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震

作品数:22 被引量:13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解剖学
  • 6篇动脉
  • 4篇应用解剖学
  • 3篇胸背神经
  • 3篇神经移位
  • 3篇皮神经
  • 3篇肌皮
  • 3篇肌皮神经
  • 2篇第二趾
  • 2篇腋神经
  • 2篇移位术
  • 2篇神经损伤
  • 2篇神经修复
  • 2篇神经移位术
  • 2篇神经移植
  • 2篇皮瓣
  • 2篇周围神经
  • 2篇转位
  • 2篇吻合血管
  • 2篇静脉

机构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上海第一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2篇韩震
  • 18篇钟世镇
  • 10篇孙博
  • 4篇原林
  • 4篇林道贤
  • 4篇李汉云
  • 4篇戴绍业
  • 2篇马富
  • 2篇顾玉东
  • 2篇胡广州
  • 2篇孔吉明
  • 1篇徐达传
  • 1篇李秀生
  • 1篇秦建强
  • 1篇张正治
  • 1篇孟宪玉
  • 1篇李其训
  • 1篇朱家恺

传媒

  • 20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广东解剖学通...

年份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2篇1988
  • 2篇1987
  • 3篇1986
  • 1篇1985
  • 6篇1984
  • 2篇1983
  • 1篇198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臂桡侧岛状逆行旋转皮瓣静脉回流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29
1983年
前臂桡侧岛状逆行旋转皮瓣对于修复手部早期或晚期损伤的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简便易行的皮肤供区。为了探讨皮瓣逆行旋转后,静脉如何回流,本文用17具已防腐固定的尸体和1具新鲜尸体上肢用黑汁或普兰氯仿溶液,逆行注射桡静脉,另用四具新鲜尸体上肢制成皮瓣模型,在X线下造影,发现桡静脉的瓣膜发育不良,且桡动脉两侧伴行的桡静脉间有众多、各种形式的交通支,静脉血可以迷宫形式还流,对保证前臂桡侧岛状逆行旋转皮瓣成活起重要作用。
孙博刘牧之原林马富李汉云韩震钟世镇郑玉明李运连陈庄洪丁伯坦夏彭春
关键词:岛状旋转皮瓣交通支静脉回流静脉静脉瓣
胸小肌移植重建表情肌的应用解剖学被引量:3
1984年
解剖观测了109侧成人胸小肌标本,该肌为三角形薄肌,具有腱性起止端。起端有2—5个肌齿,在肌的内侧半,血管、神经的行向与肌纤维方向一致,便于劈成若干肌束。肌的神经支配恒定,血管粗大,血管神经蒂有一定的长度。按肌的具体条件,适合游离移植到面部用于矫正陈旧性面瘫畸形。
韩震孙博钟世镇刘牧之彭义森
关键词:胸小肌标本表情肌胸前神经胸肩峰动脉
面—面神经吻合的应用解剖学被引量:1
1984年
解剖100侧成人面神经,重点观察面种经由腮腺前缘到面部各表情肌的分支类型。据本组资料,提出四点建议。为开展面—面神经吻合术,合理地切取健侧面神经束,并与患例相应部位的神经吻接提供解剖学依据。
韩震钟世镇孙博刘牧之
关键词:表情肌唾液腺脑神经面神经神经分布解剖学
神经移位治疗火器性肌皮神经和腋神经损伤
1991年
在观察和测量100个上肢解剖标本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带血管的胸背神经和下肩胛下神经移位,一期修复一例火器性肌皮神经和腋神经损伤.术后8个月复查功能恢复甚为满意.
文家福李其训李主一韩震钟世镇
关键词:神经移位术肌皮神经腋神经
选择周围神经缝合方式的解剖学依据被引量:7
1986年
神经外膜缝合法与神经束膜缝合法孰优尚有争论。本文认为缝合方式的选择应以神经干形态学结构为依据:外膜缝合法适用于混合束聚居处,结缔组织含量少的部位;束膜缝合法适用于功能束已经分开,结缔组织含量多的部位。根据解剖学研究,作者对四肢神经干的不同部位,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应采用的缝合方式。
钟世镇何蕴韶韩震刘牧之孙博胥少汀朱家恺
关键词:周围神经神经修复神经缝合
胸背神经转位与腋神经缝接术及其应用解剖学被引量:5
1986年
对于腋神经损伤,三角肌瘫痪引起的臂外展障碍,我们根据解剖学基础理论,提出了胸背神经转位与腋神经缝接的术式。在100侧尸体研究后,介绍了在四边孔前方缝接和四边孔后方缝接两种手术方案,并进行了1例临床实践,初步取得成功,随访2年多,效果满意。
戴绍业林道贤李汉云韩震
关键词:神经移植胸背神经腋神经
第二足趾第二套血供系统的探讨被引量:10
1984年
在第二足趾移植时,所使用的血管蒂为第一跖背动脉,当第一跖背动脉出现变异时,往往造成足趾移植后血循危象及失败。据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200例足趾移植的经验,对足趾移植中血管变异处理时采用第二套血供系统取得良好效果。为此,本文用80只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观测了第二跖背动脉,第一跖底动脉和第二跖底动脉的起源、行程、位置及第二跖背动脉与第二趾底总动脉在趾蹼处的分支吻合类型(外加13侧足部动脉铸型标本),对提供第二套血供系统作了解剖学的研究。提出第二套供血系统应首选第二跖背动脉。第一、二跖底动脉的位置深,在跖趾关节附近与周围结构紧密愈着,不易剥离,易遭损伤,作为第二套血供的血管蒂时,手术操作的难度较大。
孙博原林陈子华程军平韩震钟世镇顾玉东吴敏明郑忆柳杨东岳李鸿儒
关键词:足背动脉第二趾第二足趾第三趾动脉干第二足趾移植
尺神经中第七颈神经成份的行径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87年
用神经束追踪分离法解剖观察100侧成人第七颈神经分布至尺神经内的纤维行径。结合临床观察认为,尺神经内部有来自颈七的纤维,主要经4个交通部位加入到尺神经分布区内。证明脊神经相应节段与骨骼肌或肌群的支配关系是恒定的,只是由于在胚胎发生上臂丛组合的不同,使脊神经的分支到所支配的骨骼肌间的行径出现差异。上述研究结果,对臂丛中、下干损伤准确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韩震钟世镇孙博顾玉东
关键词:尺神经正中神经臂丛
胸背神经移位修复肌皮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1988年
根据100侧上肢标本的解剖研究,我们对1例肌皮神经损伤的患者作了胸背神经移位和其缝接术,获得满意的结果。术后9个月,肱二头肌肌力收缩时在4级以上,屈肘关节时能提起2kg的重物。
戴绍业林道贤韩震钟世镇李汉云
关键词:神经移位术胸背神经肌皮神经
皮瓣血供的解剖学类型被引量:46
1984年
在我室近年来对皮瓣血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基础上,根据皮瓣供区血管来源的规律性,综合提出较为全面的皮瓣血供的解剖学类型,供临床应用参考。
钟世镇孙博刘牧之徐达传陈子华原林程军平马富孟宪玉李汉云韩震
关键词:皮支皮瓣血供胫前皮动脉皮瓣供区肌间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