降低显著(P<0.01),普伐他汀组(P<0.05)。HDL-C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应用能增强普伐他汀抗炎及降脂作用。
许贤德饶大勇许贤利潘大虎季明
关键词:高脂血症普伐他汀曲美他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