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旭

作品数:28 被引量:200H指数:10
供职机构:全国畜牧总站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微卫星
  • 5篇黄牛
  • 4篇遗传多样性分...
  • 4篇绵羊
  • 3篇山羊
  • 3篇绵羊品种
  • 3篇黄牛品种
  • 3篇D-LOOP
  • 2篇遗传资源
  • 2篇种公牛
  • 2篇牦牛
  • 2篇微卫星标记
  • 2篇微卫星分析
  • 2篇线粒体D-L...
  • 2篇进化
  • 2篇公牛
  • 2篇MTDNA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机构

  • 16篇全国畜牧总站
  • 13篇西北农林科技...
  • 8篇全国畜牧兽医...
  • 6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5篇扬州大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兰州职业技术...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井冈山学院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徐州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韩旭
  • 15篇王志刚
  • 14篇张桂香
  • 13篇刘丑生
  • 6篇昝林森
  • 5篇王均辉
  • 4篇王冬蕾
  • 4篇刘刚
  • 3篇贾善刚
  • 3篇齐国强
  • 3篇宋卫涛
  • 3篇张自富
  • 2篇廖信军
  • 2篇张利平
  • 2篇孙秀柱
  • 2篇陈宏
  • 2篇常爽
  • 2篇邱小田
  • 2篇郝怀志
  • 2篇李晓霞

传媒

  • 5篇遗传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Journa...
  • 1篇饲料工业
  • 1篇中国畜牧杂志
  • 1篇当代畜牧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个亚洲水牛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应用13个微卫星标记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对德昌水牛、兴隆水牛、富钟水牛、温州水牛、东流水牛、福安水牛和两个引进品种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8个水牛群体在13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157个等位基因,其中7个群体具有各自的特有等位基因,其和为23;8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2908~4.2308之间,杂合度在0.4951~0.7194之间,多态信息含量在0.4495~0.6776之间;有11个座位为高度多态座位,是适合分析水牛遗传多样性的多态标记;聚类分析表明富钟水牛和东流水牛先聚在一起,再与兴隆水牛聚在一起,然后与温州水牛和福安水牛聚在一起,德昌水牛独自聚为一类;两个引进品种聚为一类。
王冬蕾常洪杨军香张桂香王志刚于波廖信军宋卫涛韩旭宋光明王均辉李荣岭
关键词:水牛微卫星多重PCR
精油对生长猪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试验旨在通过采用T型瘘管法,研究精油对生长猪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6头(杜×长×大)去势公猪([28.6±1.3)kg],采用3×3双拉丁方试验设计,分别饲喂正对照日粮: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抗生素;负对照日粮:无抗基础日粮;精油组日粮:负对照+0.01%精油。每个试验期为7 d,前5 d为适应期,后2 d为食糜收集期。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精油可提高(P<0.05)蛋白质、能量、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丙氨酸、总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并有提高干物质、苏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表观消化率的趋势(P<0.10)。在日粮中添加0.01%的精油可提高生长猪蛋白质、能量、总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并有提高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的趋势。
张强朴香淑李鹏飞张宏宇李平韩旭裔家庆
关键词:精油生长猪氨基酸
14个中外黄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利用12对微卫星DNA标记对14个中外牛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平均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Ne)及聚类分析,评估各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各品种间遗传相关。结果表明,12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170个等位基因,Ne为1.194 7-11.175 2,H为0.618 9-0.782 9;12个位点均为高度多态位点,PIC为0.528 1-0.810 5。恩施黄牛与郧巴牛相聚,枣北牛与南阳牛相聚,然后二者聚为一类;湘西牛自成一类;郏县红牛与秦巴牛相聚,再与黄陂黄牛聚为一类;早胜牛与平陆山地牛聚为一类;安西牛自成一类;德国黄牛与西门塔尔牛相聚后,再与夏洛来牛聚为一类。
张自富昝林森王志刚张桂香廖信军贾善刚韩旭于福清张剑
关键词:微卫星黄牛品种
种公牛个体识别与鉴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摸索出适于multiple-primer PCR的反应体系中物质成分及其浓度和采用排列组合方法排除干扰引物。结果表明,在10×Buffer(Tris-HCl 100mmol/L和KCl 500mmol/L,pH=9.7)2.5μL、DDT为8mmol/L、dNTP为0.8mmol/L、MgCl2为2.6mmol/L、5%甘油、0.25%二甲亚砜和0.5%甲酰胺,Taq酶10U的25μL的反应体系中,能够成功为总量为32pmol/L的11对互不影响的微卫星引物进行multiple-primer PCR。通过这种方法,多个微卫星位点可以同时进行PCR,极大地提高了种公牛个体识别与鉴定的工作效率。
赖寿贵刘丑生何高明邱小田刘刚韩旭
关键词:微卫星
微卫星在种公牛个体识别与亲缘鉴定方面的应用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美国ABI公司牛亲子鉴定试剂盒(Bovine Paternity PCR Typing Kit,包括11个常染色体)和3个自选的Y染色体微卫星座位,检测我国部分种公牛站肉用种公牛14个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分布,评估其遗传多样性,并探讨其用于个体识别与亲缘鉴定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种公牛在14个微卫星座位中遗传多样性均较高,其中MCM158座位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最高达到0.888,ETH10座位的最低,为0.482。单个座位的个体识别能力在0.715~0.968之间,累积个体识别能力为99.99%,累计非父排除率达到99.99%,表明采用的14个位点适用于个体识别和亲缘鉴定。
王静刘丑生张利平王志刚于福清张桂香孙秀柱韩旭魏玉春
关键词:种公牛微卫星
牛遗传资源分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作者对牛遗传多样性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线粒体DNA、微卫星DNA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高通量SNP检测方法及全基因组选择方法)及其在牛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谷继承刘丑生刘刚韩旭
关键词:微卫星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全基因组选择
利用多重荧光PCR分析秦川牛遗传多样性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分析秦川牛的遗传多样性,加强对该品种资源的保护。[方法]利用15个微卫星座位,运用多重荧光PCR技术对59头秦川牛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基因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析秦川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结果表明:在15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5~18个,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0.3个;各座位上的杂合度都较高,平均杂合度为0.7959;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3066;15个座位中多态信息含量为0.6441~0.8649,均为高度多态。[结论]通过荧光标记可用于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并可为进一步QTL定位和标记辅助选择研究提供参考。
王均辉昝林森张桂香王志刚齐国强韩旭
中国5个地方牦牛品种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本文以大额牛(Bos frontalis)为外群,应用16对微卫星DNA标记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评估了5个中国地方牦牛(Bos grunniens)(帕里牦牛、斯布牦牛、西藏高山牦牛、麦洼牦牛和九龙牦牛)品种内遗传变异和品种间遗传关系。6个群体的16个微卫星座位上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其中有33个等位基因为5个牦牛品种所特有。6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在2.2043-3.2754之间,平均杂合度(H)在0.4858-0.6153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在0.4230-0.5711之间。5个牦牛品种的微卫星座位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大额牛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贫乏。5个牦牛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527,表明牦牛亚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很低。采用邻近结合法构建聚类图和模糊聚类分析表明,5个牦牛品种分为两大类,其中斯布牦牛、西藏高山牦牛、帕里牦牛和麦洼牦牛为一大类,九龙牦牛为一类。研究结果将为中国地方牦牛品种的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廖信军常洪张桂香王冬蕾宋卫涛韩旭张自富
关键词:牦牛遗传分化资源保护
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在畜禽遗传资源保存中的应用
2013年
作者介绍了国际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了细菌人工染色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文库的发展和应用状况,阐述了BAC文库应用于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特有优势,提出了建立BAC文库将成为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有利于提升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安全性和长久性,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畜禽品种的特定性状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材料,对实现全方位保存畜禽遗传资源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推动作用。
何丽刘丑生韩旭
关键词: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
中国9个地方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SAG)联合推荐的数据库中选取的16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国9个地方山羊品种和1个引进品种(波尔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5个微卫星位点上共检测到159个等位基因;9个地方山羊品种的Fst值为89.5%,说明89.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品种内,而10.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品种间;依据Da遗传距离构建UPGMA系统发生树,表明波尔山羊分开独自聚为一类,9个地方山羊品种分为两类;采用Structure软件对10个山羊品种的群体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4组。所得到的群体关系同聚类图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
樊睿王志刚刘丑生罗军张桂香韩旭胡志帅徐丽梅
关键词:微卫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