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旭

作品数:80 被引量:549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动力工程及工...
  • 22篇电气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篇汽轮
  • 14篇汽轮机
  • 11篇蒸汽
  • 11篇能源
  • 10篇发电
  • 9篇湿蒸汽
  • 8篇两相流
  • 7篇有机朗肯循环
  • 7篇朗肯循环
  • 5篇热力
  • 5篇热力学
  • 5篇互联
  • 4篇电网
  • 4篇有机朗肯循环...
  • 4篇透平
  • 4篇内湿
  • 4篇能源互联网
  • 4篇节能
  • 4篇节能减排
  • 4篇互联网

机构

  • 70篇华北电力大学
  • 5篇国网河北能源...
  • 2篇国网江苏省电...
  • 2篇国网江苏省电...
  • 2篇国网河北省电...
  • 2篇国网天津市电...
  • 2篇国能(连江)...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河北软件职业...
  • 1篇北京中电普华...
  • 1篇海南电网有限...
  • 1篇国网河北省电...
  • 1篇国网河北省电...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中国电建集团...
  • 1篇南京新联电子...

作者

  • 71篇韩旭
  • 32篇韩中合
  • 14篇李鹏
  • 13篇曾鸣
  • 6篇吴迪
  • 6篇李鹏
  • 5篇钱江波
  • 5篇王智
  • 4篇李冉
  • 3篇赵文升
  • 3篇李博
  • 3篇朱霄珣
  • 3篇杨雍琦
  • 3篇李娜
  • 2篇李恒凡
  • 2篇彭丽霖
  • 2篇李奇
  • 1篇黄沈海
  • 1篇刘树勇
  • 1篇王鑫

传媒

  • 6篇电力建设
  • 4篇化工学报
  • 4篇动力工程学报
  • 3篇汽轮机技术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热力发电
  • 3篇机械设计与制...
  • 3篇能源与节能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电网技术
  • 2篇分布式能源
  • 1篇国际石油经济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仪器仪表与分...
  • 1篇电子测量技术
  • 1篇华东电力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应用能源技术
  • 1篇电力系统及其...
  • 1篇河北电力技术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09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耦合电锅炉和蓄热罐的热电机组供热能力提升被引量:1
2023年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以某300MW热电联产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耦合蓄热罐和电锅炉等储热装置,分析了外接热源情况下的热电特性及调峰容量,并采用单目标约束优化方法对电锅炉及参数进行了寻优,从而得到了蓄热装置的最优参数配置。研究表明:附加蓄热罐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机组的调峰能力,但受到机组容量限制;当蓄热罐和电锅炉容量分别为73MW和70MW时,调峰深度增量为187.1MW,机组最大供热能力提高了72.3%。
严晓生王小东韩旭韩中合
关键词:热电联产运行优化调峰能力蓄热装置
基于Shapley值理论的能源系统需求预测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合理而准确的能源消费预测对于科学制定能源规划、优化调整能源与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能源预测方法预测精度低、未充分计及环境政策影响的缺点,提出了基于Shapley值理论的多情景修正组合预测模型。首先,根据能耗预测的要求和特点选取3个单项预测模型,并通过博弈论Shapley值理论确定单项模型在组合模型中的权重从而得到基准预测结果;然后,量化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政策变动3个环节为修正项和修正系数,进一步改进模型函数,得到不同情景下的修正预测结果;最后,基于T市生活能耗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预测值曲线与实际值曲线的高度拟合,在充分考虑环境政策影响的基础上提高能源预测精度,为有关部门进行能源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李娜刘树勇曾鸣刘丽霞李源非韩旭
关键词:能源消费预测SHAPLEY值
一种核电汽轮机静叶环内可调高度可加热的端壁翼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汽轮机静叶环内可调高度可加热的端壁翼刀,属于汽轮机端壁翼刀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翼刀组件、驱动圈、动力元件、传动组件和加热器,通过动力元件提供给驱动圈动力,驱动圈在安装槽内周向旋转,驱动圈带动传动组件在穿...
韩旭朱秋良管见东李鹏韩中合钱江波
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微网孤网运行实时调度策略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鉴于独立运行模式下,微网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内部会产生不平衡功率,为使供电更加经济可靠,提出了一套基于需求侧响应的实时调度策略。建立了计及负荷曲线平稳度和负荷转移成本双重指标的日前负荷转移规划模型,在需求侧转移部分可转移负荷平滑负荷曲线;微网运行期间,实施基于蓄电池三段式充放电的实时调度策略安排各可控型微源及蓄电池出力,有利于蓄电池保持足够的充放电裕量,进一步削减功率缺额及功率浪费。策略中建立负荷优化分配模型优化各可控型微源出力,减小微网运行成本。最后以一小型微网系统为例,通过与不计及蓄电池折旧成本的日前调度结果对比,证明在负荷转移平滑负荷曲线及实时调度策略的双重作用下,不平衡功率得以削减。
杨明玉韩旭
关键词:负荷转移实时调度不平衡功率
浅谈噪声发电的展望被引量:2
2012年
噪声也是一种能源,如果能有效加以利用,将对环境改善和节能减排产生重大意义。基于噪声发电和亥姆霍兹共鸣器多年的研究成果,从如何让电磁式噪声发电装置的声电转换单元处于谐振状态出发,对噪声发电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韩旭
关键词:能源噪声发电
一种汽轮机末级静叶表面汽膜测量及除湿一体化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轮机末级静叶表面汽膜测量及除湿一体化系统,属于汽轮机静叶表面除湿技术领域,包括超声波探测器、信号处理器、仪控终端和加热电阻,通过超声波探测器探测空心静叶上干蒸汽膜厚度,并将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
韩旭管见东朱秋良韩中合钱江波
小容积流量下汽轮机排汽缸流动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建立了汽轮机排汽缸计算模型,设计了100%、43.86%、21.04%3种容积流量工况,分析了排汽缸内的流动特性及涡系特点,得到其静压恢复系数及总压损失系数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容积流量的减小,排汽通道后的汽流速度增加,扩压效果减弱,静压恢复系数减小,总压损失系数增大,出口截面不均匀系数增加,流场逐渐恶化。研究结果可为汽轮机排汽缸改型提供参考。
王文营郭良丹安国银张营韩旭
关键词:汽轮机排汽缸流动特性
基于动态透平效率的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分析及优化被引量:1
2021年
常规有机朗肯循环(ORC)中透平效率多假设为定值,而实际上透平效率因工质种类和运行参数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因此,采用向心透平效率计算模型,将动态透平效率与ORC系统耦合,分析透平效率随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变化规律,比较固定透平效率与动态透平效率ORC系统热效率的差异。综合考虑热力性与经济性,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固定透平效率与动态透平效率ORC系统进行工质筛选及参数优化,并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透平效率随蒸发温度的下降或者冷凝温度升高而增大;不同工质及不同蒸发冷凝温度条件下,透平效率差异较大,最大达0.148。固定透平效率ORC系统与动态透平效率ORC系统的热效率随蒸发温度的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尤其在高蒸发温度区间更为明显。对于固定透平效率ORC系统,R245ca和R236ea为最佳工质;而对于动态透平效率ORC系统,R114为最佳工质。在引入动态透平效率前后,各工质的最佳蒸发温度与最佳冷凝温度也有较大变化。
李鹏韩中合贾晓强梅中恺韩旭
关键词:有机朗肯循环多目标优化综合性能
叶栅通道内湿蒸汽非平衡凝结流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16年
过冷度是各种凝结现象产生、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叶栅通道内湿蒸汽成核过程通常集中在喉部下游很窄的区域内,水滴数目和水滴半径分布则受到边界层和尾迹影响。针对叶栅通道内跨音速非平衡凝结流动参数分布陡峭、变化敏感的特点,采用具有较好激波捕获效果的高分辨率二阶TVD格式进行离散。利用时间推进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建立了凝结流动的数值解法,模拟与实验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叶栅通道内非平衡凝结流动的基本物理现象,讨论了进口过冷度对凝结特性的影响,归纳了叶栅通道内压力、成核率、水滴数、水滴半径、蒸汽湿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进口过冷度对非平衡凝结流动特性有重要影响。
韩中合韩旭李恒凡
关键词:湿蒸汽跨音速两相流热力学
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及其求解算法被引量:39
2017年
为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充分考虑了供给侧、需求侧以及能源转换之间的影响作用,构建了能源互联微网系统供需双侧多能协同优化策略模型,提出了求解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的带个体差异蚁群算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组合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er-individual variati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PSO-IVACO)。将所提模型及求解算法应用于我国某典型园区能源互联微网系统夏季和冬季典型日的实际算例中,并与传统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相比较,结果表明:PSO-IVACO算法求解此类问题具有可行性,考虑供需双侧的能源互联微网系统在夏季和冬季均具有显著经济和环境效益,促进了新能源并网消纳。
曾鸣韩旭李冉李源非彭丽霖李娜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