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食源
  • 6篇食源性
  • 4篇源性疾病
  • 4篇食源性疾病
  • 4篇腹泻
  • 3篇致病
  • 3篇致病菌
  • 3篇致泻
  • 3篇中毒
  • 3篇沙门菌
  • 3篇食物
  • 3篇食物中毒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埃希菌
  • 3篇DNA
  • 3篇大肠埃希菌
  • 2篇药性分析

机构

  • 15篇北京市海淀区...
  • 4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市海淀区...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北京昌平区疾...
  • 1篇上海淀区疾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韩喜荣
  • 8篇刘伟
  • 7篇施丽飞
  • 7篇白婧
  • 5篇韩思媛
  • 3篇胡永华
  • 3篇纪黎黎
  • 2篇汪建秀
  • 2篇丁越江
  • 2篇胡英
  • 2篇韩晔
  • 2篇马平焕
  • 2篇汤丽
  • 2篇谢利军
  • 1篇郭小霞
  • 1篇骆海朋
  • 1篇张文力
  • 1篇张正
  • 1篇曹卫华
  • 1篇秦颖

传媒

  • 9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卫生监督...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4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年~2007年海淀区麻疹风疹疑似病例抗体测定结果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对2005年-2007年海淀区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进行IgM抗体检测,通过结果分析麻疹、风疹流行特征,为其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及对策。方法: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5年-2007年麻疹、风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麻疹IgM抗体总阳性率42.6%,风疹IgM抗体总阳性率19.1%;麻疹、风疹阳性年龄主要分布在1-40岁,高发年龄为21-30岁;麻疹2007年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它2年(χ^2=146.94,P〈0.01),风疹2007年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2年(χ^2=144.62,P〈0.01);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主要为外来病例,占全部阳性病例的57.2%。结论:海淀区麻疹2006年高发、2007年低发,说明对此病控制有力;对2007年风疹的高发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二者发病年龄逐步后移,21-30岁为一个发病高峰,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及青工聚集地逐步成为麻疹、风疹发病的主要群体,建议及时在此年龄段补种“麻风腮联合疫苗”;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开展查漏补种工作,有效控制流动人口麻疹、风疹的流行。
韩喜荣刘洪喜陈玉峰
关键词:IGM抗体
2005年~2006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情况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韩喜荣丁越江胡英汪建秀汤丽谢利军韩晔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预防措施
2015年—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1810例感染性腹泻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对2015年—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1810例感染性腹泻便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海淀区食源性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年—2019年海淀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弯曲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测。结果在1810份腹泻便标本中检出致病菌427株,检出率为23.6%,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214株,沙门菌102株,副溶血性弧菌79株,弯曲菌30株,志贺菌和小肠结肠耶尔森菌各1株。EAEC在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占44.9%,肠炎沙门菌在沙门菌中占55.9%。副溶血性弧菌O3∶K6血清型和tdh毒力基因型都是优势菌株。空肠弯曲菌占检出弯曲菌的70%。结论海淀区引起腹泻的致病菌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为主,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同时空肠弯曲菌的感染应该引起重视。
刘伟白婧韩喜荣韩思媛施丽飞纪黎黎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病原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
从外周血获取DNA样本的方法学研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探讨
目的:研究血液标本运输保存方式、血液标本类型、提取方法不同对获取DNA样本产量、质量的影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以获得最佳的组合方式获取DNA样本,应用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时血液标本的处理.结论:运输方式以低温为宜...
韩喜荣
关键词:血液标本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子流行病学外周血DNA
2015~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型别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氏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的感染状况、型别分布和耐药情况,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防控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2019年海淀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1810份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直接划线接种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培养,挑取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毒力基因测定,对确认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菌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1810份粪便标本中检出致泻大肠埃希氏菌214株,检出率为11.8%,各年度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8,P=0.028)。检出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共有4种型别,其中集聚性大肠埃希氏菌(EAEC)96株(44.9%),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89株(41.6%),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24株(11.2%),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5株(2.3%)。在12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中,70株(32.7%)全部敏感,144株(67.3%)耐药;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54.7%),其次是四环素(38.8%)和复方磺胺(36.9%),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率为46.3%。结论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9年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感染以EAEC和ETEC为主,耐药菌株的多重耐药谱广。应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延缓耐药株的产生和传播。
刘伟白婧尹可欣韩喜荣施丽飞
关键词:毒力基因型别分布耐药
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疾病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分析2015年—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食源性疾病中沙门菌的感染状况、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情况,为研究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淀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送检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沙门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分型和药敏检测。结果在1 971份腹泻便标本中检出107株沙门菌。共有18个血清型,优势血清型是肠炎沙门菌,其次是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59株,占55.1%,鼠伤寒沙门菌14株,占13.1%。在14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中,耐药率较高的有萘啶酸(69.2%)、氨苄西林(50.5%)和氨苄西林/舒巴坦(44.9%);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率为50.5%(54/107)。结论要持续加大食源性疾病监测和沙门菌耐药监测,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管理,临床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延缓耐药株的传播。
刘伟尹可欣白婧韩喜荣施丽飞韩思媛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型耐药食源性疾病
北京市食品中五种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调查研究被引量:79
2003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食品中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布状况、动物储存宿主的种类、菌株生物学特点 ,初步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 ,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 ,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 ,对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EHEC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肉 (牛、猪、鸡 )、熟肉、生牛奶、冰激凌、酸奶各生食水产品六类样品共 92 7件 ,共检出致病菌 197株 ,总检出率 2 1.3 % ;其中分离沙门菌 3 3株 ,检出率 3 .2 % ;单增李斯特菌 99株 ,检出率 9.6% ;金黄色葡萄球菌 65株 ,检出率 6.3 %。EHECO157:H7和副溶血性弧菌均未检出。 6类食品中致病菌阳性率最高的为生肉 ( 3 7.7% ) ,其次为生奶 ( 2 4.7% ) ,酸奶中未检出致病菌。〔结论〕北京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其中生肉和生奶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 ,单增李斯特菌在肉与肉制品中污染率较高 ( 17.1% ) ,生肉 (鸡肉 )中沙门菌带菌率较高 ( 19.4% ) ,主要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 ,生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带菌率高 ( 2 4.7% ) ,生食水产品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但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间接污染 。
陈倩骆海朋赵春玲张文力韩喜荣张桂春董忠张正
关键词:食品卫生食源性致病菌食品污染食物中毒
高度嗜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被引量:2
2003年
韩喜荣刘伟马平焕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检出
2016-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腹泻患者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对2016—2021年分离自北京市海淀区腹泻患者的致泻大肠埃希菌(DEC)耐药结果进行分析,掌握海淀区DEC耐药情况。方法对2016—2021年收集来自3家哨点医院的195株DEC菌株进行13种抗生素的耐药试验,试验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耐药率前3位的依次为氨苄西林67.18%(131/195),萘啶酸63.08%(123/195)和头孢挫林44.62%(87/195),耐药率低于10%的为亚胺培南0.51%(1/195)、头孢他啶1.54%(3/195)、头孢西丁1.54%(3/195)和氯霉素9.23%(18/195);年份、DEC型别、是否60岁及以上年龄组和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均为某些抗生素耐药率的影响因素;多重耐药株占总菌株数的54.36%(106/195),最常出现的多重耐药谱为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挫林(AMP-CTX-CFZ)。结论北京市海淀区DEC耐药情况十分严峻,改变现阶段抗生素的使用方式,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和传播迫在眉睫。
白婧韩思媛刘伟施丽飞韩喜荣
关键词:致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多重耐药
李斯特氏菌的分离培养方法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研制的李斯特氏菌鉴别用培养基(PTB)经与TSA-YE,PAL,CAM培养基比较,细菌繁殖快,菌落易识别,成分来源方便,制作简便。配合25℃环境培养,可在基层实验室推广。
翟凡韩喜荣谭巨莲
关键词:李斯特氏菌培养基培养温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